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收藏是以瓷器為主,精品不多,所以根本沒有值得炫耀的。既然有的同學也喜歡古玩,提議讓我寫一篇,那我就滿足大家的愿望,還望大家海涵。</p> <p class="ql-block">其實,中國在世界上比較嬌傲產品除了絲綢,另一個就當屬瓷器了,甚至后者比前者還受歡迎。中國是瓷器的故鄉(xiāng),從東漢起中國就有了制瓷業(yè),繼隋唐后,到了宋代幾乎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宋徽宗的那句”雨過天晴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在中國的制瓷業(yè)掀起驚濤駭浪。一時間汝河兩岸幾百里景觀,無不爐火連天。汝河以北:張家巷、文廟、大峪鄉(xiāng)的東溝、坡池;南岸從嚴和店、桃木溝、清涼寺、段店方圓300多公里,上千家窯爐鼎盛一時。</p> <p class="ql-block">古瓷器中的貫耳瓶,起源較早,漢唐時期就已經有了。開始人們就拿它當做投擲用的標的壺,一來二去,再后來就擺在了書案上,成了文人雅客的桌上擺件。這就是貫耳瓶能登大雅之堂的開始。</p> <p class="ql-block">我這件東西,之所以自己比較珍惜:一是釉色華美生動,二是開片的紋路賞心悅目,另外瓶身上還有描金的”珠石假山,建福宮”的提款。</p><p class="ql-block"> 據我所知,這建福宮可大有來頭。北京故宮就有一個建福宮,那是皇家珍藏奇珍異寶,古董字畫得地方,在被焚毀之前。歷代皇帝的私藏數不盡數,沒人知道里面究竟藏了多少寶貝。因為它建造時間較短,咱們這件寶貝,我個人認為與它關系不大,但與四川灌縣青城山的建福宮恐怕是有些淵源。</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成都市灌縣西南68公里的丈人峰下建福宮兩院三殿,始建于724年,它是江堰青城山上的第一道觀。原名”丈人祠”傳說為五岳丈人寧封子修道處,宋時改稱”會慶建福宮”,在這里供奉著扶佐越王勾踐的范蠡、五岳丈人寧封真人、廣成天師杜真人、斗姆元君、太上老君等等神人,致使青城山名噪一時。</p> <p class="ql-block">我的這件貫耳瓶,端莊大器,溫潤又不失華貴,質樸卻又顯得高雅,金絲鐵線勾勒得古色古香,幾近完美。細細端詳,讓人浮想聯翩不能自拔??谘丶y理交錯,底胎自然老舊無不透露出老物凝練之功。</p> <p class="ql-block">收藏是有樂趣的也是再學習的過程,但是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阻力。資金問題、家庭及親友的觀點不一,還有更多的是常常打眼,能堅持到最后的少之又少。但是,幸福與痛苦同在,歡樂總是大于傷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