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宋代詩人范成大在他的一首《兒時拾趣》的詩中寫道: 黃發(fā)垂髫兒,握枝向泥沙。</p><p class="ql-block"> 似解世人意,信手亂涂鴉。</p><p class="ql-block"> 橋畔流水淌,樹梢日影斜。</p><p class="ql-block"> 囗中呢喃語,興盡忘歸家。</p><p class="ql-block"> 此時,我們可以看到兒童是如何全身心地投入到涂鴉活動中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圖文并茂的故事畫面可以使語言和藝術(shù)融合在一起,幼兒在欣賞中不僅學(xué)會了審美,還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p> <p class="ql-block"> 自己動手繪制不同版本的故事畫面,讓色彩、線條、形象活起來,發(fā)出“自己的聲音”。</p> <p class="ql-block"> 大家快來展示一下吧,講述故事《小蝸牛的本領(lǐng)》,猜一猜謎語:</p><p class="ql-block"> 沒有腳,沒有手,</p><p class="ql-block"> 背著房子到處走。</p><p class="ql-block"> 誰要把它碰一碰,</p><p class="ql-block"> 趕緊躲進房里頭。</p> <p class="ql-block"> 把生活中的快樂時光記錄在繪畫作品中。如:我們的五一假期;故事《快樂的小公主》……都成為小朋友們的繪本故事內(nèi)容。</p> <p class="ql-block"> 幼兒的藝術(shù)教育應(yīng)該順應(yīng)幼兒發(fā)展的特點,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始終把對幼兒的個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強調(diào)在幼兒精神獲得滿足和愉悅的同時,培養(yǎng)其對美的感受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以形成完整和諧發(fā)展的人格為終極目標(biāo)。</p> <p class="ql-block"> 孩子們把自己的主觀想象,附加于客觀物體之上,將沒有生命、沒有意識的東西視為有生命、有意識的存在,使“萬物有靈”。</p> <p class="ql-block"> 幫助幼兒留心觀察生活,用心去感受世間百態(tài),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從而身心健康地成長。這是我們幼兒園和家長的共同心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