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親愛的同學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們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節(jié)還有很多別稱:如端五、端陽、午日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和龍日等等。2009年9月30日在阿聯(lián)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jié)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p> 放假安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據國務院此前發(fā)布的《關于2023年部分節(jié)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端午節(jié)假日安排<b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3年6月22日(星期四)至6月24日(星期六)放假,調休共3天</b><b>,</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6月25日(星期日)上周五的課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享受放假美好時光的同時,安全要放在第一位,請同學們注意以下事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預防溺水。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監(jiān)護的情況下下水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會基本應急自救、求助、報警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保障充足睡眠的同時規(guī)律作息,不玩手機、少看電視,多參加體育活動、家務勞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注意傳染病防范,要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作息習慣,多喝水、勤洗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安全用火、用電、用氣,人離開要熄滅火源;電器使用完畢,要關閉電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夏季炎熱,不少小朋友貪涼喜冷,喜食生冷瓜果,各類冷飲,容易引起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疾病。因此盡量不要吃剛從冰箱取出的水果,冷飲也不要一次大量進食,避免刺激腸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走親訪友、外出旅游等一定要有成人監(jiān)護與照顧,遵守交通規(guī)則,未滿12周歲的兒童禁止騎車上路,防患未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很多,例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惡月惡日驅避和吳月民族圖騰祭等等,以上各由來的說法,都有各自的原因。其中紀念屈原之說,是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的。下面介紹端午節(jié)為何用來紀念屈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根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因此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大臣的思想是深刻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們過端午節(jié)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和經典的習俗有以下幾種形式:</p><p class="ql-block"> 1. 賽龍舟。相信大家都看過劃龍舟比賽吧,它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賽龍舟的起源是相傳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直到今天,賽龍舟作為中國民間傳統(tǒng)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除了端午節(jié)之外,也多是在喜慶節(jié)日舉行。從現(xiàn)在的角度看,賽龍舟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了,它現(xiàn)在已經超越了一項體育運動的范疇,變成了一種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精神圖騰。</p><p class="ql-block"> 2. 插菖蒲、艾葉。這個習俗的出現(xiàn)是因為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故相傳五月五日這天邪佞當?shù)?,五毒并出。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并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p><p class="ql-block"> 3. 佩飾香包之類的小物件。端午節(jié)戴佩飾香包之類的小物件也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香包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也有用碎布縫成的。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顏色鮮艷,袋囊內的填充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fā)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jié)特有的民間藝品。</p><p class="ql-block"> 4. 食粽。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美味可口,很多人都喜歡,現(xiàn)在不管是在端午節(jié)那天或者在平時,吃粽子的人都很多。</p> 實踐活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請同學們親歷傳統(tǒng)節(jié)日,通過插艾葉、制作香包小物件、包粽子、吃粽子等感受傳統(tǒng)節(jié)日美好的氛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同學們可以將親歷過程通過繪畫、手工制作、創(chuàng)編手抄報、寫短文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快樂體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每個同學把活動體驗和作品拍照分享到班級群。(周一將紙質作品上交學校參加校級評選)</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最后,祝愿全體同學及家長朋友端午安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 1, 1);">李莊子中心小學</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23.6.20</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