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朔城區(qū)是山西省產糧大縣,玉米做為主導產業(yè),每年播種面積在65 萬畝以上。近年來,通過新品種、新機具以及膜側播種、膜下滴灌、化肥減量增效、病蟲害統(tǒng)防統(tǒng)治等集成技術的推廣,玉米產量逐年增加,但玉米生育期長的品種脫水慢、個別鄉(xiāng)鎮(zhèn)品種成熟度不好、單產進一步提升難等問題也逐步成為困擾農技人員的瓶頸問題。為此,2023年朔城區(qū)農業(yè)農村局聯(lián)合社會化服務組織-雁峰農資銷售有限公司試驗示范了新品種先玉1619,希望通過增加種植密度,縮短生育期來解決膜側播種玉米出現(xiàn)的上述問題。</p> <p class="ql-block"> 6月2日,正值玉米苗期,朔城區(qū)農技推廣中心李淑蘭主任帶領農技人員深入北旺莊辦東富院村、南邢家河村,沙塄河鄉(xiāng)一半村等試驗田查看膜側播種先玉1619苗情。所到之處,先玉1619玉米可見葉5~7葉,葉色深綠、葉片舒展,苗全苗齊苗壯,呈現(xiàn)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先玉1619頂土力強,出苗早,這塊田是高產田,往年種植密度4400株,產量能上1800斤,今年按要求行距50cm,株距7寸畝留苗大約在5300株,希望產量能上2000斤以上”。北旺莊辦東富院村種糧大戶席西讓如是說。</p> <p class="ql-block"> “該品種生育期126天,比往年種的品種生育期略小,我種的行距55cm,株距6寸多,畝留苗5500株左右。目前看苗情不錯,<span style="font-size:18px;">希望今年能試驗成功,為膜側播種選擇一個適宜品種,帶動</span>咱老百姓增產增收”南邢家河種糧大戶劉俊表示。</p> <p class="ql-block"> 一半村膜側播種農民專家王萬友 說:“這幾年一半村運用膜側播種的村民多了,增產增收明顯,但是去年降雨多,有村民反映成熟度不太好。先玉1619我種了15畝,畝留苗5500株左右,希望通過今年的試驗,選擇個脫水快,生育期適宜膜側播種的好品種,對這個試驗我很有信心”。</p> <p class="ql-block"> 技術交流時農技中心李淑蘭主任表示:增加密度、縮短生育期,理論上講是行之有效的增產措施,但密植時作物莖桿變細,對品種的抗倒性是個挑戰(zhàn),從種到收農技人員會全程關注并跟蹤進行技術指導,秋季玉米成熟時實打實收測產,確保實驗數(shù)據(jù)的真實可靠。</p> <p class="ql-block"> 近年來,朔城區(qū)始終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深入踐行農技推廣新發(fā)展理念,加強與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科技合作,合力創(chuàng)建精品示范樣板,促進新技術推廣與新品種更新?lián)Q代。2023年膜側播種先玉1619品種如果試驗成功,將帶動膜側播種玉米單產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助力農民增產增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