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澳島】位于中國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 ,地處福建、廣東和臺灣三省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國際主航線僅7海里,素有“粵東屏障、閩粵咽喉”之稱,歷來是中國東南沿海兵家必爭之地和通商的必經(jīng)泊點(diǎn)和中轉(zhuǎn)站。</p><p class="ql-block"> 南澳島是中國唯一一座全島域?yàn)閲褹AAA級旅游景區(qū)的海島,是南澳縣唯一有居民居住的島嶼,縣人民政府駐地就建在島上。廣東省第一座跨海大橋(全長約10公里)與其相連。島上人文景觀眾多,自然風(fēng)光旖麗,環(huán)島公路蜿蜒,藍(lán)天、碧水、沙灘,絕對是一處旅游度假勝地!</p> <p class="ql-block">南澳大橋一瞥</p> <p class="ql-block"> 上島的第一個景點(diǎn),【宋井】位于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南澳島上的云澳鎮(zhèn)澳前村東南海灘。該宋井的神奇之處,在于其雖身處海灘,卻是一口永不枯絕的淡水井。然而吸引我們的,不只是宋井的水清甜可口,還有宋井的有關(guān)傳說。在景區(qū)中,宋井一側(cè)有詳細(xì)碑文提示:宋井,建于南宋景炎元年(1270)。時元兵追迫,皇室及軍隊自福州舟至南澳,駐扎于此。相傳曾挖井三口以供飲用,后為海淹沙沒。清光緒十五年此井復(fù)出,歷年來時隱時現(xiàn)。其水甘淡,久存不敗,為南澳之一奇跡。</p> <p class="ql-block"> 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侵,南宋皇室一路南逃,曾在南澳島駐蹕四月有余,在南澳島留有“太子樓”,“宋井”等遺跡。</p><p class="ql-block"> 此塑像為南宋小皇帝在南澳島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北回歸線廣場】北回歸線橫貫?zāi)习膷u,在此立有大型雕塑—自然之門,“自然之門”是南澳北回歸線標(biāo)志塔,是我國建成的11座北回歸線標(biāo)志塔之一,處于北回歸線與我國大陸東岸的交點(diǎn)處。也是唯一一座位于海島上的北回歸線標(biāo)志塔。每年夏至正午,當(dāng)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日影將穿過“自然之門”上方圓球中心圓洞,投射地臺中央,達(dá)到“立桿不見影”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總兵府】是明清時代的稱呼,是南澳總兵的衙署,最初建于明朝萬歷四年(1576)。自明萬歷三年(1575年)詔設(shè)南澳副總兵至1911年清王朝終結(jié)的336年之中,計有總兵、副總兵被委南澳鎮(zhèn)者將近200任,其中最負(fù)盛名的是鄭成功。明朝以來,南澳總兵府是全中國唯一的海島總兵府,對與臺灣合作發(fā)展意義深遠(yuǎn)。</p> <p class="ql-block"> 總兵府前有兩棵大榕樹,已有410年的樹齡,其中一棵樹圍達(dá)14米,枝葉繁茂,生機(jī)旺盛。據(jù)說明朝末年鄭成功曾在樹下講演,招兵去收復(fù)臺灣。所以這樹后人又稱“招兵樹”。1997年樹下又增置鄭成功花崗巖雕像一座。</p> <p class="ql-block">小小南澳島,竟由福建、廣東共同轄治,可見其地位的重要!</p> <p class="ql-block">街上的界標(biāo)</p> <p class="ql-block">夜宿南澳島,傍晚時分的海面還是值得欣賞的!</p> <p class="ql-block">縣府所在地夜景</p> <p class="ql-block"> 南澳島陸地面積大約有120平方公里,我們在此逗留的時間也就是半天加一個晚上。能夠看到的景色也就可想而知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