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同事送給我一個可愛小南瓜,我立刻想到南瓜絲炒粉干,這是從小刻在骨子里的媽媽牌美食。</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住在山里,一年四季吃的都是自家地里種出來的東西,米飯,白粥,番薯絲等。雖然南瓜種得非常多,每年大南瓜在屋里堆成山,夏秋季節(jié)的飯桌上幾乎每餐有南瓜,但是南瓜絲炒粉干卻是難得吃上的美食,因為粉干是要花錢買的,對我家來說屬于奢侈品,一般要過節(jié)才吃,而且用來炒粉干的南瓜必須是嫩南瓜,這樣算來,大概只有端午節(jié)才能吃上南瓜絲炒粉干吧。</p><p class="ql-block"> 每次媽媽做過節(jié)的食物,我總是滿懷期待地在旁邊轉來轉去。記得媽媽做南瓜絲炒粉干前,要把粉干放滾燙的開水里泡軟撈出來,那時的粉干做得沒現在好,常有好幾根粘在一起的,媽媽很仔細地一根一根拉開,然后灑上醬油涂抹均勻,讓每根粉干都染上醬黃色待用。小南瓜切開掏了瓤(若是特別嫩就是實心的,不需要掏瓤),刨成絲,放大碗里灑點鹽拌均,媽媽說這樣南瓜絲就不容易炒碎掉了。準備就緒就可以開始炒了,熱鍋下油,先放一些蔥白,豆腐泡絲,胡蘿卜絲等佐料,再下粉干,媽媽一手拿炒勺,一手拿筷子,麻利地翻炒抖動,只見粉干在媽媽的炒勺和筷子之間翻飛跳躍,冒出誘人的香味,這時候媽媽把南瓜絲抓起來擰一下水放進鍋里,然后繼續(xù)翻炒,讓南瓜絲和粉干均勻地混合在一起,很快,一大盤色香味俱全的南瓜絲炒粉干就上桌了。折磨人的是我們不能馬上開吃,因為只有過節(jié)才做,所有美食都是要先擺上桌祭祀祖先,然后回鍋加熱后才能吃,饞得我吃不知咽了多少口水!每次過節(jié),我總是會吃多,小肚子撐得圓圓的,媽媽說我就是只饞貓。</p><p class="ql-block"> 轉眼媽媽離開我們三十年了,沒有了媽媽我就失去了做孩子的資格,所有媽媽做的美食只能在記憶里去回味。如今我也能把南瓜絲炒粉干做得色香味俱全,可是缺了媽媽的溫暖味道,我吃得不是滋味,我想媽媽了……</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