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6.14號踏上了按原定路線的行程,此段路線,必須結(jié)伴同行。顧名思義紅螺三險(xiǎn)肯定有三處比較險(xiǎn)峻路段,由于我與同伴都是第一次到這里,只能按軌跡行走。首先到的地方刻著(自由)的石刻碑,這也是自由象征,仰望著周圍的高山俊峰,濃茂的植被覆蓋著整個山澗,氧吧!碩大的氧吧!</p><p class="ql-block"> 接著來到(阿蒙小道)看名字覺得是多么的可愛,起初幾段斷崖還可以抓著樹踩著尖石可以通過,心里也沒有覺得難度多大,可走著沒多遠(yuǎn)被眼前的一幕給驚呆了,一處約十五米的直面斷崖,我們倆有點(diǎn)發(fā)憷,雖然有一條拴在一棵小樹上的繩子,也站在那討論研究,把每一處落腳點(diǎn),緩手的幾處要點(diǎn)都分析了一遍,就這樣一步一下,一步一倒手的安全下來了,都下來后互相擊掌示意分析完全正確。就這樣懷揣激動心情繼續(xù)往前走,走著走著我們倆都站在那不動了,眼前一處光面約二十米高5-60°的斜面斷崖,出現(xiàn)在眼前,頓時不知所措,我們倆都傻眼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都不說話了</span>因?yàn)檫@樣的光滑的斜面根本就看不見落腳點(diǎn),就算有繩子都難以下行,就這樣站那二十分鐘,由于山里的信號也看不到軌跡有別的路線,直接下行估計(jì)專業(yè)攀巖對可能行,也就在這一籌莫展的時候我們看見半山腰像是一條路,就嘗試著往這個地方挺進(jìn),果不其然真是一條往下走的路,雖然也是險(xiǎn)峻,但總比無法下行的斷面要強(qiáng)太多了。就這樣我們順利通過這處斷崖,雖然是繞過但也有點(diǎn)雖敗猶榮的感覺。阿蒙小道的兩大處險(xiǎn)境,這段路線真的讓人有些心驚膽戰(zhàn),險(xiǎn)峻萬分。</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幾處險(xiǎn)境,這時也中午了,找個陰涼地吃點(diǎn)東西在前行,由于是下山也沒覺出有多熱,吃完東西簡單休整一下繼續(xù)前進(jìn)。順著山谷一直在往下走,感覺像是要走出去了,在這時看了軌跡走錯路了,是右后方的一條小路。(紅螺三險(xiǎn))的路線,結(jié)果是攀升路線。現(xiàn)在也是正午最熱的時候,誰都不敢多喝了,擔(dān)心不夠,簡直可以用汗流浹背形容,從500米持續(xù)攀升到1400米,沒有一點(diǎn)緩沖區(qū)。就這樣五步一停十步一歇的到了山頂,可是沒有看到所說的三險(xiǎn),心里有些失望。繼續(xù)走著繞過了一個山峰轉(zhuǎn)過來后,竟有一處繞峰巖體路不算太長有10米左右(第一險(xiǎn)),就像壁虎一樣貼在巖體上,手指扣著石縫、石尖,腳四處尋找落腳點(diǎn),就這樣一步步移了過來。休整了片刻走過一段小路,有個單體的大巨石峰,與山體有兩米的間距,就像被劍劈開了一樣。在邊上有用石砌的墻體,只留下了局部,有可能之前有人在此居住。在巨石下方就是一處斷崖(第二險(xiǎn))高約十米,下行非常困難,借助了僅存的鐵鏈,下行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跳下來的,不建議這樣攀爬。緩了緩神,繼續(xù)往下走,約兩百米拐彎處就是一段石臺階(第三險(xiǎn))約二十五米6-70°的坡度,看著都眼暈,看了半天只能從此下行,等下到臺階下方腿都發(fā)軟了,真是驚心動魄。</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驚魂未定著往前走了下去,這時已經(jīng)有些精疲力盡的感覺,也可能是天太熱了,有些體力透支了。走到一處有兩塊碑記的地方,像是一座廟宇,在旁邊還有一座舍利寶塔。繼續(xù)的下行這時剩余公里約為7公里,我們的水僅剩了兩瓶,不只是是天不作美,還是山谷里的悶熱,讓人覺得格外的熱,而且密不通風(fēng),這種悶熱使人的體力格外不支,雖然是在下行還是有些承受不住。腳下全是大石路,就這樣走走停停的,走到一處指示牌上面寫著三水徒步道路入口,眼前突然一亮,這就離結(jié)合點(diǎn)很近了,可也就再一次攀升的開始。約5.7公里,起初的幾百米走著還可以這是一段一直攀升的道路,真覺得身體已經(jīng)吃不消了,出現(xiàn)了不適的癥狀,有些頭蒙眼黑的感覺,這時水也僅剩一瓶又不敢喝,走十步就得歇兩分鐘,有時只能走五步,這時已經(jīng)五點(diǎn)多了,可一點(diǎn)涼意都沒有反而格外的悶熱一點(diǎn)風(fēng)都不透,身體太難受了,有些絕望了,第一次感覺到筋疲力盡,聲嘶力竭,同伴一直在激勵著我,他體能比我好很多,一直給我打氣,就這樣三步一停五步一走的,往上攀爬著。走到一處小平臺突然覺得后背絲絲涼意,有風(fēng)進(jìn)來了,是不是快到結(jié)合點(diǎn)了,抬頭往上一看看到了木棧道,有希望了,等到木棧道也有了風(fēng)吹到臉頰,瞬間覺得心里透亮了,身體也緩和起來了,感覺也有精神有力氣了。我差點(diǎn)就沒買走出來這段不算高也不算遠(yuǎn)的這段路,大約也就兩公里高度500米左右,這時已經(jīng)6點(diǎn)多了,竟然走了一個多小時。</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們這次環(huán)穿三險(xiǎn)、兩崖方向是反穿,所到斷崖之處我們都是下行,這樣的難度系數(shù)比往上攀爬 難太多了,每到一處都會在那分析、探討,把手和腳的每一次落點(diǎn),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抓力,腳踩的地方都得恰到實(shí)處,一旦發(fā)生脫手滑腳,后果不堪設(shè)想,不過在我倆的不懈努力下,我們都安全落地了,在此也不建議大家這樣走,危險(xiǎn)系數(shù)太高。</b><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就這樣我們到了結(jié)合點(diǎn),剩下的就是往山下走了,這時的空氣也清爽了,再次休整了一下,也把僅剩的最后一瓶水,我倆分了一下。我們就是這樣的完成了這段原定13公里的路程,我們的實(shí)測是18.7公里,實(shí)則完成了三上三下,累計(jì)1415米高。這也是我完成徒步感覺最難最吃力的一次,險(xiǎn)些身體出現(xiàn)問題。</span><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建議徒步愛好者們,不要在選擇這樣高溫天氣進(jìn)山了,尤其這樣反復(fù)攀爬的路段,確實(shí)很危險(xiǎn)?。?!</b></p> <p class="ql-block">山杏特別好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自由</span></p> <p class="ql-block">阿蒙第一險(xiǎn)</p> <p class="ql-block">阿蒙第一險(xiǎn)</p> <p class="ql-block">阿蒙第一險(xiǎn)</p> <p class="ql-block">阿蒙第一險(xiǎn)</p> <p class="ql-block">阿蒙第一險(xiǎn)</p> <p class="ql-block">阿蒙第一險(xiǎn)</p> <p class="ql-block">阿蒙第二險(xiǎn)</p> <p class="ql-block">阿蒙第二險(xiǎn)</p> <p class="ql-block">阿蒙第二險(xiǎn)</p> <p class="ql-block">阿蒙第二險(xiǎn)</p> <p class="ql-block">阿蒙第二險(xiǎn)</p> <p class="ql-block">休息吃飯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右側(cè)阿蒙小道,左側(cè)紅螺三險(xiǎn)的分叉路</p> <p class="ql-block">無法通行的大峽谷</p> <p class="ql-block">紅螺第一險(xiǎn)</p> <p class="ql-block">大石縫</p> <p class="ql-block">大石縫前身</p> <p class="ql-block">紅螺第二險(xiǎn)</p> <p class="ql-block">紅螺第二險(xiǎn)</p> <p class="ql-block">紅螺第三險(xiǎn)</p> <p class="ql-block">紅螺第三險(xiǎn)</p> <p class="ql-block">紅螺第三險(xiǎn)</p> <p class="ql-block">紅螺第三險(xiǎn)</p> <p class="ql-block">有風(fēng)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