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59年底,我在剪市完小讀完三年一期。因當時父親在桃源糧食局當炊事員,于是,1960年2月初,我從剪市完小轉(zhuǎn)學(xué)到縣城漳江小學(xué)20班學(xué)習(xí)。</p><p class="ql-block">斯時,桃源縣城的小學(xué)有兩所:桃?guī)煾叫 ⒄慕W(xué)。兩個地方都可以選擇。糧食局的子弟,兩所學(xué)校里都有,但到漳江小學(xué)的多些。比如糧食局向局長的兒子向惠林,就在漳江小學(xué)56班學(xué)習(xí)(六年級)。副局長龍某,其子龍建新;某股長倪正久之子倪旭初;職工子弟張九成;都在漳江小學(xué)讀書。當時,漳江小學(xué)三年二期有三個班:19、20、21班。張九成在19班;龍建新在21班;我和倪旭初在20班,我二人同去同回,關(guān)系親密。</p><p class="ql-block">記得學(xué)校的領(lǐng)導(dǎo)有:副校長周有芬(三年后知道她是桃二中黨支部書記周有榮的妹妹),還有個副校長劉崇嶺。</p><p class="ql-block">我們20班的班主任是周老師(兼教算術(shù))。班長是女生王碧云,副班長張友福,學(xué)習(xí)委員是女生裴奇珍,文娛委員是女生張愛云,其他委員不記得了。</p><p class="ql-block">開學(xué)后,我和女同學(xué)喻得珍同桌。她性子急,愛發(fā)點小脾氣。她用手在桌上中線處一比劃,要求我不能越中線,而她自己隨時可以超越。有一次數(shù)學(xué)課,周老師把作業(yè)本發(fā)下來,我無意間發(fā)現(xiàn)喻得珍算術(shù)本上的姓名一欄,寫成了喻得得,我告訴她寫錯一個字了。喻得珍一看,大發(fā)雷霆,把作業(yè)本隨手一甩,用腳使勁踢我。我明白自己是插班生,還是“鄉(xiāng)巴佬”,隱忍不敢吭聲。課間休息,我在走廊徘徊。下一節(jié)課開始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同桌換人了:換成了劉臘仙。她文靜溫柔,我心中十分感念周老師心細如發(fā),體貼入微!</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放學(xué)時,劉崇嶺副校長叫住我,說:“伍炳炎同學(xué),你作文成績好,以后可以多看些課外書籍,對提高寫作水平有幫助?!闭f著,他拿出一把鑰匙給我,說:“這是學(xué)校圖書館的鑰匙,你放學(xué)后可以一個人進去看看書,不能把書帶回家?!?lt;/p><p class="ql-block">從此,放學(xué)后,我都悄悄一人進入圖書館,查找自己喜歡的書籍。當時主要看了《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木偶奇遇記》,《豌豆上的公主》等等。后來,被同學(xué)們發(fā)現(xiàn),有意見,劉校長把鑰匙收回了。但這段經(jīng)歷,讓我更喜歡讀書。</p><p class="ql-block">那時,縣城里有三個連環(huán)畫書攤:南街一個,東街一個,電影院旁邊一個。放學(xué)后,我都會去書攤看幾本書??匆槐緯?,一分或二分或三分錢。標準是看連環(huán)畫的定價:一角至一角九分,一分錢;二角至二角九分,二分錢;如此類推。我的零用錢和壓歲錢,基本都用在這上面了。最喜歡看的連環(huán)畫有《三國演義》(60本),《水滸》(21本),《說岳全傳》(15本),《西游記》等等。一年半時間,三個書攤的書基本看完了。好看的看完了,就看那些不想看的。比如《西廂記》、《竇娥冤》之類。</p><p class="ql-block">1960年5月31日,放學(xué)時老師說:“明天六一兒童節(jié),不上課,上午全校開慶祝會,下午放假。明天上午,同學(xué)們都要來?!钡诙?,倪旭初、張九成邀我去玩,說反正不上課,只是開大會,不用去學(xué)校了。我膽子小,怕老師批評,還是一人堅持去了學(xué)校。到校后,周老師安排我與各年級的十幾位同學(xué)站在舞臺上,說是舉行入隊儀式。我受寵若驚,竟然入隊了。劉副校長給我戴上紅領(lǐng)巾,我心里特別高興!也暗暗慶幸:幸虧來了,要是去玩,這入隊的事肯定黃了。</p><p class="ql-block">那時,每周半天勞動,主要是打豬草,學(xué)校喂了豬,需要飼料。同學(xué)們在后港一帶尋覓,好在沒有任務(wù)規(guī)定,打多少算多少。</p><p class="ql-block">班上進行過一次“憶苦思甜”活動:學(xué)生主講是女生羅一純,重點講了她媽媽在舊社會的辛酸往事,她邊講邊哭。家長中,是男生陳安清的媽媽主講,訴說了她在舊社會的苦難經(jīng)歷。二人含淚的講述,讓許多同學(xué)都哭了……</p><p class="ql-block">那時正是大躍進時代,我們發(fā)了俄語書,說是上“雙高課”,要求學(xué)習(xí)俄語。很不好記,大家就在俄語單詞下寫上漢字。如俄語單詞“同志”:我就在單詞下面寫上“打挖兒喜”;“人民公社是我們的家”:就寫上“嘠木了 拉殺 社米亞”。</p><p class="ql-block">每周有一個下午看電影,這是同學(xué)們最高興的時候。電影院高大的窗戶上蒙著一層厚厚的窗簾,拉上窗簾一片漆黑??催^的電影主要有《紅孩子》、《上甘嶺》、《柳堡的故事》、《撲不滅的火熖》、《地下尖兵》、《冰山上的來客》、《萬水千山》、《董存瑞》等等。</p><p class="ql-block">1961年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班的節(jié)目入選,在桃?guī)煷蠖Y堂匯演。節(jié)目叫《兩個少先隊員》,內(nèi)容是兩只烏鴉偷吃向日葵,兩個少先隊員扎了個稻草人嚇唬烏鴉,不起作用,最后想辦法抓住了烏鴉。王碧云、裴奇珍演少先隊員,張友福、禇海清演烏鴉。我演稻草人,用棉花作胡須,穿一身稻草。臺詞是:“我腳在泥里插,我手也不打,偏碰上,那兩個大膽的黑烏鴉,叫我真是沒辦法,沒辦法!”演出結(jié)束后,依稀記得還獲了獎。</p><p class="ql-block">班上個子最大的是王先衛(wèi),聽說他特別會抓黃鱔。張友福是男生中的核心人物,男同學(xué)基本聽他的。肖建秋家中較貧寒,穿著舊衣服,張友福稱他綽號“叫化子”,受到周老師的批評。</p><p class="ql-block">周國軍膽子大,有一次表演生吃游叼子,嚼得滿嘴白沫,看著看著,有個女生還嘔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縣城里最繁華的是南街,其次是東街。至于邊街,已經(jīng)很冷清了。</p><p class="ql-block">南街上有個“柏林飯店”,可以提供食宿。東街有個“勞工飯店”,饅頭包子做得特別好。</p><p class="ql-block">那時,沒有家庭作業(yè)。晚飯后最期盼的,就是看電影或看戲。</p><p class="ql-block">南街有個漢劇院,票價高于電影票。一般為兩角伍分或叁角。兩張票可以免費捎帶一個小孩入場??磻颍瑢ξ襾碚f是一種奢望,因為沒錢。有一次,我堂弟伯海的三個舅舅到了桃源縣城,帶我去看湖北某劇團的《九曲黃河陣》,這是連臺本戲,分上、下場,票價六角,半場三角。這天觀眾特別多,進場時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戲院里是長條凳,一凳五個座位,凳后有擱板,可以放茶杯,劇院提供茶水服務(wù),一杯茶五分錢,中途有續(xù)水。演出中,布景美輪美奐,演員口中噴火冒煙,讓我目瞪口呆,這是看得最愜意的一次。桃源漢劇團演出的《十五貫》、《劈華山》、《追魚記》等,也深得觀眾好評。演員蘭文麗、宋文豹、張文九的演技,也常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p><p class="ql-block">南街與東街相交處有個電影院。晚上看電影,是最期盼的。晚飯后沒事,游游蕩蕩情不自禁就到了電影院門口。兒童票伍分,大人票壹角伍分。開演時間經(jīng)常是七點一刻。電影院只有上新電影片,觀眾才多。我們幾個小孩在門口磨磨蹭蹭,沒錢買票進不去。靈活一點的,可以趁人多在擁擠中混進去。影片大約放映到一半了,門口已無人。檢票員五十來歲,個子不高,我們稱他“郭伯”,于是郭伯把手一揮,“進去吧”。我們幾個趕緊悄悄走到后面走廊,站著觀看,生怕影響別人。雖然只看了一半,也感覺很滿意。按現(xiàn)在的語言,算是“蹭電影”吧。</p><p class="ql-block">1961年4月12日,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少校,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此消息轟動全世界!老師給我們傳達了這個消息,同學(xué)們特別高興,覺得蘇聯(lián)偉大!還一起哼起兒歌:我有一分錢,騎馬到蘇聯(lián),蘇聯(lián)老大哥,接我吃饃饃……</p><p class="ql-block">我妹妹平英,也在漳江小學(xué)讀書,成績不錯,只是班次不記得了。</p><p class="ql-block">那時,我母親在糧食局倉庫當臨時工,主要任務(wù)是縫麻袋。早晚就是幫人洗衣服。糧食局有的干部,洗澡后把衣服放在我家,母親為其洗滌。包月:每月5角錢,母親共給8人洗衣服,以獲取微薄收入貼補家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時光荏苒,一晃6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同學(xué),早已天各一方,不知所往。許多同學(xué)的名字也記不得了。</p><p class="ql-block">現(xiàn)將記得的29名同學(xué)紀錄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碧云 :女 , 班長 , 縣人委某科長之女,人委現(xiàn)在叫人大。桃源縣液壓泵廠廠長。</p><p class="ql-block">裴奇珍:女,學(xué)習(xí)委員。</p><p class="ql-block">張友福 :男 ,副班長,住東街。</p><p class="ql-block">左文臣:男 ,住東街。</p><p class="ql-block">張英茂:男,住東街。</p><p class="ql-block">張惠林 :男,住東街以下, 擅長釣魚,每逢周日,常在沅江河里釣十幾斤河累珠。</p><p class="ql-block">劉臘仙:女,與我同桌,住南街。</p><p class="ql-block">劉 華:男,住南街 。1964年8月,他在剪市賣冰棒,見過他。騎自行車,載一個木箱,箱內(nèi)鋪一層棉絮,放冰棒150一200個,兩分錢一個,三分錢兩個,一天可賺二元左右。</p><p class="ql-block">康 樂:男,住南街。</p><p class="ql-block">張愛云:女,文娛委員。后來在縣百貨大樓上班。</p><p class="ql-block">劉伯根:男,住南街。</p><p class="ql-block">葉象國:男,住土橋。</p><p class="ql-block">肖建秋:男。</p><p class="ql-block">鄭桂安:男,住二里崗。</p><p class="ql-block">龔曼莉:女,后來在桃九中當老師</p><p class="ql-block">黃金香:女。</p><p class="ql-block">郭菊香:女。</p><p class="ql-block">徐道培:男,后來當理發(fā)師,1976年4月9日還給我理發(fā)一次。</p><p class="ql-block">禇海清:男。</p><p class="ql-block">喻得珍:女。</p><p class="ql-block">陳安清:男,1963年9月,與我在桃二中重逢,都在二中47班讀書。</p><p class="ql-block">龍云松:女,常德卷煙廠上班。</p><p class="ql-block">廖惠軍:男。</p><p class="ql-block">羅一純:女,桃源縣電信局職工。</p><p class="ql-block">周國軍:男,班上的活躍分子。</p><p class="ql-block">倪旭初:男,縣糧食局某股長倪正久之子,后來任桃源架橋信用社主任。</p><p class="ql-block">王先衛(wèi):男,班上個子最高。</p><p class="ql-block">毛書納:男。</p><p class="ql-block">代月華:女,住東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1年7、8月,國家下放3000萬職工。剪市大隊黨支部書記劉明清到桃源開會,期間邀請我父親回剪市大隊五隊當生產(chǎn)隊長。于是,父親不顧人事股陳股長的再三挽留,執(zhí)意要回剪市老家。</p><p class="ql-block">1961年8月28日,我和父母親步行回到剪市。途經(jīng)菉蘿坪時,還買了一個小西瓜解渇。</p><p class="ql-block">就這樣,我從漳江小學(xué)轉(zhuǎn)學(xué),又回到剪市完小38班讀五年級,1963年7月,小學(xué)畢業(yè)。同年9月,升入桃源二中47班讀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