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七彩丹霞”位于張掖國家丹霞地質公園內?!暗は肌币辉~原本指天上的彩霞,出自魏文帝曹丕的《芙蓉池作詩》:“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張掖市的丹霞地貌融合了紅色、黃色、白色、藍綠色等彩霞般的各色石層。放眼望去,色調像波浪一樣順著山勢起伏,地形扭曲了色彩,色彩幻化了地形,形成了七彩的童話世界。</p><p class="ql-block"> 研究發(fā)現(xiàn),丹霞地貌的形成受地層、構造地貌與外力共同作用的影響。丹霞地貌的巖石主要由層狀紅色砂巖、礫巖、頁巖、泥巖等沉積巖組成。白堊紀(14500萬年前~6500萬年前)早期,該區(qū)域處于干旱或半干旱氣候條件下,通過沉積作用,沉積了紅色巖層,表現(xiàn)為山麓堆積。白堊紀中期,該區(qū)處于干燥、濕熱相互交替的環(huán)境中,使沉積條件轉變?yōu)楹闯练e,沉積了紅、紫紅、黃綠、灰綠、灰黑等雜色砂質泥巖。這為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p><p class="ql-block"> 從構造上講,丹霞地貌經(jīng)歷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地層不同程度的抬升,并產(chǎn)生了大量褶皺、斷裂等地質構造。通過地殼運動,沉積巖層露出地表。后期的地殼運動使其表現(xiàn)為單斜山和單斜群峰,再加上該地層極易風化,形成了圓渾丘陵狀的地貌景觀。</p><p class="ql-block"> 流水侵蝕、風化和崩塌等外力作用,對丹霞地貌的發(fā)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經(jīng)過漫長的地質變化,各類巖石經(jīng)過長期風化和侵蝕,以及巖性不同和溫度差異,在光線照射下,鐵質巖呈紅色,錳質巖呈黑色,泥質巖呈灰色,磷質巖呈灰藍色,火山巖呈橙黃色,礫質巖呈青色,各色交集,巖體自然呈現(xiàn)出了不同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巖石斷層主要由層狀紅色砂巖、礫巖、頁巖、泥巖等沉積巖組成。</p> <p class="ql-block">丹霞地區(qū)特有植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