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休戚與共、血脈相連的重要紐帶。為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童心播種詩詞的種子結自信的花,六一兒童節(jié)當天,人行平頂山市中支組織職工及其子女共30余人,前往郟縣三蘇園開展了別開生面的“詩詞闖關識三蘇”親子研學活動。</p> <p class="ql-block"> 三蘇園位于郟縣城西27公里處的小峨嵋山東麓。背嵩陽,面汝水,山川秀麗,風景宜人。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蘇轍與其父蘇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歷史。蘇墳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許多珍貴的詩文碑刻。近年來研究、紀念蘇軾的學術活動在此召開,成為平頂山市轄區(qū)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大家興致勃勃地走進園區(qū),進入三蘇紀念館參觀。</p> <p class="ql-block">館內對于三蘇父子豐富詳細的介紹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隨著講解員生動的講解,三蘇父子的經歷、文學成就等一一清晰。</p> <p class="ql-block"> 在一面蘇軾名句墻前,孩子們停下了腳步,大家齊聲誦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等一句句耳熟能詳的詩詞名句,這一刻,蘇軾詩詞的魅力充盈在每個人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有的孩子開始全篇背誦《水調歌頭.中秋》,一氣呵成熟練的表現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p> <p class="ql-block"> 父母陪著孩子一起參觀,一起了解蘇軾詩詞中的哲學思想,他和蘇轍深厚的兄弟情誼,坎坷起浮的人生經歷以及豁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p> <p class="ql-block">“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蘇軾《赤壁賦》中的句子,時至今日仍振聾發(fā)聵。</p> <p class="ql-block"> 在東坡碑林,眾多書法名家所寫的蘇軾詩詞碑刻讓大家感受到書法和詩詞的雙重魅力,正在學習書法的孩子們和愛好書法的職工有了跨越年齡進行交流的話題。</p> <p class="ql-block"> 驗收研學成果的時候到了!提前準備的闖關試題讓小朋友們都很興奮,他們踴躍參加,或是背一首自己喜歡的古詩,或是回答關于三蘇的文學常識,今天的研學可謂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 當然要拍照呀!美好瞬間必須要記錄。</p> <p class="ql-block"> 半天的研學很快結束, 孩子們在活動中既增長了課外知識,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又深刻感受了詩詞之美、以蘇軾為代表的文學歷史人物的人格之美、書法藝術的百變之美,達到“以游促學”的學習目的?;顒油瑫r也促進了職工之間的交流,減輕了身心壓力,營造了和諧幸福的氛圍,為今后更好地履行央行職責積聚更多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