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心依然 8233”老五屆大學(xué)生群黃州聚會一結(jié)束。我于5月19日上午乘車赴漢,趕往母?!A中科技大學(xué),拜會在漢的大學(xué)同班同學(xué),看看母?!叭A工”(習(xí)慣、親切稱呼)發(fā)展變化和颯爽英姿。</p><p class="ql-block"> 十點我到了關(guān)山口華中科技大學(xué)的南大門,留校同學(xué)蔡兆麟教授和夫人小楊老師,牛春輝和夫人,還有鄭開明、談志殿同學(xué)已在校門口等我啦。</p><p class="ql-block"> 不一會,杜祖高同學(xué)從市區(qū)趕了過來。大約十點半鐘,住在江夏區(qū)的謝作楨同學(xué)也趕過來了。在漢的六位同學(xué)都到齊啦!</p><p class="ql-block"> 特別需要感謝的是: </p><p class="ql-block"> 祖高同學(xué)身體不適,我先前得知他身體不好請他別來,我們?nèi)タ此?。他堅持抱病前來參加小聚?lt;/p><p class="ql-block"> 還有作楨同學(xué),當(dāng)天正好是他夫人小袁八十華誕,家里有不少賓客。他也專程趕過來。真是:</p><p class="ql-block"> 放下家喜路迢迢,珍惜同窗兄弟情。</p><p class="ql-block"> 感人肺腑激情涌,看到你們格外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大門是主校門,巨大花崗巖刻寫的校牌和南一樓前毛主席塑像是每一位華工來訪者必定打卡攝影的寶地。高高聳立的毛主席塑像曾經(jīng)是我們這代華工學(xué)子在1967年盛夏親自參加修建的。毛主席是我們心中的神,他的塑像是我們?nèi)A工興旺發(fā)達(dá)的鎮(zhèn)校校神! </p><p class="ql-block"> 小楊先幫我們幾位同學(xué)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下面這兩張照片是1999年國慶假日我們班同學(xué)回校參加“機械系69屆畢業(yè)生畢業(yè)30周年聚會”在毛主席塑像前和東校園照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們沿著南一樓東下坡到了學(xué)生宿舍區(qū): 南一、南二、南三舍三角地段。當(dāng)年機械系男學(xué)生住在南一舍(我在此住宿五六年呢),無線電系男生住南二舍,這兩個系的女生住南三舍。三棟宿舍樓成L形排列。全校近一半的學(xué)生住在這兒。每天早中晚吃飯時,三角地段人流如織。1966-68年,此地是“群雄爭霸、逐鹿中原,口若懸河,文采飛揚”之地,1969年夏曾是“收音機元件”熱鬧非凡的地攤市場。</p><p class="ql-block"> 三棟宿舍樓依舊在,只是朱顏改——裝飾一新,墻上掛滿了空調(diào)機!南一舍全部改成女生宿舍了?!澳猩共健睒?biāo)牌顯赫。</p><p class="ql-block"> 老來易懷舊,室外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我和牛春輝、談志殿、鄭開明三人沿著南一舍東端往北走。原來南一舍背后的雜草叢生的空地變成了干凈整潔的休閑林地,水塘成了荷花池,池中建有涼亭。夏日荷花盛開一定美不勝收。開明幫我們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過了水塘左拐向西。這條東西向主道原來兩旁種植的法國梧桐樹更加粗大茁壯,枝葉相交成了林蔭大道。右邊的東一、三樓曾是我們上課學(xué)習(xí)的主樓,64--66年朗朗讀書聲、67秋--68夏復(fù)課教改情景至今歷歷在目。</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它們完全掩沒在綠樹之中,幾乎看不見了,倒是東二樓凸現(xiàn)出來了。華工真不愧是“森林大學(xué)”!</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我們繞至水池西端時,得知兆麟已經(jīng)將謝作楨接到了南一舍前。我們馬上折返迎接他?;窝垡粍e就是七年(16年神農(nóng)架聚過),今日再會個個喜笑顏開。大家說,還是一起再上廣場主席像前合影為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注: 照片中自左至右依次為: </p><p class="ql-block">牛春輝和夫人,周理中,謝作楨,談志殿,杜祖高,小楊,蔡兆麟,鄭開明</p> <p class="ql-block"> 廣場合影后已臨近午餐時間。一部分人乘電車,兆麟開車?yán)衔液妥娓?,作楨等去一起去西區(qū)的大餐廳。</p><p class="ql-block"> 車沿南一樓西側(cè)主道向北行駛,途中經(jīng)過新老圖書館。大概行至原院主要領(lǐng)導(dǎo)居住的位置左拐西行上校園里第二東西向主道到餐廳。</p> <p class="ql-block"> 我們一行來到西區(qū)一座好像叫“百景園”的大餐廳。2015年聚會曾在這里就餐。八年重返面貌煥然一新。裝修得更加漂亮,大氣,整潔,衛(wèi)生。好像分成幾個不同就餐區(qū),各有特色。兆麟介紹,一二樓都是供應(yīng)平價飲食,一般只對學(xué)校師生服務(wù)。三樓是包廂,可對外營業(yè),承辦宴席。</p><p class="ql-block"> 蔡教授和夫人小楊今天特請我們品嘗自助餐!</p><p class="ql-block"> 說起華工后勤集團食堂伙食之好,在整個武漢地區(qū)高校絕對是頭塊牌!上世紀(jì)九十年代末我的小女在華工上學(xué)時就和我說過。</p><p class="ql-block"> 1999年、2015兩次回校聚會親自品嘗,確實名副其實。今天有幸再次品嘗。</p><p class="ql-block"> 自助餐廳我粗觀一下,菜品不下14、5個,雞鴨魚肉蛋及各種時令蔬菜、水果等品種齊全,米飯稀飯面食糕點地瓜玉米等粗細(xì)雜糧都有。還有什么銀耳羹、糯米蛋花甜酒隨便喝。</p><p class="ql-block"> 我在臺前看得眼花繚亂,每種選一塊,有得五六種就足夠了。</p><p class="ql-block"> 我們邊吃邊聊。說,這么質(zhì)優(yōu)價廉物美的食堂,那家里就別開伙做飯,天天吃食堂得啦。小楊說,是呀!我們家里不做飯。在這吃,省事省心節(jié)約又衛(wèi)生。真令人羨慕不已。</p><p class="ql-block"> 我好想拍照片,礙于面子——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只好“隱蔽”地拍攝了幾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兆麟送作楨、祖高幾位去地鐵站。春輝夫婦,小楊,開明同學(xué)陪我在餐廳休息聊天。 沒多久兆麟返回,我謝別兆麟夫人小楊。兆麟開車,開明及春輝夫婦陪我乘車游覽華工校園。</p><p class="ql-block"> 車從西區(qū)沿著喻家山南麓——華工東西向第三大道向東行駛——途經(jīng)國家級尖端科技項目“重力試驗室”、還有前不久在華工拍攝的新電影《理工男》劇組駐地,緩緩東行。兆麟邊開邊介紹華工校園里的重要建筑項目,有些已經(jīng)建成,有些在建,有些已經(jīng)立項待建。這些項目都是國家級重點科技項目。動則數(shù)十億、上百億的投資。開了幾公里,已經(jīng)到了原來東湖的老游泳池。再向南,途經(jīng)當(dāng)年“城建學(xué)院”(今華工東校區(qū))返回至南大門,送牛春輝夫婦下車乘地鐵。</p><p class="ql-block"> 當(dāng)年這三、四公里地都是荒山野嶺、農(nóng)田、藕湖。這些大項目,一聽名稱都很新奇,第一次聽說。我邊聽邊看邊拍錄,根本記不住。我唯一就是為母校發(fā)展高興!也為國家的強大高興!看到校園里朝氣蓬勃的青年學(xué)子,為他們感到幸福。</p><p class="ql-block"> 千里相會,終有一別。下午兩點,兆麟和開明兩位同學(xué)不辭辛勞,驅(qū)車將我送至武漢高鐵站。</p><p class="ql-block"> 再見了,親愛的母校華工!祝您早日成為全球名校!</p><p class="ql-block"> 再見了,親愛的同學(xué)們!祝福你們健康長壽,闔家幸福!來年我們再相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注: 拍錄了好些視頻資料。很遺憾,由于美篇規(guī)定限制,最多只容許收錄這些進文。只能忍痛割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