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游訪北大“一塔湖圖”。

余寧

<p class="ql-block">  周末有幸,女兒給我預約了進入中國兩大最高學府(清華北大)之一的北京大學,進行了一次難忘的游訪。幾十年來,雖然到北京不下十多次,這次終于實現(xiàn)了我想進北大一看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一塔湖圖”(“一塌糊涂”的諧音)是對北京大學校園內(nèi)三個著名地點的概括,即博雅塔、未名湖和北京大學圖書館三處書香浸染的地標。本次北京大學的游訪便是圍繞“一塔湖圖”主要景點進行…</p> <p class="ql-block">  從清華的西南樓(住宅區(qū))出發(fā),經(jīng)清華的西南門出來,沿著成府路往西行不遠(約10分鐘),便是北大的東門。</p> <p class="ql-block">  不到四歲的外孫女也要我抱著,在北大東門口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  進入北大東門,沿著寬闊整潔的大城坊路徑直向西行走約500米的盡頭,便是聞名遐邇的北京大學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  圖書館古樸的歇山式屋頂,顯現(xiàn)出建筑的端莊典雅。</p> <p class="ql-block">  在北大百年校慶之際,這座1998年新落成的北大圖書館,當時是亞洲第一大高校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  北京大學圖書館成立于1898年,是中國最早的現(xiàn)代新型圖書館之一?,F(xiàn)有的北京大學圖書館由總館、醫(yī)學館、38個分館、儲存館組成,總面積達90000平米,其中,總館面積約53000平米,閱覽座位4000余個,2009年建成國內(nèi)首例遠程儲存圖書館面積近5000平米;到2017年底,總、分館紙質(zhì)藏書近800萬冊,近年來還大量引進和自建了數(shù)據(jù)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和多媒體資源等各類國內(nèi)外數(shù)字資源。館藏中以150萬冊中文古籍為世界矚目,其中20萬件5至18世紀的珍貴書籍,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被國務(wù)院批準為首批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北京大學圖書館前身為建立于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藏書樓,辛亥革命后,京師大學堂藏書樓改名為北京大學圖書館;1952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合并了原燕京大學圖書館;2000年,北京大學與北京醫(yī)科大學合并,原北京醫(yī)科大學圖書館改稱北京大學醫(yī)學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  觀覽過北大圖書館,向北行走約200~300米,便是“一塔湖圖”三景中的“湖”——未名湖。</p><p class="ql-block"> 未名湖本無名,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在燕京大學任教時,給這片湖命名為“未名”,這既是未曾命名,也是無需起名。湖光山色,造物天成,何須他名?</p> <p class="ql-block">  未名湖,是北京大學校園內(nèi)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園中北部。形狀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魚雕塑、乾隆御制詩碑、蔡元培像,中央有湖心島,由橋與北岸相通。湖心島上有魯斯亭,東端有一個石舫。未名湖南岸上有鐘亭、臨湖軒、花神廟和埃德加·斯諾墓。湖的東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學的標志景觀之一。</p><p class="ql-block"> 北大有“三景”,未名湖也有“三景”,即一島一魚一石舫。島是湖心島,由一座小橋與北岸相通;魚是翻尾石魚,遠望宛如真正的魚兒躍出水面;石舫,又名“不系舟”,位于湖心島東端,是乾隆時期淑春園的遺物。</p> <p class="ql-block">  遠處未名湖東岸的博雅塔。</p> <p class="ql-block">  湖心島與未名湖北岸相連的石橋。</p> <p class="ql-block">  湖心島東端的石舫。</p> <p class="ql-block">  湖南部的翻尾石魚雕塑。石魚用黃褐色細石精雕而成。魚身長165厘米,高87厘米,下部魚肚寬90厘米,上部魚嘴寬42厘米。清代,此魚位于諧奇趣樓南大型海棠式噴水池之正中,口內(nèi)噴出水柱,可上升十余米。翻尾石魚雕塑,遠望宛如真正的魚兒躍出水面。</p> <p class="ql-block">  未名湖南岸上的慈濟寺寺門。慈濟寺又稱花神廟,本來廟門正對面有一正殿,兩邊各有偏殿,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焚毀圓明園時,作為圓明園附屬園之一的淑春園同時遭遇焚毀,園中建筑多毀廢無存,慈濟寺也毀于這場災(zāi)禍里,只有寺門得以保存。</p> <p class="ql-block">  博雅塔位于未名湖東南隅山地上,采用遼代密檐磚塔外形,這樣一種在風景區(qū)內(nèi)對構(gòu)筑物的特殊處理,是使用功能、藝術(shù)造型、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三方面高度統(tǒng)一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博雅塔在建成之初是一座水塔。而今,其水塔這一功能早已棄而不用,反倒是其典雅、古樸的造型,成就了博雅塔獨特的文化功能,與未名湖、圖書館一起,成為燕園最著名的文物,位列“一塔湖圖”(諧音一塌糊涂)之首。</p><p class="ql-block"> 如今,博雅塔雖然已失去了作為水塔的功能,但是以其獨特的造型,成就了它的文化功能。在文物之外,人們對塔的風格特征與形式有很大爭議,爭議焦點在于:古塔在中國古代多見于寺廟,建于一所基督教的教會學校內(nèi)是否合適? 在廣泛征求當時的社會名流意見,并得到較多贊同后才建成這座古塔形式。沒想到,這樣一個決定卻在數(shù)十年后成就了中國最高學府中的永恒經(jīng)典。</p> <p class="ql-block">  未名湖東岸向西遠望湖島東面的石舫。</p> <p class="ql-block">  未名湖北岸望向愽雅塔。</p> <p class="ql-block">  此石屏風立于未名湖北岸迤東,土丘之陽,面水背山,四扇子屏每一扇自成一景又聯(lián)為一體。屏風上的題字是乾隆御筆題寫的兩副對聯(lián),分別為:“畫舫平臨蘋岸闊”、“飛樓俯映柳蔭多”、“夾鏡光徵風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 文字清秀遒勁,寫得瀟灑倜儻,卓爾不凡,石屏上下分別有荷葉卷邊紋,十分精致。</p><p class="ql-block"> 此石屏風本是圓明園景“夾鏡鳴琴”的遺物,這四句詩分別描寫了和珅仿“清漪園”中的清晏舫建造的畫舫遺物,對應(yīng)當年圓明園內(nèi)畫舫周圍的景色。當時圓明園被焚毀后,石屏風被埋沒于亂崗荒草之中,燕大建校時被發(fā)現(xiàn),隨后安放于未名湖北岸。</p> <p class="ql-block">  坐落在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的小小的六角亭——鐘亭。正在原男女生宿舍區(qū)與教學區(qū)之間,它位置極佳,北面臨湖,正對著北大人極為熟悉翻尾石魚,南面土山腳下就是乾隆詩碑,詩碑西面不遠處,就是蔡元培像,蔡元培像與乾隆詩碑中間夾著一條小徑,小徑通向湖邊。</p><p class="ql-block"> 鐘亭,圓頂六角,上有彩繪;鐘,古色古香,下段鑄成八瓣荷花狀。鐘體下部雕刻的是波濤洶涌的大海和從海面噴薄而出的旭日,鐘體上部是十二對騰舞滾動的戲珠蛟龍。兩條粗壯的青龍鉸練成的鐘耳懸掛在亭頂?shù)囊粭l橫木上。此外,鐘體上刻有八卦的圖案,還有滿漢兩種文字寫著:“大清國丙申年捌月制”(1896年)。</p> <p class="ql-block">  位置未名湖西南岸鐘亭所在土山下的乾隆御制詩碑。橫放的碑體呈長方體,碑四周和碑座都鐫刻有精美的云龍圖案,兩面各鐫有乾隆御筆題詩一首,字跡風化嚴重。兩首詩都作于乾隆五十二年,是乾隆憶及四十年前暢春園舊事時寫下的詩句。碑的一面是一首題名為《種松戲題》的七言律詩;另一面是一首題為《土墻一首》的五言古詩。內(nèi)容無甚佳處,回憶四十年前舊事,細節(jié)生動,刻于石碑之上,用來懷念母親,應(yīng)是乾隆親自所作,而且碑上行書圓潤秀麗,是典型的乾隆筆法。</p><p class="ql-block"> 此碑為燕京大學在此興建新校舍時從西校門附近挖出,為暢春園遺物。</p> <p class="ql-block">  這座位于未名湖西側(cè)南岸鐘亭前的蔡元培雕像,由北大1977、1978級畢業(yè)生在1982年畢業(yè)前夕集資鑄建,銅像基座上有許德珩親筆書寫的“蔡元培先生”五個鍍金字。該銅像是由我國著名雕塑家、中央美術(shù)學院曾竹韶教授創(chuàng)作,由北京鋼鐵學院、首都鋼鐵公司協(xié)助鑄成。</p><p class="ql-block"> 被毛澤東主席稱之為“學界泰斗,人世楷?!钡牟淘啵?868年-1940年),是民主主義革命家、教育家,曾任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入主北大后,大力進行改革。他延聘選拔有真才實學的各方面的人才,容納各種學術(shù)和思想流派。北大教員隊伍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一時學校面貌煥然一新。蔡元培到北大后,規(guī)定考試后不再公布分數(shù),只是私下通知留級的學生。他這么做是希望學生為了學問而學習,而不是為了成績而學習。</p> <p class="ql-block">  環(huán)繞未名湖、中心島游訪一圈,最后西行,前往北京大學西門(即:北京大學的正門)。</p> <p class="ql-block">  這塊置于北大西校門內(nèi)辦公樓前的龍云丹陛石長315厘米,寬130厘米,其中龍云浮雕寬100厘米,上面所刻的二龍戲珠圖,形態(tài)逼真。</p><p class="ql-block"> 此龍云丹陛石原為安佑宮前龍云丹陛臺階石,為載濤購得。墀指古代皇宮前面的臺階,丹即紅色。</p> <p class="ql-block">  西校門在燕京大學時期是燕園唯一的正門,當時門正中懸掛著由蔡元培先生手書寫的“燕京大學”四字匾額。1952年,北京大學遷入燕園以后,門正中換上的“北京大學”四字,是毛澤東主席在1950年應(yīng)北大學生會請求的親筆題字放大而成,與紅色的校門渾然一體。</p> <p class="ql-block">  西校門作為北京大學的正門,由燕京大學校友于1926年集資修建,所以又稱為校友門。西校門坐東朝西,處于北京大學的主軸起點位置,校門兩側(cè)有兩頭石獅。校門為古典三開朱漆宮門建筑,高不過七八米,風格古樸、莊嚴典雅,與頤和園東宮門相似,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p><p class="ql-block"> 西校門作為燕園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已成為北大形象的重要代表,也是人們認識北大的重要窗口。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西校門已演變?yōu)楸贝蟮南笳?,蘊含著豐富的精神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  三個多小時的北大游訪流連忘返,厚重的“一塔湖圖”的人文景觀給我留下美好難忘的印象。一塔湖圖不僅因景而美,也因為身處其中的人而更美。</p><p class="ql-block"> 博雅塔下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讀書,圖書館里悟精神,一塔湖圖始終坐落彼處,靜待著我們來欣賞與領(lǐng)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