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來句容市茅山游玩,途經一個小村莊,遠遠望去,看著那個村名有點怪怪的。</p> <p class="ql-block">村名為什么叫“得撒”?村口大門兩邊的山門還寫著“回歸”“歸回”字樣。這是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 瞧!村里這塊石頭上有說明呢。</p><p class="ql-block">“得撒”是希伯來語(猶太民族的語言),圣經中一個意為“美麗庭院”的地名?!盎貧w”“歸回”也為圣經中的一句經文。</p><p class="ql-block">看來這個村名,是基督教的信奉者起的,果不然,村子里是有個基督教堂。</p> <p class="ql-block">豆腐村由 主體餐飲區(qū)、豆腐博物館、石磨豆腐坊、豆腐小吃一條街、木屋一條街和特色禮品一條街等組成。</p> <p class="ql-block">豆腐宴主題餐廳 </p><p class="ql-block">墻壁是碎瓷片貼面,構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圖案。</p> <p class="ql-block">豆腐烤魚主題餐廳</p> <p class="ql-block">參觀了豆腐村博物館,不僅知道了豆腐的發(fā)明人是西漢淮南王~劉安,還弄清了豆腐村的來歷。</p> <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后,村里一位朱姓村民個體經營磨豆腐,后來 在他的帶領下成立了石磨豆腐廠,全村開始了規(guī)?;a,進而又發(fā)展為一個旅游實業(yè)有限公司,豆腐村變成了江蘇省句容市一個遠近知名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村舍是用廢舊磚頭、石頭,廢舊木料、門窗修建起來的一個獨具特色的“得撒庭院”。</p> <p class="ql-block">豆腐村博物館,展示了人們最初制作豆腐的原始器具,相關生產農具和生活用具。</p> <p class="ql-block">當?shù)禺a席草,館內還陳列了制作席編過程和席編用品……</p> <p class="ql-block">石磨豆腐坊</p><p class="ql-block">得撒石磨豆腐村堅持了數(shù)千年來的傳統(tǒng)技法。柴火燒漿、人工搽漿(漿渣分離),用石膏和鹽鹵點漿,以確保做出來的豆腐肥、醇、真、香。</p> <p class="ql-block">泡豆、磨漿、漿渣分離……,可以在這個作坊參觀到。</p> <p class="ql-block">豆腐小吃一條街,豆腐花樣很多。</p> <p class="ql-block">毛豆腐、豆腐布丁、炸豆腐、翠竹豆腐、炸臭干、豆腐腦、豆腐漿……。各式各樣的豆腐工藝在這里被傳承下來。</p> <p class="ql-block">必須小食一下各色豆腐,品嘗這悠久的美食文化。</p> <p class="ql-block">木屋一條街 </p> <p class="ql-block">特色禮品一條街</p> <p class="ql-block">“亙古之道” 民宿,頗似桃花源記中“……山有小口……,從口入,初級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嚴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p> <p class="ql-block">得撒石磨豆腐村,正如村口門兩邊刻著的回歸、歸回的意境,回歸淳樸的生活,回歸簡單的生活;歸回和諧生態(tài)生活,歸回生命源頭。</p><p class="ql-block">得撒石磨豆腐村~一個幽靜、古樸的小村莊,真的很“得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