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萬仙山位于河南省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隸屬于新鄉(xiāng)南太行旅游度假區(qū)。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總面積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景點有:郭亮村、南坪、羅姐寨、天池、紅色絕壁大峽谷、蓮花盆、紅石橋、崖上人家、太行石王、五峰山林海等。萬仙山景區(qū)集雄、壯、奇、幽、峻為一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絕壁長廊是萬仙山景區(qū)的一條掛壁公路,全長1,250米,寬6米,高5米,有著“世界第九大奇跡”、“全球最奇特十八條公路”之一、“世界最險要十條路”之一、“太行隧道之父”等美譽。郭亮村還被譽為“太行明珠”。</p> <p class="ql-block"> 絕壁長廊又稱郭亮洞,被稱為世界上最奇特的十八條公路之一,號稱“太行隧道之父”。在絕壁長廊未修建之前,郭亮村的幾十戶人家通向外界的路只是一條最寬處約1.2米,最窄處僅容兩只腳的天梯小道。村里貧困落后,百姓生活艱辛,為了讓子孫后代過上幸福的生活,時任村支書的申明信立志要開鑿一條屬于郭亮人自己的路。于是,從村里挑選了13條硬漢組成了“十三壯士隊”,于1972年二月初二開始動工,腰系大繩,凌空作業(yè),“銅軒鑿赤巖,鐵錘破石壁”,之后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在沒有現(xiàn)代大型機(jī)械,沒有測繪工具的情況下,郭亮人將民間智慧發(fā)揮到了極致,浴血奮戰(zhàn)五年零兩個月,終于在119米高的絕壁中間鑿出了長1250米、寬6米、高4米的絕壁通途。當(dāng)初為了清渣、通風(fēng)、透光而在長廊外側(cè)開鑿的35個天窗,現(xiàn)已成為游客欣賞風(fēng)景的窗口。后人感嘆郭亮人修洞的艱辛,又佩服太行人民的智慧,又把郭亮洞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p> <p class="ql-block">這是掛壁公路的入口處。</p> <p class="ql-block"> 紅石巖的地面不時有山上的水流下來,有時洞頂也有水滴在頭上,路面濕滑,所以,在欣賞絕美景色時一定要注意腳下。</p> <p class="ql-block"> 郭亮洞內(nèi)蜿蜒盤旋,忽明忽暗,洞壁有的整齊平坦,有的則參差不齊,形狀各異。</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汽車、摩托車是郭亮人進(jìn)出村子的交通工具了。</p> <p class="ql-block"> 心心念念一直想著親眼目睹絕壁長廊的壯觀,看看現(xiàn)實版的愚公精神,今年五月初終于跟著岳導(dǎo)如愿成行。</p> <p class="ql-block"> 掛壁公路的峭壁上鑿有間歇的側(cè)開窗,大的有十幾米長,小的不到一米。這樣大小的窗口有35個,當(dāng)初用于清渣、通風(fēng)、采光。如今,游人可以佇立于此,欣賞幽深筆直的峭壁峽谷,透過窗口看下方的萬丈深淵,令人不寒而栗。 行走中可以欣賞到太行山刀劈斧切似的沉積巖絕壁,壯觀之景令人感嘆郭亮人修路的艱辛,同時佩服太行人的聰明智慧。</p> <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的右手邊,屹立著一位老者,他見證了郭亮人的“愚公精神”。</p> <p class="ql-block">這是最窄的窗口,只能供一人觀賞。</p> <p class="ql-block"> 1972年之前,郭亮村物資匱乏,群眾生活困苦,下山的道路是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絕壁天梯,經(jīng)常有村民和牲畜摔到崖下。為改變?nèi)罕娐浜蟮纳蠲婷玻诠链逯昝餍诺奶栒傧?,大家下定決心,誓要打通一條生命通道。歷時五年的艱苦奮斗,由郭亮村民組成的“十三壯士隊”徒手在懸崖峭壁上鑿?fù)诉@條絕壁長廊,平均作業(yè)高度105米,從絕壁中炸開作業(yè)面徒手鑿壁,共鑿出2.6萬立方米石方,打禿鋼釬12噸,打爛鐵錘4000個,用生命和熱血讓天塹變通途。</p> <p class="ql-block"> 心比鐵堅,志比鋼硬,錚錚誓言,感</p><p class="ql-block">天動地:山洞一日不通,奮斗一日不</p><p class="ql-block">息。 這是當(dāng)年留下的照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致謝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 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類智慧完美結(jié)合的產(chǎn)物。</p> <p class="ql-block"> 左手邊的小白點就是遠(yuǎn)處絕壁長廊的一個窗口。</p> <p class="ql-block">這一段完全暴露在外,更加驚險刺激。</p> <p class="ql-block"> 大峽谷蜿蜒約40余公里,最寬處近500米,最窄處不過5米,兩側(cè)丹霞絕壁深約130多米。</p> <p class="ql-block"> 天池位于絕壁長廊北端山谷海拔1100多米的絕壁之上,故名天池。原來是一條峽谷,長326米,最寬處31米,最深處62米。峽谷底紅石巖層清晰,多級瀑布,水潭連接,水擊石壁,聲如雷鳴龍吟,被喊作龍吟峽。1975年,堅毅頑強的郭亮人通過曲折陡峭的天梯從山下抬沙子,背水泥,在此筑壩修成水庫。壩高39米,蓄水量19萬立方米。成為郭亮一景,被稱為天池。</p> <p class="ql-block"> 進(jìn)入掛壁公路一大半處,懸崖壁上出現(xiàn)了點小險情,工人們正在緊急搶修?,F(xiàn)在的施工設(shè)備非常先進(jìn),但由于場地限制,一點小險情,從第一天下午我們進(jìn)郭亮村,到第二天離開郭亮村才處理完畢。由此,我難以想象當(dāng)年村民用雙手,和鐵釬鑿出這條絕壁長廊的困難與艱辛。</p> <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一些崖壁上有些裂縫,有點擔(dān)心。查了資料,這些石壁與太行山斷層一樣,屬砂質(zhì)沉積巖,硬度達(dá)8.3級,是最硬的石頭,絕無坍塌之虞。</p> <p class="ql-block"> 清晨,挖掘機(jī)還在忙碌著。</p> <p class="ql-block"> 這幾張圖可算是對“掛壁公路”的完美詮釋,這是我第二天清晨從峽谷對面崖上人家飯店的露天平臺上,遠(yuǎn)眺絕壁長廊和通往崖下的“之”形公路留下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站在峽谷對面的萬丈石壁上靜觀郭亮洞,洞外瀑布成網(wǎng)狀,洞下潭水碧綠誘人,人們悠閑的漫步在奇石叢林之間, 一派世外桃源之雅景。</p> <p class="ql-block"> 郭亮村的美妙之處在于游客可從對面山崖上全方位地看清郭亮洞,猶如欣賞掛在墻上的一幅畫卷(這個角度觀賞到的掛壁公路最長)。</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掛壁公路,沐浴在陽光下,翠綠色的樹葉晶瑩剔透。</p> <p class="ql-block"> 多么希望時間能走慢點,再慢點,讓我沉醉在這世外桃源之中,沐浴陽光,賞山巒疊嶂、聽鳥兒歡唱,品綠茶飄香。</p> <p class="ql-block"> 郭亮村秀峰突兀,石徑崎嶇,紅、白龍溶洞深邃,喊泉銀瀑懸壁。有著泰山的巍峨,華山的險要,嵩山的挺拔,黃山的秀,原始荒古,真實自然,更以其周圍自然風(fēng)景吸引著旅游者。郭亮村背靠群山,坐落在萬丈絕壁之上。游客站在懸崖邊上,可以俯瞰周圍的山川美景。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這是郭亮村的東邊老村,石房、石墻、石桌、石凳。如今是影視基地,多部電影在此拍攝。</p> <p class="ql-block"> 這是郭亮村的天梯,共有720個臺階。曾經(jīng)的郭亮人出行走羊腸、上下攀天梯,上世紀(jì)70年代,村支書申明信帶領(lǐng)13名壯士,以愚公移山精神鑿石開洞,苦戰(zhàn)5年,打爛了4000多把大鐵錘,三個月吃糧食、九個月啃野草,歷時5年,終于使得山路貫通,其事驚天動地,其勢氣壯山河!到郭亮村一定要看看這天梯(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致謝原作者),感嘆郭亮人“人定勝天”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這是紅石橋。如今它多次在影視中展現(xiàn)身姿,倍添情趣: 《倒霉大叔的婚事》中魏淑蘭偎依在常有福身邊,坐在紅石橋頭,聽飛機(jī)響,吃熊貓牌糖,說悄悄話……《清涼寺鐘聲》里,狗娃被扔到紅石橋邊,善良的羊角大媽將他抱起的場景就是在這里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 村內(nèi)房屋高低錯落,參差不齊,村前溝壑起伏,村后翠巒疊嶂。 放眼望去,風(fēng)光秀麗,引人入勝。</p> <p class="ql-block"> 我們居住的民宿被群山環(huán)繞,以木結(jié)構(gòu)為主,古樸典雅,空氣清新,雞鳴鳥兒歡。</p> <p class="ql-block"> 民宿的中間就是餐廳,四桌一起很熱鬧。</p> <p class="ql-block"> 一路行走耳邊不時傳來清脆的水滴聲,如琴曲一般,卻不知其處。直到掛壁公路的盡頭,才驚見“高山現(xiàn)平湖”,水原來就是從這湖上的石縫間流下去的。湖水清澈無比,山峰倒映水中,有桂林漓江之美。再沿棧道盤旋而上,那里就是我們居住的民宿。回望來路,它如一條輕盈的絲帶飄在崖壁,游人則如帶上移動的花朵,真是絕美的人間仙境!</p> <p class="ql-block"> 看,這現(xiàn)代版的郭亮村和古代的愚公,情形是多么相似!都是鑿山開路!都是揣著造福于子孫后代的偉大夢想,靠著堅強的意志和鍥而不舍的實干精神,最終實現(xiàn)了理想,造福了后世!郭亮村把中華民族這種堅韌不拔的寶貴精神從古發(fā)揚至今,怎不叫人欽佩!太行山的山山水水,孕育了多么偉大的人民!</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這條路上,我的心中不禁涌出對前人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的美好環(huán)境的感激及珍惜之情。無論條件多么艱苦,“人定勝天”的信念一直支撐著一代代中華兒女奮斗,那些為郭亮掛壁公路揮灑過熱血與汗水的壯士們將信念融入了公路中,只要公路還在,便能夠?qū)⑦@種精神傳承下去,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中原大地,北有紅旗渠,南有郭亮村,這兩處是現(xiàn)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處處散發(fā)著人定勝天的豪情壯志,山川秀美,人杰地靈,作為后來人,一定要來欣賞學(xué)習(xí)。</p> <p class="ql-block">手機(jī)攝影/撰文:聆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