<p class="ql-block">在倫敦東部,泰晤士河在這里轉了一個大半圓,將北岸圍成了一個半島叫狗島。狗島對岸(南岸)就是著名的格林尼治地區(qū)。這是一個重要的旅游打卡地之一。而來此參觀的主要就是天文海洋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天文海洋館分四個部分:山坡頂上是天文館,山坡下是國家海事博物館,河岸邊上游(西邊)陳列著卡蒂薩克號帆船博物館,下游(東邊)是皇家海軍學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天文館(進入內部需付費參觀)</b></p> <p class="ql-block">這個天文館的前身是著名的的前“格林尼治天文臺”。這個天文臺于1675年建立,1948年搬遷到英國東南沿海的赫斯克蒙蘇堡。搬遷后,原址改成了天文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英國在16-17世紀,航海業(yè)蓬勃發(fā)展,但航海就需要精準的天文數(shù)據(jù)指導定位,格林尼治天文臺就應運而生。</p> <p class="ql-block">上兩圖中的那條線就是天文館內著名的本初子午線,即零度經(jīng)線。這是1884年在美國華盛頓國際經(jīng)度會上定的:“將經(jīng)過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那條經(jīng)線確立為0度經(jīng)線”,所以又叫本初子午線。</p> <p class="ql-block">天文館內除了大量的圖片,日志外,更多的是各時期的一些天文觀測儀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國家海事博物館(全免費參觀)</b></p> <p class="ql-block">國家海事博物館,位于天文館坡下,兩者相距約500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館前草坪上擺放著二十多個球體,球體上畫著不同人類,不同生物等,可能是暗喻多生命體系的地球吧。</p> <p class="ql-block">進入大廳右側,就可看到轉動的螺旋槳模型和發(fā)動機及動力傳動裝置模型。</p> <p class="ql-block">二樓和三樓有很多陳列室。分別是:藝術與大海,大西洋世界,探索者,太平洋的波浪,相遇印度洋,發(fā)現(xiàn)海洋,倫敦海事等。</p> <p class="ql-block">“藝術與大海”主要是通過一些畫,模型等,力圖表達大海在歐洲視角文化中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大西洋世界”主要表現(xiàn)的是從1600年至1850年間,不列顛與非洲、美洲間的關系。</p> <p class="ql-block">“探索者”主要講述的是不列顛海洋探索歷史。</p> <p class="ql-block">“太平洋的波浪”主要展現(xiàn)了不列顛與亞洲沿海國家關系及海洋文化的交匯。</p> <p class="ql-block">“相遇印度洋”講述了印度洋群島的各種發(fā)現(xiàn)。</p> <p class="ql-block">“發(fā)現(xiàn)海洋”則主要表現(xiàn)深海與極地探險,還有極地海洋的種種發(fā)現(xiàn)。</p> <p class="ql-block">“倫敦海事”則敘述不列顛通向世界的門戶。</p> <p class="ql-block">展廳全在二樓三樓,一樓左邊是孩子們的體驗,右邊是大人的學習與體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卡蒂薩克號帆船博物館(進入內部需付費參觀)</b></p> <p class="ql-block">卡蒂薩克號帆船,默默的停在狗島對面岸上,向人們無聲地述說著它150多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它是1869年在蘇格蘭建造成功的,是世界帆船史上最快的船,被稱為“順風威士忌”。</p> <p class="ql-block">這艘帆船為三桅帆船,長65米。從英國到中國再回到英國,往返一次約為半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卡蒂薩克號的駕駛控制主要在舵室。它的傳動裝置較復雜,但很靈活靈敏。</p> <p class="ql-block">帆的控制非常復雜,主要靠許多滑輪組和繩索控制。</p> <p class="ql-block">各種船員室齊全,由于它的主要航線是中國和澳大利亞,所以船上用品中,有許中國元素,如陶瓷器皿等,還有船壁上有許多中國社會形態(tài)的刻畫。</p> <p class="ql-block">它主要任務是從澳大利亞運羊毛,從中國運茶葉,在它展廳的視頻里常常看到中國的茶葉生產與茶文化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皇家海軍學院(免費參觀)</b></p> <p class="ql-block">距卡蒂薩克號往東約兩百米,就到了皇家海軍學院的臨河面前門。這位置風景非常好,曾在這門口看到過幾次中國情侶拍結婚照。</p> <p class="ql-block">皇家海軍學院是1635年建立起來的。開始主要是招收英國本國現(xiàn)役海軍軍人。</p> <p class="ql-block">后來招收歐洲學生,再后來許多亞洲學生也到那里學習海軍建設和海軍各門類知識。</p> <p class="ql-block">該學院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是海軍的中高級指揮軍官和各類技術軍官。</p> <p class="ql-block">我國近代海軍中有林永升,方伯謙等人,是畢業(yè)于這所學校。</p><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中有領導重慶號起義的鄧兆祥等也是畢業(yè)于格林尼治皇家海軍學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