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長江三峽聞名天下,她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p> <p class="ql-block">?西起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河流湍急,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 白帝城·瞿塘峽景區(qū),位于重慶市奉節(jié)縣瞿塘峽口長江北岸的白帝山上,地處長江三峽西入口,東望夔門,南與白鹽山隔江相望,西接奉節(jié)縣城,北倚雞公山,距奉節(jié)縣城東10余千米。?</p> <p class="ql-block"> 巫峽自巫山縣城東大寧河起,至巴東縣官渡口止,全長46公里,有大峽之稱。</p><p class="ql-block">巫峽綺麗幽深,以俊秀著稱天下。它峽長谷深,奇峰突兀,層巒疊嶂,云騰霧繞,江流曲折,百轉千回,船行其間,宛若進入奇麗的畫廊,充滿詩情畫意。</p> <p class="ql-block"> 峽江兩岸,青山不斷,群峰如屏,船行峽中,時而大山當前,石塞疑無路;忽又峰回路轉,云開別有天,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巫峽兩岸群峰,它們各具特色。有詩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p class="ql-block">西陵峽因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西起湖北省秭歸縣西的香溪口,東止宜昌南津關,全長76千米,歷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灘多水急、行舟驚險而聞名,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自上而下,共分4段:香溪寬谷,西陵峽上段寬谷,廟南寬谷,西陵峽下段峽谷。</p> <p class="ql-block"> 沿江為恩施州巴東縣、宜昌市秭歸縣和西陵區(q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為此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名句。</p> <p class="ql-block">“長江三峽---夔門”是第五套人民幣1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p> <p class="ql-block">三峽大壩,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qū)三斗坪鎮(zhèn)三峽壩區(qū)三峽大壩旅游區(qū)內,地處長江干流西陵峽河段,三峽水庫東端,控制流域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始建于1994年,集防洪、發(fā)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為一體,是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游區(qū)的核心景觀、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三峽大壩主要由擋水泄洪主壩體、發(fā)電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等建筑組成,壩體為混凝土重力壩,壩軸線長2309.47米,全長2335米;壩頂高程185米,最大壩高181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發(fā)電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超1000億千瓦時。三峽大壩可以改善長江航運條件,使長江年單向通航能力由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運輸成本降低35%—37%。</p> <p class="ql-block"> 2015年12月,三峽大壩入選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游新景觀 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