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童年游戲之——趕蛋

老九

<p class="ql-block">  趕蛋相似圖片(曲棍球)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童年游戲之——趕蛋</p><p class="ql-block"> 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心中不免又想起了遙遠的童年時代,這大概也是變老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喜歡回憶。不過這也屬正常,回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種慰藉和享受,順其自然,一切隨緣吧。縱觀人的一生,童年時代都是多彩的,是快樂的,這和原生家庭的貧賤與高貴基本沒有關系,因為高貴有高貴的快樂,貧賤有貧賤的快樂,快樂指數和快樂的感覺都是一樣的。我們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多都比較貧窮,但我們的童年依然是快樂的,這一方面是兒童的天性使然,另一方面要歸功于各種各樣的游戲。那個年代的游戲雖然不能和現在的相比,但同樣是豐富多彩的。不過,兒時的好多游戲現在基本都不玩了,嚴重點說,就是快失傳了。想到這里,我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就是把過去那些林州地方民俗游戲,分別用系列性的短篇寫一下,一是為了追憶,二是為了紀念,三是為了傳承,說不定還能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呢??。閑話少說,書歸正傳,今天先說一種我比較喜歡的游戲——趕蛋,至于以后能不能續(xù)寫下去,那是后話,先把大話吹出去再說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趕蛋場地圖片</p><p class="ql-block"> 趕蛋是我童年時代在老家林州一帶流傳的民間游戲,別的地方有沒有,不得而知。這是一項多人參加的游戲,男女不限,男孩居多,一般至少需要4人以上,人越多越有趣。場地必須相對寬闊,大約至少需二、三十平米以上,參加人越多,場地需要越大。首先在場地中間挖一個較大的坑,也叫“窯”(下同),再在大坑周圍挖若干個小坑,小坑數量由參加游戲的人數而定,如果是10人,挖9個,8人挖7個,以此類推。游戲工具是每人一根一至兩米長的木頭棍子,另外需要一個經過簡單加工、和拳頭差不多大的石頭蛋子。游戲方法是每個人占一個小坑,屬于防守方,因為小坑比參加的人數少一個,所以總有一個人沒有小坑,沒有小坑的人就是趕蛋人,屬于攻方。趕蛋人要想辦法把石蛋從場地外圍趕到大坑,其他占有小坑的人則要想法阻攔他,一旦阻攔不成功,石蛋被趕進大坑,其他人必須馬上互換小坑,就是快速把棍子伸進別的小坑,在這換坑的混亂中,趕蛋人可以趁機搶占小坑,最后誰沒有占有小坑,誰就成了趕蛋人。游戲趕球的場面,有點像現在的曲棍球和冰球,當然玩法和規(guī)則是截然不同的。</p><p class="ql-block"> 游戲最開始的趕蛋人,一般是有兩種方法確定,一是“搶窯”,就是每人圍著大坑站好,然后一聲令下,搶占小坑,誰沒搶上誰就是趕蛋人了。另一個方法是“抓蛋”(抓鬮)確定。這個游戲非常有趣,一人攻,多人守,攻城者需單槍匹馬,閃轉騰挪,想方設法把石蛋趕進大坑。而防守方多人配合,千方百計攔截阻撓。 在攻防中,有很多規(guī)矩,雙方必須遵守, 比如“戳蛋背木鍬(林州方言鍬讀為qian鉛)”、“扔蛋摸耳根”、“腳踢手刨窯”等。趕蛋游戲中雙方大多是用木棍趕石蛋,包括戳石蛋,就是用木棍去捅石蛋,這和足球中的鏟球差不多,但戳蛋后必須立即把木棍在肩上背一下,如果沒有背或者讓趕蛋人搶先背了,那這個戳蛋人就必須和趕蛋人角色互換,變成趕蛋人了,這就是“戳蛋背木鍬”。“扔蛋摸耳根”和“腳踢手刨窯”也是這樣,如果用手扔蛋了,需立即摸一下耳根,用腳踢蛋了,立即用手刨一下自己的小坑,如果讓趕蛋人搶先了,對不起,角色互換。</p><p class="ql-block"> 趕蛋對攻方來說,就一個人,在力量上屬于弱勢,戰(zhàn)術也比較簡單,就是“趕”和“搶”兩種。趕就是單槍匹馬,左沖右突,閃轉騰挪,想辦法把石蛋趕進大坑。同時,在趕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別人阻攔時的疏忽漏洞,尋機搶占別人的坑,這樣的勝利更簡捷省事。另外,因為趕蛋人一人對多人,在棍棒飛舞、混亂激戰(zhàn)中,受傷危險性增加,所以要小心謹慎,否則小腿和腳踝容易受傷;對防守方來說,人多力量大,首先在力量上占了優(yōu)勢。其次可以互相配合,采用多種戰(zhàn)術圍追堵截。比如調虎離山(搶先出手,引誘對方,給別人創(chuàng)造機會)、趁火打劫(趁趕蛋人和別人糾纏時出手)、順手牽羊(石蛋滾到自己的防地時順手把石蛋趕遠)、渾水摸魚(混亂激戰(zhàn)中尋機下手)等等。但防守方除了也存在危險因素需要注意安全外,更重要的是要防止顧頭不顧尾被趕蛋人搶占了自己的坑,這樣就得不償失了,而且很沒面子。</p><p class="ql-block"> 在緊張的攻防戰(zhàn)中,雙方斗智斗勇,使盡渾身解數,各種情況都可能出現,有時趕蛋人憑機動靈活,手疾眼快或幸運湊巧,在短時間內趕蛋進坑或搶占小坑,很快取得勝利。但更多的時候是大戰(zhàn)很多個回合,趕蛋人也不能取勝,而且往往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蛋趕到了大坑附近,但在防守方的多人配合下,石蛋一次又一次被趕得遠遠的,趕蛋人會氣得咬牙切齒,但又無可奈何,實在趕不進去,可以主動認輸或找人替換,但這肯定也是沒面子的,所以輕易認輸的也不多。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游戲雙方和觀戰(zhàn)者的喊叫聲、叫好聲、助威聲、吵鬧聲、歡笑聲、棍棒的擊打聲,此起彼伏,熱鬧異常。</p><p class="ql-block"> 趕蛋游戲相對來說是一項大型游戲,因為人數需要比較多,不好湊,場地需要寬闊平坦,不好找,另外還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平時玩這種游戲的人并不多,主要是在冬季農閑時節(jié)才能看到,特別是春節(jié)期間玩的比較多。那時候農村娛樂活動少,集體活動更少,由于趕蛋游戲參與人多,場面熱烈,所以成了大家過年期間烘托節(jié)日氣氛必玩的游戲,一到過年,幾乎村村都有趕蛋的場面。開始一般是小孩玩,隨著大人的參與,游戲規(guī)模、場面氣勢逐漸升級,直接參與的、看熱鬧的越來越多,最多能聚集幾十上百人,儼然成了一種小孩發(fā)起、成人參與、大家看熱鬧的集體娛樂活動。當然,游戲到了這個規(guī)模,年齡較小的孩子一般都退出游戲了,看熱鬧的因為有一定的危險,也不能太靠近,仨仨倆倆在外圍的糞堆上、墻頭上觀看,有點唱大戲的味道。其實,<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娛樂活動貧乏的當時,這</span>種味道也是大家期盼并尋求的,所以這樣的游戲一旦形成規(guī)模,就不會輕易結束,往往要玩到日落西山,而且會連續(xù)好幾天,甚至一個過路人都會駐足觀賞,確實有看大戲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同時代的人林州人,大多都參與和經歷過這種場面,而且一想起來,就會童心蕩漾,百感交集,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和寫照,更重要的是童年的生活是難于忘懷的,童年的記憶是刻骨銘心的,童年的快樂是無可替代的……</p><p class="ql-block"> 2023.5.28日于濟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