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河西走廊的茫茫大漠里,敦煌是十分幸運的,因為她擁有著好像無所不能的鳴沙山!我們剛剛朝拜過它崖壁上博大厚重的文化寶庫——莫高窟,又轉(zhuǎn)過山頭,在山的另一面欣賞受它庇護千年不涸的沙漠奇觀——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 不知是不是因為一望無際的沙漠映襯的緣故,大西北的天空好像比我們海邊的更藍更曠遠。我們一群人下了車,看到不遠處的另一群人,心頭立即就顯得卑微起來,在藍天下的莽莽狂沙的包圍下,大家自認為走遍天下的矜持立即蕩然無存,腦海里只留下了對大自然的深深敬畏,身上的汗腺也立馬啟動了功能,不知是天太熱還是驚嘆使然。</p> <p class="ql-block"> 不遠處一片沙漠綠洲就像海市蜃樓,漸漸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線里。一座高閣引領(lǐng)的一群建筑,就象一個周圍環(huán)繞著綠蔭的皖南山村,隱隱看到月牙狀的小湖,就如宏村村口的那一片月沼,乖巧地匍匐在綠樹腳下,在異常單調(diào)的視野里格外讓人顯得意外。顯然,那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自然,腳步也象沙漠里干渴的人們看到水源一樣,不用任何人催促。</p> <p class="ql-block"> 高大的沙丘擋住了傍晚的太陽,很快我們就感受到了它的福利。西北的氣候很特別,太陽下熱的讓人抓狂,走到陰涼下立馬就涼爽,腳步也輕快了起來。隨著越走越近,我們的心境也隨著情境沉靜了下來,眼前的一片靜水,如鏡面一般溫柔地反射著天光,就如夜晚的一輪明月。毫無例外,我們的心靈都被震撼了,耳邊不知是誰,嘴巴喃喃地打著哆嗦:“天啦,怎么這樣,怎么這樣……”</p> <p class="ql-block"> 泉湖不大,繞行一圈只需二十多分鐘。 泉水清澈見底,就如一面神奇的魔鏡,沙丘帶領(lǐng)著周圍的一干楊樹、垂柳、水生植物一起倒影其中,幻化出一張無與倫比的青綠山水。如果撇開它的背景,你一定是感覺身處夏日江南的一處情調(diào)小資的風(fēng)景勝地;如果不是親眼目睹,沒有人會相信,在河西走廊的沙漠深處,竟然藏著這么一處幽境。</p> <p class="ql-block"> 我們誰也沒有想到,狂躁的黃沙和柔順的泉水竟然能這么相互偎依,互相成就,而且沒有絲毫違和感?!八巧脑慈?。”在沙漠里,這句話更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既然沙漠里有這么一泓千年不涸的泉水,內(nèi)地常見的一叢叢碧綠的蘆葦能在此生根繁衍也就不足為怪了。</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湖邊流連,一群人已然漸漸地散開,圍著泉水不斷地變換角度拍照。導(dǎo)游卻急忙把我們召集到一起,趕時間帶我們?nèi)ト叺镍Q沙閣去觀摩《敦煌過往》的展覽。</p> <p class="ql-block"> 我們沒有隨著大家一起去行動,因為我覺得與剛看過莫高窟相比,鳴沙閣里面陳列的文物肯定格調(diào)不高。于是和導(dǎo)游約定好集合時間和地點,租了一輛沙灘摩托向旁邊的沙山上進發(fā),想一起攀爬到沙丘頂上,遠距離觀賞一下這號稱“沙漠第一泉”的魅影。</p> <p class="ql-block"> 越近山頂山形越陡,沙層也越疏松,沙漠摩托也上不去了,無奈下車徒步。剛開始還算輕松,沒幾步大家的腿都抬的困難起來。軟軟的細沙,也不硌腳,也不讓你磕碰,只是松松地裹著你的腳,款款地卸去你的力氣,就像兒時踩在魚塘下面的爛泥一樣,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你越發(fā)瘋,它越溫柔,溫柔的讓你沒有脾氣。大家只好腳底放松,放慢節(jié)奏,慢慢與它廝磨。好在回頭打量一下,已經(jīng)爬的很遠了,長長的腳印已經(jīng)成為一條條細細的曲線,兩端連著自己的腳和山坡上的摩托,帶著對自己的欽佩,互相鼓勵著:“路在腳下,山頂就在前頭,爬!”</p> <p class="ql-block"> 腳下突然平實起來,眼前開闊了,我們終于爬到了山頂。小腿肌肉一陣跳動,渾身有點軟綿綿的,很想坐下來喘口氣、喝口水。但是我的心底還是堅持自己要站起來,山高人為峰,我的眼睛現(xiàn)在就是這座山的最高處!夕陽下的綿綿沙山,光與影以最簡單的線條對明與暗進行分割,明亮的金黃和舒緩的赭色各自統(tǒng)治著自己的領(lǐng)地,沙漠也象極了波濤起伏的大海,只不過波浪是金黃色的。眼前的一切都被日夜吹拂的風(fēng)鋪排的明明凈凈,大大方方,色彩單純到了極致,圣潔的無與倫比!</p> <p class="ql-block"> 放眼鳥瞰,一灣清泉,橫臥山底,無法用文字來描繪這樣的奇觀,哪怕動用一個修飾語,都會是對它的褻瀆。和沙坡頭大漠里巨帶一樣的黃河不同,它就像莫高窟里的佛像一般,孤寂地守護著自己的空間,顯得十分寧靜,靜的過分,甚至有點可怕!在莽莽的大漠里,這樣的一灣月牙,好像沒收了傍晚的陽光,被翠綠的楊樹圍合著,象是高明的繡娘,在不毛之地的黃布上繡上一片生命的堅強……</p> <p class="ql-block"> 無論如何,我心里都執(zhí)拗地覺得,大自然錯置了它!這個地方,該來一道黃濁的激流,就像沙坡頭的黃河,它太過清澈和靜謐了;或者,來一個浩瀚的大湖,就像中衛(wèi)的沙湖,它太過纖瘦和婉約了。按它的品貌,該落在新安江畔,徽州的山間,或是西子湖的虎跑到九溪的煙樹下。我忽然擔(dān)憂起來,漫天的黃沙,不會把它填滿?夜半的颶風(fēng),不能把它吸干?粗俗的匪幫馬隊,不會瞬間把它踏為平地?</p> <p class="ql-block"> 答案是否定的!看似冷漠的高高沙山結(jié)合地貌,在風(fēng)沙肆虐的時候形成一股向上的氣流,在山腳下,風(fēng)沙是向上走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生命都能理直氣壯看似不合理地存在。沙山、清泉、蘆葦,包括人,都是生命,而生命要想達到一定的高度,就免不了坎坷,避不了跋涉,就像我們一樣,只有在攀登到達頂峰的時刻,才能體悟到追求的本真。</p> <p class="ql-block"> 想到這些,為什么一千六百多年來,歷代高僧、信眾和藝術(shù)家都要偏偏選中這大漠沙山來傾注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這個一直困惑著我的疑問好像已經(jīng)有了答案……</p> <p class="ql-block"> 山,還叫鳴沙山,泉叫月牙泉,毫無疑問,眼前這大漠清泉,已是我今生目前看到最神奇的壯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