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逢端午,遇粽子,濃情一片;憶童年,念親人,柔情似水。</p><p class="ql-block"> ——題記</p><p class="ql-block">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炎炎夏日,最暖人心的莫過于端午。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到這一天,家里肯定是最熱鬧的。</p><p class="ql-block"> 孩提時,端午是我們兄弟姊妹幾個最期盼的日子。端午前一天,母親就不再下地干活,她早早就到自家的地埂上種著的粽葉棚里剪好粽葉。吃過早飯后,母親就忙碌起來,淘糯米、泡糯米、煮粽葉,一切準備就緒后,隔半個小時左右,就開始擺好戰(zhàn)場,泡好的糯米加入蘇打,聽母親說糯米是糯食,吃了不容易消化,有了蘇打,就不怕消化不了了。準備好一個大盆、放上半盆水,糯米、粽葉、筷子、棕葉撕成繩。母親喜歡包白粽,用母親的話說包白粽簡單,其實長大后我才明白,在那個貧窮的年代,能吃上白粽已經(jīng)很奢侈了。每到端午節(jié),母親的巧手下總會誕生許多可愛的小精靈——三角粽、六角粽、八角粽......不到兩個小時,滿滿的一盆粽子就包好了。在一旁最著急的要數(shù)我們四個小饞貓,一遍遍間母親什么時候煮粽子?母親是個慢性子,只見她不慌不忙地做飯、喂豬。傍晚,母親才把粽子放入鍋中,放完粽子還在最上面放上二十多個土雞蛋,再放上幾串自家種的大蒜,最后燉上一盆糖稀。蓋上鍋蓋,小火慢慢煮,我們四個小饞貓就在旁邊等,終于熬不住漫漫長夜,在一旁睡著了。我很納悶為什么每年端午母親都要那么晚煮粽子,長大后我才明白,在那個困苦的年代,母親擔心還不到端午我們就把粽子吃完,連第二天應節(jié)氣的都沒有。</p><p class="ql-block"> 吃粽子是我最渴望的事。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到灶門口蹲著,聞著那香氣四溢的粽子,一個勁兒地咽口水,終于等到父親行完所有的禮數(shù),可以開吃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一個、兩個、三個......吃撐了,粽葉剝了堆成小山,這才罷休?,F(xiàn)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我真的很能吃。</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如今,端午成了母親對我們兄弟姊妹最期盼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在甜甜香糯的粽子的陪伴下,我們長大了,成人了,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鄉(xiāng),每年母親包粽子時已經(jīng)沒有圍在她身旁的小饞貓了,偶爾,我也陪母親包粽子,但終究沒有學會。父親離開我們近九個月了,現(xiàn)在端午能陪的也只有母親了,第一個沒有父親的端午節(jié)過得格外傷感。轉(zhuǎn)念又想,我很慶幸還能陪在母親身邊。以前,常聽母親提起小時候的事,每次都勾起我許多甜蜜的回憶,但終究回不去了,我們確實長大了,父親確實離開我了,母親也的確老了。我也不能一口氣吃幾個粽子了,母親也不用等晚上才煮粽子了,吃粽子時母親說得最多的是牽掛她的孩子的話語。</p><p class="ql-block">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永流傳,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永傳承。愛,在端午洋溢;孝,在端午書寫;情,在端午升騰;美,在端午綻放......</p><p class="ql-block"> 夏更冷了,夜更黑了。夏,思無涯;夏,念無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