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體味人間百態(tài),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是一種修為。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是一種赤誠。</p><p class="ql-block"> 我們是要有愛心和同理心,有時候卻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不要總認為自己的道德觀念是正確的,不要過多的給予,因為都各有千秋。古今中外,歷朝歷代只有了解和適應(yīng)人性,才可能更加自如。</p> <p class="ql-block">宋徽宗</p> <p class="ql-block"> 宋徽宗身邊的那些新舊黨派的斗爭也同樣明爭暗斗。宋徽宗作為大宋的掌舵人,本來是要改變這一切的,為此做了大量的調(diào)停工作,然而,越調(diào)停斗爭越激烈欲增,這是宋徽宗皇帝沒有想到的,最復(fù)雜的莫過于人心,在這期間,那些文臣、官之間的勾結(jié)和擠兌使宋徽宗傷了腦筋,其實他是一屆昏君,他累了就開始了自己的畫作,他比較珍貴的一幅畫叫作《瑞鶴圖》。</p> <p class="ql-block">和珅</p> <p class="ql-block"> 和珅精明強干,乾隆皇帝很看好他,并將幼女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于是,和珅大權(quán)在握,成為了皇親國戚,在權(quán)利增長的同時,和珅的貪婪和私欲之心也相繼日趨膨脹,不可收斂,營私舞弊,打擊腐敗勢力,乾隆下旨讓和珅、錢豐等人去云南査辦李侍堯,這時候一些忠于李侍堯的官員,知道了和珅有李侍堯的證據(jù),這些官員就出來指控李侍堯的各種罪行,就說是被李侍堯所迫行賄的,使李侍堯認罪,和珅就是以此為自己達到了提升的目的,李侍堯被判斬,李侍堯的資產(chǎn)也被和珅占為私有,而和珅升為大臣補都統(tǒng)。</p> <p class="ql-block">項羽</p> <p class="ql-block">劉邦</p> <p class="ql-block"> 項羽和劉邦是兩個風(fēng)格不同的人物。項羽是囊中不出,只出激言的人,最后身邊沒人給他干活啦,而劉邦卻不同,不管功勞大小,都會有相應(yīng)的收獲。</p><p class="ql-block"> 再來說一下趙構(gòu)和秦檜,他倆狼狽為奸,策劃議和,岳飛成功了,但他們成了對立面,趙構(gòu)一心想置于岳飛死地,卻沒能找出證據(jù),最后以"莫須有"代替,就這樣被皇帝殺害了,是因為擋了二者的路,這是多么典型的政治斗爭啊。</p><p class="ql-block"> 這種私欲斗爭之心在任何時候無論輕重都會存在,身在其境驅(qū)駛,利用自己的智慧適應(yīng)才行,否則,是很難的,雖然是部分人的人性之一,但是,還是不希望出現(xiàn)吧。</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