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學同學從手機微信上發(fā)來一張圖片,是母校舊刊上的一則消息,報道的是南師中國象棋比賽的結果,冠軍是我的名字。此事歷久彌新,一下子在我的腦海中泛起了陣陣漣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是1981年,我已入學兩年。一天,在校園內的布告欄上見到校團委、學生會要舉辦大學生中國象棋比賽的公告。我的心不覺一動,停下了腳步,細細地看了比賽的規(guī)則及時間、地點?;氐剿奚幔姨稍阡伾?,心里盤算著一個念頭,要不要去參賽?</p><p class="ql-block"> 已經有好久沒下棋了。小學時,停課鬧革命,整天無所事事,大院里的小伙伴有空就聚在一起下棋,有時也會有大人參與進來。記得有一次,一位大學生模樣的站在一邊,嘴里夸獎道:“下得不錯,小家伙?!边吷系男』锇檎f,他是我們最厲害的。那人很熱心地說,那好啊,我收你做徒弟吧。就這樣,我去師傅宿舍學了幾次。他教了我如何布局,幾種殘局的解法,并第一次領教了盲棋的奧妙。以后,由于造反派活動繁忙,師傅身為頭頭,無法分心,就中斷了與我的交流。臨別時,他送了我一本楊官璘著的《中國象棋譜》。 </p><p class="ql-block"> 知青下放,我到了農村,那本棋譜是攜帶在身邊唯一的書籍。晚上休息時,一人獨居,那本書幫我消解了難捱的寂寞。我曾被隊里派去放鵝。每將鵝群驅趕到村外的水渠里,看到它們在清澈明凈的流水里嘻戲打鬧,我便席地而坐,在地面上攤開一副象棋。天高云淡,清風徐來,對照著那本棋譜,我平心靜氣地擺弄著棋子,頗有心得。來來往往的行人好生奇怪,稱沒有見過一人下棋的。偶爾有人駐足跟我下一盤,大都落敗而去。上調回城后,忙于上班,再也無暇下棋。</p><p class="ql-block"> 考入大學后,學習壓力大,惜時如金,也沒想過下棋此類事。學校的公告,讓我躍躍欲試,可又擔心影響學習,心里十分矛盾。上鋪的老徐知道了我的心事,挑動性地說:“人生能有幾回搏。勝負不重要,卻是一次迎難而上、臨危不懼的鍛煉機會?!蔽衣犃?,覺得有道理,便下了報名的決心。</p><p class="ql-block"> 比賽地點在政教系大樓,時間是晚上七點開始。第一輪,我遇到的對手是政教系的,叫張小平。小平年齡與我相仿,個頭不高,一副沉穩(wěn)不迫的面相,目光里閃現出機敏的神色。開局我用的是當頭炮,他采用的是屏風馬,一招一式,著法平穩(wěn)。進入中局,我一個大意,被吃掉一馬,頓時局勢落于下風。好在后來我憑借當頭炮,抽吃了對方一炮,挽回了局面。下到殘局,雙方大子拼殺干凈,我多了兩個兵,贏得了比賽。我長舒了一口氣,這盤棋下得驚心動魄,有好幾次,我都打算放棄比賽。要不是對手下出破綻被我抓住,恐怕勝利的天平不會向我傾斜。</p><p class="ql-block"> 一個晚上只下一盤棋,以后幾個晚上連續(xù)作戰(zhàn),我都順利過關。到了半決賽,我的對手很強大,已經連續(xù)兩屆蟬聯(lián)了冠軍。開始,我心生怯意,但走著走著,發(fā)現并不很吃力。對手完全是防御性走法,看似穩(wěn)健,卻被我?guī)追?,很快只有招架之力,敗下陣來。決賽的對手據說拿過地區(qū)冠軍,年紀要小我五六歲。開局我后手采用的是反手炮,基本依棋譜而行,而此類走法我最為熟悉,并有過研究。走了十來步,我一變陣,很快占據了優(yōu)勢,并將主動保持到最后,對手也不戀戰(zhàn),投子認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連續(xù)下了六個晚上,都是淘汰賽,我感到了精神疲憊,情緒始終處于亢奮狀態(tài),確實影響了學習效果。即便拿到了冠軍,獎品是仿象牙的小象棋,似乎也不是非常的興奮。宿舍同學起哄,要我請客,我答應明日早餐的肉包子我全包了。</p><p class="ql-block"> 時至今日,有同學見面還說,你拿到了冠軍,為我們(79級)爭了光,我們畢竟也有比77、78級強的方面。確實,大學時代的生活片段,歷練了我們的心智,或許這也是老三屆日后奮進的動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