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雄偉壯麗的天安門,是新中國和首都北京的象征。昔日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歷經(jīng)600年風(fēng)雨滄桑,作為歷史性的建筑,是中國古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承載著上下五千年延綿不斷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以每次來北京都會去天安門廣場打卡,站在天安門城樓下仰望它的莊重恢弘,夢想著有一天能登上城樓。</p> <p class="ql-block"> 很快夢想就照進現(xiàn)實,關(guān)閉了三年的天安門城樓于2023年6月13日起重新對外開放。第一時間登入官方平臺預(yù)約到6月14日下午的一張門票,平時愛穿休閑裝的我這天特意換了一件裙裝,按預(yù)約時間前往安檢口進入。這里的安檢是我見過最為嚴格的安檢,所有大小包 、充電寶、瓶裝水、飲料都不可以帶入,每個人幾乎只拿了手機或相機,按照參觀線路從西側(cè)的馬道登上城樓開始參觀。馬道長30米、寬6.5米,從踏上馬道的第一個臺階開始,就有一種莊重感,想當(dāng)年偉人們也是從這里開始登上城樓,宣布新中國的誕生,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登上城樓,迎面四面紅旗迎風(fēng)飄揚,城樓西側(cè)的紅墻金瓦在藍天白云映襯下更顯莊嚴肅穆。</p> <p class="ql-block"> 天安門除底座是磚混結(jié)構(gòu)外,城樓為木結(jié)構(gòu),最前面是一排漢白玉欄桿欄板,雕刻著蓮花寶瓶圖案,東西兩側(cè)各有四面鮮艷的紅旗,正前方五星紅旗在廣場上空高高飄揚,人民英雄紀(jì)念碑屹立在廣場中央 ,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人們大會堂在廣場的東西兩側(cè)遙遙相對。</p> <p class="ql-block"> 城樓正門36扇門窗,是中國傳統(tǒng)的菱花格式,屋頂上的天花藻井是團龍圖案。</p> <p class="ql-block"> 大殿內(nèi)有60根直徑為92厘米的紅漆木柱,柱頂有藻井與梁枋,縱橫交錯的梁柱上繪的是金龍和璽彩繪,頂上17盞古雅的大型宮燈把大殿照的金碧輝煌。殿中央有三個會客廳,廳內(nèi)正面和兩側(cè)掛有國畫,所有木材大多是楠木。</p> <p class="ql-block"> 殿的兩側(cè)精選了反映天安門建筑風(fēng)貌變遷和重大歷史瞬間的圖片展,這些圖片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以及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大征程。</p> <p class="ql-block"> 再次站在紅墻黃瓦重檐飛翹,金磚白玉雍容尊貴的城樓前,看紅旗在風(fēng)中飄揚,心中依舊激動萬千,不舍離開。</p> <p class="ql-block"> 因為有活動,原定于五點結(jié)束提前到三點結(jié)束,本想等到清場時看看能不能再拍幾張照片,沒有想到清場一開始安保人員就列隊目送游客,滿滿的壓迫感,趕緊從東側(cè)馬道依依不舍走下城樓,結(jié)束了難忘的天安門城樓參觀。</p> <p class="ql-block"> 從城樓下來照例進入中山公園,午后三點的太陽很曬,這幾天氣溫又高達37℃,在公園長廊處找到一個陰涼處坐下,旁邊剛好有噴霧灌溉,一陣陣微風(fēng)帶來一點點水霧,很是舒服。</p> <p class="ql-block"> 長廊里觀看一墻之隔的天安門城樓,蒼松簇擁下的城樓依舊巍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 今生有幸,能登上天安門城樓,這是多少中國人的夢想。很幸運的我,已經(jīng)登上過北京中軸線上的南端起點永定門城樓,中間點天安門城樓,北端鼓樓, 以及中軸線延長線的仰山。</p> <p class="ql-block"> 此刻發(fā)自肺腑的想說:我愛北京!我愛天安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