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定陶區(qū)第四實驗小學 杜楊楊</p> 美術教學 <p class="ql-block"> 很多藝術家都推崇兒童畫,兒童畫天真、純粹、稚拙、有趣、有生命力、有無限可能……</p><p class="ql-block"> 自從成為美術老師以后,確實有許多小學生的畫會讓人眼前一亮,會讓人震驚、不可思議,會讓人贊嘆連連,確實極具欣賞價值,確實讓人身心愉悅、滿心歡喜。但如果只是去看一幅兒童畫,大概也只能看到這么多。</p><p class="ql-block"> 最近的美術課是以“防溺水”和“防震減災”為主題的手抄報。有一個女孩畫畫很好,很細膩,每次都期待她交上來的作品,但常常會落空,因為她實在太慢了,三節(jié)課畫不完的那種。她總是把畫不完的畫保存的特別好,紙張邊角永遠整潔如新,畫面干凈、清新、透亮!一次想幫她一把,我說我們一起畫吧,我給這邊勾線,你給那邊涂顏色。這一勾線不要緊,沉浸其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大世界,深深陷入思考和回憶之中。</p> <p class="ql-block"> 忘了有多久沒人說過我慢了,其實從小我都是一個特別慢性格的人,走路做事都慢慢悠悠,只有保持自己的節(jié)奏,才能把事情做好。一旦有人催促,就會陷入混亂無序,把事情做的一團糟。事實是身邊經(jīng)常有人催促,老師、同學和父母,還成為同學作文里常用的描寫對象,因為慢得很有特點,被調(diào)侃走路很慢很慢,害怕踩死路上的螞蟻。后來導致經(jīng)常陷入混亂,慢慢變得不自信。想慢慢把事情做好,卻因為沒有時間而草草了事,從主動追求完美到被迫差不多就行。</p> <p class="ql-block"> 她的畫非常完美,每一個很小的小房子都有門有窗有煙囪,而且各有不同,房子與房子之間有樹,樹上還有秋千,樹與房子之間有草叢連接,有前有后,思路清晰,構(gòu)圖合理,線條流暢,童真童趣,有智慧,有美好。我一邊勾線一邊夸獎,下課的時候依然沒有畫完,我告訴她:慢慢畫,什么時候畫完都行!如果催促,限定時間,只要畫得粗糙一點,也可以按時完成,但有什么意義呢?如果可以做到極致,哪怕用一生的時間只做好一件事也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也許我也可以把某件事做到極致,但我也確實不再那么有耐心了。當事情漸漸多了起來,不自覺就會加快速度,就從完美主義變成了差不多主義。幾乎每件事情都有遺憾,明明還可以更好一點,但差不多就這樣吧,因為還有別的事情要做。這是成年人的無奈,但小孩可以慢慢做,慢慢成長。就讓急性子去做急性子的事,慢性子去做慢性子的事。</p> <p class="ql-block"> 如果大家只覺得兒童畫就是單純和稚拙,那說明你還不了解兒童畫。兒童畫也可以是恰到好處的表達,可以贏得大眾的審美,通俗易懂,有追求,有向往,有憧憬。我之前因為學生不懂得欣賞自己和別人的畫而認為是自己講課評價環(huán)節(jié)的問題,我想讓他們知道自己畫的很好,要有自信,同時要欣賞別人。但現(xiàn)在看來,那應該是孩子心里的完美主義,他們在追求更好,而我卻在教他們差不多主義。我應該帶領他們做到更好,去接近他們心中的完美。這樣看來,是學生在慢慢教會我如何做老師,和應該做一個怎樣的老師。</p> 書法教學 <p class="ql-block"> 相比于美術,書法教學就簡單的多了,像語文數(shù)學做題一樣,有固定的標準和答案,用心去練習去熟悉,就可以學好。難的是持之以恒,書法才是真正的慢工出細活。正因為它無法速成,且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存在完美,卻又無法容忍差不多主義。所以書法是一件終身都不會畢業(yè)不會退休的事,才鑄就它幾千年不滅的魅力。書法教學中如何把書法培養(yǎng)成興趣愛好比書法技能本身更重要。練字的習慣,用筆用紙用墨的習慣,寫字的形式,書法作品的展示,歷代書法家的生平事跡等等,都可以成為學生練字的動力,書法從來不是一件可以堅持做下去的事,因為堅持不下去。只有真正感受到書法的魅力,練字不是自律,而是興趣使然,是靈魂的召喚,一天不握筆,就感覺手里缺了什么東西,這才是學書法的意義所在。</p> <p class="ql-block"> 無論美術還是書法,用心去教,去重拾完美主義,去靠近完美主義。慢慢摒棄差不多主義,差不多是差,差一點也是差,承認差,接受差,改進差。教學相長,教師成就學生,學生也成就教師,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最終教會教師做教師的是學生。</p><p class="ql-block"> 從完美主義到差不多主義,再從差不多主義到完美主義,這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