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約,是人過中年。</p><p class="ql-block">很多人,會在很小的時候,就問過父母:“我是從哪兒來的?”,那個年代的父母,回答都不是很靠譜。</p><p class="ql-block">王木木很小的時候,也這樣問過自己的父母。當年,得到的回答是:“家背后那條河,有一天漲大水,河面上漂來一個木盆,里面?zhèn)鱽砹诵⊥迌旱目蘼?...”</p><p class="ql-block">這個神奇的解釋,大約是跟現(xiàn)在說“充話費送的”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想來:小時候的提問,在大人當時看來,只是孩子的好奇;但也許,那就是我們隱藏在體內(nèi)尋根問祖的初心;只不過,在年幼的時候說出,被大人誤解而已;待我們成年,再提同樣的問題,換了種說法,這時的‘問’,就是真正有意識的‘尋根’,家族里的長輩,也換了調(diào)侃的語氣,開始嚴肅作答。</p><p class="ql-block">當一個人,開始追尋自己的姓氏起源,開始嘗試從族譜里面,查找這個姓氏的來龍去脈,就是‘尋根’意識的開啟。</p><p class="ql-block">沒有人說得清楚,這種‘尋根’的想法是怎么冒出來的,反正到了一定的年紀時,它就自然而然地出現(xiàn)。</p> <p class="ql-block">眾所周知,現(xiàn)在生活在四川的朋友,祖上多數(shù)都是因為“湖廣填川”,移居過來的。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一樣?反正,在四川人的家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本族譜。</p><p class="ql-block">族譜,是一本記錄某個家族從遠古到現(xiàn)在所有家族成員的圖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p><p class="ql-block">一個家族的族譜,記錄一個姓氏的由來以及發(fā)展。</p><p class="ql-block">族譜,最初目的是:整理家族的歷史,記錄家族重要的文化傳承和成員、家族事物的演變。</p> <p class="ql-block">最初,貴族家族將自己的家族歷史及家族成員的姓名、年齡、職業(yè)等信息記錄在竹簡、木板上留作家傳,直至晉代,才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的族譜形式。到了明清時期,族譜的制作成為一項重要的事業(yè),被廣泛應用于家族的宗祠管理、傳家寶藏、人才選拔等方面。</p><p class="ql-block">在族譜敘述的過程中,往往還包含著家族的行為準則(族規(guī))和活動習慣。</p><p class="ql-block">在編輯族譜的過程中,注重再現(xiàn)家族歷史和家族特色,記錄每個人的成長歷程和重要的生命節(jié)點,讓后人看到一個更完整的家族形象。</p> <p class="ql-block">對于一個家族來說,族譜,具有多重意義。</p><p class="ql-block">一個姓氏的族人,在某個地方的繁衍生息:這個姓氏的族人,在何年何月因為什么原因,來到某個地方生活,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族人娶妻生子,從業(yè)經(jīng)歷;大到族人取得的榮譽、成就等等,都有詳盡記錄。</p><p class="ql-block">年輕的時候,每個人都因為要追尋自己的生活、工作,迫不及待地擁抱世界,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性去想這些。</p><p class="ql-block">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開始思考自己的家族身世,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和認識自己的家族。</p><p class="ql-block">族譜,是一個讓家族成員了解家族歷史、家族文化和家族傳統(tǒng)的重要方式;也是一個家族后世子孫繼承家族衣缽,延續(xù)家族傳統(tǒng)的標志性實物。</p> <p class="ql-block">當一個人,經(jīng)歷了生活里面的起起伏伏,有一定的人生閱歷之后,浮躁的心,開始歸于安穩(wěn),漸漸就會生出尋根之心。</p><p class="ql-block">所謂尋根,大部分是都是從“我從哪里來?”的疑問開始。然后擴展到,我們祖上從哪里來,曾經(jīng)從事過什么,有過什么令人驕傲的成就?這些疑問,都可以從族譜上得到答案。</p><p class="ql-block">一個家族的族譜,一般由家中長輩保管,到了某個時候,會交由自己的下一代保管,每一代人都會繼承和更新。</p><p class="ql-block">到現(xiàn)在,族譜的編輯也與時俱進,有很多人都采用電子版編輯保存。但王木木依然覺得,紙質(zhì)的老版族譜,才有著莫名的莊嚴感。</p><p class="ql-block">你,看過你家的族譜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