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我不懈的努力,終于將“我與《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的愛戀-2022年”的美篇搞出來了,首先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的這個“美篇”要分上下集了,猜猜是什么原因?好了,也不賣關子了,就是說我在2022年一年里,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的作品超過100幅了,而美篇一期只能放100張圖片,而我有105張作品入選,所以只能用兩期和大家分享了,是不是可喜可賀呢?</p><p class="ql-block"> 這個美篇分上下兩集,上半年共有作品50張,作為一集,,下半年更給力,共有作品55張,作為另一集。</p><p class="ql-block"> 做這個美篇不僅是對喜歡我的親們的一種回報,也是對自己負責,適時的,合適的小結可以知道自己長處與不足,及時調整方向,只要方向對了,走得慢一點沒有問題,總有機會走到勝利的彼岸的。</p> <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2日</p><p class="ql-block">新年好禮物,新年好開始。</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獵秋》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01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番禺大夫山公園。</p><p class="ql-block"> 前幾天我第一次去大夫山看紅水衫的時候,我還告訴大家哪里的水杉還沒有全紅,有一位經(jīng)常去大夫山的影友提醒說,是我沒有去對地方,要去地方的水杉不但紅了,而且還有些過,要去抓緊去,不然葉子就要掉光了,聽到這個提醒,我就趕忙又去了一趟,還真是我沒有去對地方呢(害羞)。</p><p class="ql-block"> 我到了那片“落羽杉”的時候,約上午十時,雖然說不上“人聲鼎沸”,但已經(jīng)有各式人等在打卡了,風景確實不錯,落羽杉呈一條弧線排開,前面有水塘,再前面還有一片波斯菊,有景深,有層次,有顏色,就是早上的時間光線不對,是逆光,落羽杉的顏色出不開,我準備等下午時間再來一下,所以拍了點碎片就到南門去了,當時是中午十二點。</p><p class="ql-block"> 等我從南門回來已經(jīng)是下午二點多了,果然光影不錯,如果前面水杉哪里有個“毛豆”多好,哈哈哈,心靈感應嗎?不知是那個攝影協(xié)會搞外拍,正好有一個攝影人愿意充當模特,我當然不能放過,蹭拍要緊呢,我用手機相機都拍了點,也算是對自己有個交代吧,執(zhí)到野啦。然后就是把這張“新鮮滾熱辣”的片子交給編輯,這次對嘴,就能和大家見面了。</p><p class="ql-block"> 攝影講究天時地利,如果光影不對,先找出原因,然后等光影對路的時候再拍,很多時候不是去了就能拍到好東西的,要學會等待,等等是必須的。到此一游也許會有偶得,但那是碰巧的,成功率相對低,這個時候就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p> <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6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羊城何處不飛花》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03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番禺大夫山公園北門。</p><p class="ql-block"> 本來我是奔著那些火紅的“落羽杉”而去的,可剛到大夫山北門門口,就看到哪里有一棵“異木棉”在側逆光照耀下,透亮的粉紅色非常奪目,這是當然不能放過的,還是老套路,圍著這棵異木棉轉了一圈又一圈,才痛下殺手,順光的,逆光的,大場面的,中景的,近景的,就差沒有拍微距了,如果夠的著,我還真會拍幾張微距玩玩的,這是我的習慣,前后左右上五個面都拍了,直到“黔驢技窮”才作罷!</p><p class="ql-block"> 我們生活的城市叫羊城,它還有另一個美麗的名字叫“花城”,當祖國的北方已經(jīng)漫天風雪的時候,我們南國還是繁花似錦,特別是這種“異木棉”開得是“毫不含糊”,大片大片的,這是好看極了,只把那些北方的朋友恨得“牙癢癢的”,羨慕嫉妒恨?。?lt;/p><p class="ql-block"> 我圍著這棵“異木棉”玩了有半個小時吧,才心滿意足又依依不舍地離開,回來看片還是覺得少了一點動感,所以又在倉庫撿了幾只鴿子,圓滿收官。攝影就是好玩,有時間都出去走走,說不定又有收獲呢。</p> <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8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晨泳》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05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海珠區(qū)周周樂廣場對開珠江邊。</p><p class="ql-block"> 這是2021年12月拍的,本來是去拍日出的,可惜沒有拍到,見到有人晨泳就拍了他,今天眼睛有點不舒服,就湊合寫到這里。一起來,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10日</p><p class="ql-block">生活還在繼續(xù),攝影必須繼續(xù)。</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凌波仙子送福來》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22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p><p class="ql-block">今天初十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年已經(jīng)過了大半,沒有關系,過年過年年年過,有一樣是絕對真理,就是年齡又大了一歲了,要珍惜??!</p><p class="ql-block"> 這張片子是一張靜物擺拍,水仙花是每年必買,也是必拍的內容,福字牌是一個朋友哪里討回來的廢品,因為這個福字牌不大不小正合適,所以就留著備用。那個窗花也是一個道具,有心人也許還記得,我在去年中秋拍月餅的時候已經(jīng)用過,這種窗花拍傳統(tǒng)題材的片子還是挺合適的,以后還會用(笑)。</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能想到的最有意思的構圖了,但總的感覺還是不夠驚艷,等什么時候再有頭腦風暴的時候繼續(xù)拍拍拍。</p><p class="ql-block"> 這段時間身體抱恙,眼睛不太舒服,所以也不敢放肆地玩手機,感謝各位親的關心。攝影已經(jīng)是我生命長河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會努力的,哪怕永遠是只“菜鳥”也在所不惜。</p> <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17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心大心細》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27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沙園市場。</p><p class="ql-block"> 過年前到處都是賣年貨的,賣春聯(lián)的,要尋找“年味”到這些地方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在這些地方拍片,好像也沒有什么技術含量,挑一些表情神情專注的就可以了,關鍵是“多拍”,在矮個子里面挑高佬,如果有“恰恰遇著剛剛”的,你就發(fā)達啦!</p> <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10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百花向陽開》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30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佛山亞洲藝術公園。拍攝經(jīng)過和構思昨天已經(jīng)說過了,這里不作展開,有興趣的可以翻看我的朋友圈,謝謝。</p><p class="ql-block"> 拍花誰不會,是吧?但要拍出別具一格的片子,還是要頭腦風暴一下的,但這個頭腦風暴不是說來就來的啊,怎么辦?那就要在平時多看別人成功的作品,多想想他們?yōu)槭裁匆@樣拍,這種方法能不能用在別的題材,就是“張冠李戴”行不行?想好了還是“紙上談兵”啊,重要的是要到外面去走走,遇到可以“嘗試”的,千萬不要偷懶,比如我現(xiàn)在拍的是“非洲菊”,那拍“虞美人”行不行(這個明白告訴大家是可以的?因為我試過,而且是成功的),那拍“郁金香”又行不行?舉一反三,帶著問題去實踐,如果不行原因是什么?找出問題的“關鍵點”,只有這樣你才能比別人“多幾把刷子”,成功的幾率自然就大很多,各位親,攝影是一門需要“實操的技術”,只有不斷嘗試,不斷練習,才能提高成功率,呵呵。</p> <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24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地鐵衛(wèi)士》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032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市地鐵八號線鳳凰新村站,拍攝經(jīng)過昨天已經(jīng)說過了,有興趣的可以翻看我的朋友圈,這里不再展開。</p><p class="ql-block"> 攝影是一門講求動手的技術,你平常看多了作品,要模仿的話就要動手了,有很多技法都是看上去簡單,但操作起來都是很難做好的,就比如畫面的“橫平豎直”就有很多人做不好,拍了N多年片子了,回看很多片子都是歪歪的,真是令人難為情,其實不論手機也好,相機也好,都有參考線的,你只要把參考線調出來就行,當然是在拍照的時候要注意,橫平豎直對好了才按下快門,很多時候是不差那么一點點時間的,要克服“隨手拍”的壞習慣,這樣后期就少了很多麻煩。我這里說的是最簡單的例子,其他的還有很多,關鍵是我們對待攝影的態(tài)度,從大處著眼,細微處著手,把好的做法變成習慣,那樣你離出作品的時刻就很近很近了,讓我們共同努力吧!</p> <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25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吹泡泡》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33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番禺大夫山。</p><p class="ql-block"> 本來我是奔著番禺大夫山的紅色水杉去的,在拍攝的過程中見到有個小孩在玩“吹泡泡”,我覺得他挺Q的,所以就追著他拍了很多張,其實當時他的母親也在拍他的,所以我就把拍完的片子給他媽媽看,她挺喜歡的,所以就互加了微信,把她喜歡的片子都發(fā)回給她,我適時地給她灌輸了“拍小孩”的時候,應該如何這般拍才會好看云云,大家都很高興,交談甚歡。在這里我又想起了一個關于“肖像權”的老問題,都說免得以后有麻煩,還是先和被拍者溝通,在征得同意后再拍,而我通常是拍了再算,我的感覺是,通常被拍者都不是特別抗拒的,如果特別不喜歡的不拍也罷,拍完后給他們看看,我的感覺是“他們還是喜歡被拍的”,只要不是刻意丑化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如果都要征得被拍者同意,那黃花菜都涼了,呵呵。</p> <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26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獵秋》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34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園,這是在大夫山拍的第三張入選心儀公眾號的作品,圓滿完成自己的小目標。</p><p class="ql-block"> 這張片子跟昨天那張《吹泡泡》的小孩那張是差不多時間拍的,我看到這位“靚姨”全副武裝的樣子,像個攝影發(fā)燒友,我就注意觀察她,在她全神貫注拍片的時候,將她的“光輝形象”記錄下來,這個就沒有跟她“打招呼”了,拍完就算,算作記錄吧,這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我是當了一回“黃雀”了,呵呵。</p><p class="ql-block"> 像這種“拍與被拍”的題材隨處可見,你只要留心觀察,把她的“典型瞬間”抓拍下來就行,挺好玩的。</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2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小豆丁進了大觀園》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36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文化公園水產(chǎn)館。</p><p class="ql-block"> 大凡在廣州長大的孩童,沒有幾個人沒有去過文化公園的,也沒有幾個人沒有進過“水產(chǎn)館”的,里面的大鯊魚和翻車魚的形象,真的是占據(jù)了我整個童年,甚至是成年的時間,印象太深刻了。</p><p class="ql-block"> 那天是去文化公園拍秋菊展的,不知什么緣故,突然間有一種去“水產(chǎn)館”的沖動,去就去,看看里面有多大的變化,里面的展品差不多,只是展出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加入了很多現(xiàn)代科技元素,使人耳目一新,鯊魚還在,翻車魚也還在,真的是有一種既熟識又陌生的感覺。既然來都來了,總要拍點什么吧。一陣清脆的小孩笑聲吸引了我,原來有一個小孩正在跟爺爺(估計是)追逐玩耍,笑聲不絕于耳,我看看地形,一堵高高的弧形的展品墻,不正是很好的“引導線”嗎?如果小孩在這堵墻前出現(xiàn),那強烈的大小對比,不就是現(xiàn)成的,也許是我的想法感動了神靈,那個小孩果然就出現(xiàn)在墻前,并且是像模像樣地看照片呢,鎮(zhèn)定,鎮(zhèn)定,趕緊構圖,對焦,啪啪啪拍了幾張,小孩就離開了,而且并沒有再出現(xiàn)在展墻前面,哈哈哈,我的運氣真是不錯,又執(zhí)到野啦!感謝耶穌,感謝佛祖,感謝CCTV,說笑的,對了,還要感謝自己(笑)。</p><p class="ql-block"> 像這種可遇不可求的場景,遇上了,真的不能讓它丟了,不然就虧大了。</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5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光與影》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39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中山圖書館。</p><p class="ql-block"> 這張片子涉及到很多攝影人的老問題-肖像權,所以要說道說道。那天我是去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還書”的,在前一陣子,借了幾本有關拍攝靜物的書籍,已經(jīng)續(xù)了一次期限了,該還了。</p><p class="ql-block"> 事情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我進入圖書館大廳之后,看到過道上有很美的光影,在這個時候肯定是“有殺錯,無放過”了,我選好位置后還是老辦法-守株待兔,等有人走到合適的位置就按下快門,拍了有幾個人的吧,突然保安過來問我在干什么?我說我在拍片啊,保安說有人投訴說你在“偷拍”他們,哦,這個問題,那我不拍了總行了吧。我確實是在“偷拍”的,因為沒有經(jīng)過人家的同意,人家可是有權利不讓你拍的,這個我當然知道,我還是那句老話,只要不是刻意丑化他們,絕對不讓拍的還是極少數(shù),只要他們不愿意,或者用手遮住臉等等,我自然想拍都拍不成了,呵呵??纯闯善?,這么好的光影讓它漏掉,那多可惜啊。</p><p class="ql-block"> 人文攝影不可避免會遇到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不讓拍的權利,絕對正確,我爭取做更好的偽裝,盡量不讓他們發(fā)現(xiàn),減少一點不必要的麻煩,拍是肯定的,</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17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古鎮(zhèn)倩影》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46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江門新會。</p><p class="ql-block"> 這也是一張老片了,這段時間沒有怎么出去,就找找倉庫的庫存吧。</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要感謝雙睦師兄的導演,同時也要感謝模特,其實她也不是專職模特,也是攝友來的,臨時當一回模特吧。剛好服裝也合適,正好。像這種場景擺拍是目前流行的,沒有辦法,如果等當?shù)厝寺愤^,那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所以,擺拍是必須的,我們只要做到“擺中有抓”就可以了,也算是攝影實踐,皆大歡喜。這也算是中國式攝影吧。</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19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古鎮(zhèn)來了陌生人》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47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新會江門。</p><p class="ql-block"> 這張片子跟前一天的片子是同一個地方拍到的,都說,小孩的眼睛能看到另一個世界,也許是真的,你看片子雖然不能直接看到她們的大眼睛,但從神態(tài)動作,我們分明讀到了“疑惑”,她們對待陌生人是好奇的,是警惕的,這也應該屬于“街拍”吧?正因為“街拍”是我的短板,所以,就更應該加強學習和練習,也許這張片子是達到街拍的標準了,竊以為,這樣拍出來的片子,比擺拍的帶來的味道要好很多,很多,以后還要繼續(xù)下去,謝謝。</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20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走進春天》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49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江門新會。</p><p class="ql-block"> 用大片的油菜花來表現(xiàn)春天非常貼切,但光是油菜花,如果不是用飛機拍的話,那就要想方設法再給它配點什么東西才行,最簡單直接的就是配點人物了,但人物也有很多形式的?。课沂且娍p插針,給油菜花配了兩個“騎車人”,而且服飾非常鮮艷搶眼,不能說是絕配,但也非常和諧,哈哈哈。去拍油菜花,記得拍點跟花有關聯(lián)的人物啊。</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26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為春天干一杯》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54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佛山三水,創(chuàng)作經(jīng)過昨天已經(jīng)說過,這里不再展開,有興趣的影友可以翻看我的朋友圈,謝謝。</p><p class="ql-block"> 我自己也有定了個小目標,當然不可能是“一個億”那種,我的小目標就是“每到一個新地方,所拍的片子爭取有一張入選心儀的公眾號”,一日一圖當然是屬于心儀的那種,現(xiàn)在目標已經(jīng)如愿達到,再來就是超額完成任務了,希望愿望成真,呵呵。</p><p class="ql-block"> 在很多情況下,都會遇到“蹭拍”這個問題,是“直接了當”地拍,還是“裝模做樣”地偷拍,再還是征得被拍者同意再拍,每個人采取的方式都不同,我的方法簡單粗暴,就是看好位置,上去直接就拍,在她發(fā)現(xiàn)你之前已經(jīng)拍好走人(偷笑),說實話,很多人是不會干涉你的,她們就大大方方地隨你拍,有時候還特意“加送”你幾個夸張的動作呢。人還是很友好的,到最后都是“相安無事”,皆大歡喜,拍就是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31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哥倆好》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57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佛山“梁園”。這是去年的作品了。</p><p class="ql-block"> 佛山梁園是屬于嶺南風格的園林,類似于“余蔭山房”的園林建筑風格,不過面積要大得多,如果你要仔細欣賞,我估摸著也要一整天才行。我那天去的時候天氣很好,我的拍攝熱情也十分高漲,也確實拍到一些好的光影作品,這張是其中一張。我是先看好了這個位置,“守株待兔”等著合適的人出現(xiàn),這兩位大哥是我的“獵物”之一,光影,神態(tài)都不錯,最主要的是和編輯對上“嘴型”,就能和大家見面了,感謝佛祖,感謝耶穌,感謝CCTV,哈哈哈,講笑的,對了,還要感謝勤勞的自己呢(笑)。這些算不上什么大作,只是保持手感的練習,不過是態(tài)度比較認真的練習罷了。</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1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夕陽伴我把家還》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58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人民橋附近。</p><p class="ql-block"> 我記得在以前我發(fā)過一張差不多形式的片子,那張是黑白,單個人的,也入選了很多公眾號,證明這樣題材的片子還是很討好的,以后遇到了相似的場景,多拍幾張總沒有錯的。長長的影子可真是殺手锏啊(笑)!</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9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跟影子玩游戲》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64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韶關,拍攝經(jīng)過昨天已經(jīng)說過,在這里不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的朋友圈,謝謝。同時感謝出演模特“餅餅和偉哥”,感謝他們的出色表演。</p><p class="ql-block"> 從我們學攝影的那天起,老師就反復強調“攝影是用光的藝術”,只要善于使用光與影,那么出作品的幾率就會大大提高,事實也確實是這樣,縱觀我的攝影投稿,大凡這種“光與影”的投稿,成功率不敢說100%,但也接近了,用粵語的一句俗語“實食無呲牙”來形容,真是太貼切了,以后遇到相似的場景,還是要“復制和粘貼”的(笑)。</p><p class="ql-block"> 無意中翻看一本雜志,里面說到要提高攝影水平,參加攝影比賽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是騾子是馬,拿出來溜溜”,平常我們都是“孤芳自賞”,有合適的機會真的要去試試,大不了做“群眾演員”嘛,人必須要有中國夢,萬一實現(xiàn)了呢!跟其他攝影發(fā)燒友同臺競技,沒有什么不好的,各位親,都拿出你們的“庫存”,不要讓你的“大作”躺在手機或電腦里睡大覺,誰都是從“菜鳥”過來的,不要“扮矜持”了,也不“忸怩作態(tài)”,給自己一個機會,因為你“不是一般人”呢(大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10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臘味飄香》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65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韶關屬下的一個臘味加工廠。 去旅游就去旅游了,怎么會跑到臘味加工廠去呢?“奶奶,你聽我說”這句臺詞很熟識吧?,我們那一次是去韶關下面的地方旅游的,不知誰說了一句,我們都來到粵北了,怎么不買點臘味回去做臘味煲仔飯呢?那個香啊,聽到都要流口水,剛好同去的一位朋友對本地比較熟,自告奮勇地做了向導,說買臘味我?guī)銈內ヒ粋€大大的工廠,讓你們買個夠。所以我們就去了一個臘味食品加工廠,照片上的場景就是人家露天曬臘味的架子,我觀察了很久,覺得這樣的線條可以拍點東西,然后就邀請了“小魚”做模特,剛好她又穿了件紅色的衣服,一切都好像是早就預備好的,開工,這一張是角度比較刁鉆的,引導性線條自然而然的把讀者的目光引向紅衣服的美眉,冷暖對比,大小對比都有了,攝影的語言還是挺充分的,主要的還是對了編輯的嘴,所以就能和大家見面啦!謝謝小魚模特,謝謝所有喜歡這張作品的朋友,總之就是謝謝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13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老街光影》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66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海珠區(qū)馬涌直街。這張作品果然和編輯對上嘴,所以能夠和大家見面啦!謝謝。拍攝經(jīng)過昨天已經(jīng)說過,這里不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的朋友圈,謝謝。</p><p class="ql-block"> 對了,這張作品在昨天的《愛攝》平臺中也是五張“置頂作品”之一,感謝“愛攝”的厚愛。</p><p class="ql-block"> 說回這條馬涌直街,我在這里生活了快三十年了,但不同的時間經(jīng)過,還是有不一樣的感覺,這里是拍片的福地,也成就了我不少相對好的習作,感謝佛祖,感謝耶穌,感謝CCTV,說笑的。生活中當然希望有詩與遠方,但那不是變態(tài),你要做的是將生活中的地方方圓一百米,五百米,甚至一公里內的好玩的人和物品拍好,那就已經(jīng)是阿彌陀佛了,各位親,有同感嗎?</p><p class="ql-block"> 街拍真的是很好玩的,你幾乎拍不出兩張相同的片子,還有你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就算你是用“守株待兔”,也不知道走過來的人是誰?是男是女等等,街拍的不可預見性正是它的魔力所在,使很多人“趨之若鶩”,“不能自拔”,“鞠躬盡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p><p class="ql-block"> 當你拍到一張滿意作品的時候,那種滿足感別提有多高興了,各位親,拿起你手中“最就手”的那一臺手機或相機,投入到街拍的洪流中去吧,就算不能自拔那也是值得的。</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14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蝶戀花》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67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佛山+廣州后期。</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張用蘋果手機的“重曝手機”APP拍攝的片子,“花瓶”的框架是早就準備好的,放在手機里面?zhèn)溆?,當發(fā)現(xiàn)有合適的題材的時候就拿出來試試,如果合適的就會產(chǎn)生“習作或作品”,不行的就繼續(xù)搜尋,到發(fā)現(xiàn)合適的對象再嘗試,雖然有點繁瑣,但能夠變成作品還是很高興的。還有,找的題材要跟這個花瓶的外形產(chǎn)生關聯(lián),花瓶當然就是放花了,至于那只蝴蝶,那就請萬能的指畫幫忙,找到合適的蝴蝶,放到合適的位置,“蝶戀花”就誕生了,是不是很好玩呢?其實無他,多了這個APP就多了一種創(chuàng)作途徑,多了一種發(fā)現(xiàn)美的方式,只要利用得當,還是能夠突圍而出的。一起來,更精彩。各位親也可以試試的,不過目前它只限于“蘋果手機”,而且是收費軟件哦。</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15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放飛自我》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68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江門市。</p><p class="ql-block"> 春天很多地方都有油菜花,廣東江門這里也有,面積不算太大,有好幾個足球場那么大吧。片子也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就是人家在拍片的時候,我剛好路過,蹭拍了幾張,動態(tài)蠻好的,就這些。所以,每到一個地方要最快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要一眼關七,左顧右盼,才能發(fā)現(xiàn)很多有趣的場面,還有就是用最快的時間把她拍下來,然后走人,就是他們反對你拍都來不及了(笑)。</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22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雨夜歸人》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73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市海珠區(qū)馬涌直街。創(chuàng)作經(jīng)過昨天已經(jīng)說過,這里不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的朋友圈,謝謝。</p><p class="ql-block"> 攝影人又被稱為“發(fā)燒友”,為什么?因為你沒有足夠的熱愛,是不可能發(fā)燒的,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攝影發(fā)燒友就是一個“病人”,這樣對攝影人的所作所為就好理解了,因為一個病人是可以做出常人不會做的事情的,就說我拍這個《雨夜歸人》吧,在別人眼里,我跟一個傻子是沒有太大分別的,不是傻子,怎么會在雨夜的街頭蹲在一個角落里拍片呢?不是傻子,又怎么會一蹲就是半個多小時呢?回想一下這還真是傻子才會做的事情,你說是在拍片,你說是在創(chuàng)作,又沒有誰給你出工錢,誰信呢?如果你是一個攝影發(fā)燒友,對這發(fā)生的一切是能理解了,誰叫咱們是“病友”呢!好了,一番“自虐”之后終于明白一個道理,誰叫你喜歡攝影呢?不是有句廣告語“喜歡你,沒道理”嗎?</p><p class="ql-block"> 街頭有無窮無盡的題材,雨夜的街頭更是如此,讓我們這些“病友”,都來享受被“另眼相看”帶來的樂趣吧!</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27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糾纏的那一抹綠》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76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家里。</p><p class="ql-block"> 這棵“文竹”養(yǎng)了有好些時間了,慢慢發(fā)現(xiàn)原來文竹也是會攀藤的,我太太精心地把文竹的藤通過創(chuàng)意整理好,呵呵,又為我拍片多了一個題材,可到我準備拍的時候太太公公旅游去了,這件事情就暫時擱置,我現(xiàn)在是個大閑人,天天就等著有合適的光影,到了前兩天終于等到了,我通過仔細觀察,覺得文竹在逆光下的光影還是很漂亮的,到底背景選擇用“暗的”還是“亮的”呢?一時半會還抓不定主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至理名言,那就都拍一下,片子出來之后,覺得都是可以的,暗背景可以更好地襯托出亮麗的文竹,亮背景風格完全不同,可以走“清新”的路線,這次拍攝實踐圓滿完成,既收獲的知識,又搞清了道理,收獲滿滿的,呵呵。</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哪位攝影大師說的,拍攝到最后拼的是想法,是拼“鏡頭后面那個頭”真是千真萬確,光有想法還不行,還要去實踐,不能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各位親,拿起你們的最合適的拍攝工具,一起享受攝影帶給我們的樂趣吧!</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29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歡天喜地跳起來》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78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江門。</p><p class="ql-block"> 該片也是一張倉底貨,這段時間拍的新片子不多,所以時不時地去倉庫尋尋覓覓,哈哈哈,有時候還真是“寶物沉歸底”呢,還真挖掘了不少好東西,其實有目的地回看自己走過的路,不但可以找到一些合適的片子,而且更重要的是總結一下,我當時為什么這樣拍?如果是現(xiàn)在再遇到同樣的場景,是否會用同樣的方法呢?我認為,通過不斷地肯定與否定,還真是有點收獲的。</p><p class="ql-block"> 說回這張作品,我想優(yōu)勝的地方在于它的動態(tài)吧,雖然是擺拍的,但兩個小朋友的表演還是非常自然的,我有剛好抓到了“決定性瞬間”,做到擺中有抓,使整張作品更加出彩,大概是這樣吧。各位親,如果有從作品中看出更多的內涵,請告訴我,非常感謝。</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30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沉思》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79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佛山梁園。如果有關注我的朋友應該記得,這張作品曾經(jīng)入選過《攝手》,須知《攝手》也是一個比較較真的平臺,要有作品入選也是不容易的,現(xiàn)在又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證明這張作品確實有可取之處,謝謝。</p><p class="ql-block"> 攝影講求光與影,特別是像這張片子,有幾何圖形的光影(也稱為局部光影)更是討好,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尋找這種光影,然后再用我慣常的攝影大法(守株待兔法),等待合適的人在合適的位置,拍下來很有可能會成為作品,作為街頭攝影也是不錯的,記得啦!</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3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做好防護戴口罩》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81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海珠區(qū)馬涌直街。</p><p class="ql-block"> 這張片子跟前幾天發(fā)的《老街光影》是同一時間拍的,只是主體人物的走向剛好相反,這個大爺能夠看到正面,馬馬虎虎吧。像這種有幾何形狀的局部光影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遇上了就多拍幾張,興許就會出那么一張半張作品,所以有事沒事都多出去走走,才會發(fā)現(xiàn)大街上到處都有可以拍攝的素材,但你必須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我不敢說是“攝影眼”,如果真有那么一雙“攝影眼”,那么就像練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脈”,將來的成就無可限量,那才叫美呢!</p><p class="ql-block"> 街拍是一種范圍很廣的門類,可以說是包羅萬有,其中這個街頭光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拍好了,很多事情就解決了。另外,街拍的不可預見性是它吸引萬千拍友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總之就是好玩,大家都來加入吧。</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5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荷塘精靈》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82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番禺大夫山。</p><p class="ql-block"> 今天就跟大家探討一下“攝影后期”的事情,攝影究竟要不要后期?這個問題一直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直是大家爭論而又沒有結果的,說要的話我覺得省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黃大師的話比較有代表性,他說,攝影后期就像人在出門之前,一定要收拾收拾,特別是美女更是如此,光鮮亮麗既是“女為悅己者容”,更是對別人的尊重,云云。反對用后期的通常都用“原圖直出”來標榜,說“后期就是作假”,呵呵。其實我倒是覺得,攝影后期只要掌握好度的問題,要“適得其所”是會錦上添花的,就看現(xiàn)在這兩張片子吧,右邊是原圖,水面比較陰暗,沒有爽朗的感覺,做了一下后期,蜻蜓還是蜻蜓,枯荷還是枯荷,但水面變得明快多了,大家有同感嗎?</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6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花的海洋》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83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江門新會。</p><p class="ql-block"> 這還是一張舊作了,沒有辦法這段時間新作不多,只好翻翻倉庫,看看有什么“漏網(wǎng)之魚”,還真找到了一點點,這張就是。拍花的海洋,也是有點點講究的,我想這張作品就是強調了“多與少”的關系,才能入了編輯的法眼,如果沒有上面那一枝花,就沒有什么看頭了。我們要學會“舉一反三”,帶著設計好的理念去尋找你要的“主體”,同時搞好主體與陪體的關系,佛學有句語偈“少即是多”,所以上面那一枝花才是主體,后面的花雖然多也只能是陪體,這樣才有對比,云云。</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2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帶娃拍照兩不誤》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87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大沙頭客運碼頭。</p><p class="ql-block"> 這是去年底拍的片子了,去年的異木棉花長勢非常好,而大沙頭客運碼頭這里的異木棉數(shù)量眾多,而且還有兩種顏色的,所以,來這里拍異木棉是個正確的選擇。拍花當然是首要任務,但在拍花的過程中,也是可以拍點跟這個花有關聯(lián)的,比如拍花的人,如果是一般的人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所以,我就找一些與眾不同的,比如畫面中的這位母親,帶著娃娃出來溜達溜達,但這個異木棉花確實太漂亮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可能這位母親還是一位攝影發(fā)燒友,在安置好了小孩之后,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機,找準角度拍花去了,誰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我就是這只“黃雀”,把她專注拍花的神態(tài)定格下來,還真不錯,然后做一下微調,交給編輯,哈哈哈,這回對上嘴了,所以就能和大家見面啦,謝謝,</p><p class="ql-block"> 我們去拍片當然是帶著首要任務去的,比如拍異木棉,拍荷花什么的,但這也不妨礙我們搞搞“副業(yè)”,拍點小花絮什么的,也是練習練習街拍嘛!</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3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不能堂食的日子》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88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市海珠區(qū)沙園食雞專門店。</p><p class="ql-block"> 疫情對人民生活的影響已經(jīng)滲透到方方面面,這個不能堂食是其中較大的一種,如果你在外面溜達想找個吃飯的地方,對不起,沒有。食店響應國家號召,不能給你提供堂食。而對食店而言,意味著沒有了生意,而這種“不能堂食”是說來就來,令人措不及防。</p><p class="ql-block"> 生活還要繼續(xù),一些食店暫時關門,有一些食店就積極自救,主要是留著一些熟客,采取提供外賣的方式,將一些不算太復雜的菜品做好打包,這樣客人還是能夠食到喜歡的美食,也算是沒有辦法啊辦法,總比一點生意都沒有要好很多啊。</p><p class="ql-block"> 疫情到現(xiàn)在兩年多了,不能堂食也不是一次兩次,但我一直沒有真正的留下影像,所以,前一段時間海珠區(qū)又不能堂食了,就有意識地觀察,要拍點什么,這家餐廳是我們經(jīng)常去的,正在采取方法自救,所以我就在這里拍了點,搞到服務員以為我是什么記者,如臨大敵似的,所以拍了幾張就作罷,這張剛好有顧客挑選菜品,還馬馬虎虎,作為一種記錄基本滿足要求。</p><p class="ql-block"> 社會每天都在變化,也會發(fā)生很多事情,作為一名攝影人,有責任去記錄,去挖掘,去深耕提煉,等到疫情過去,這可能就是珍貴的影像了。</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5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好光影》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90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海印橋腳。</p><p class="ql-block"> 為什么發(fā)大圖含小圖呢?大家可以看到,入選大圖作品是從小圖照片哪里剪裁過來的,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二次構圖”的課題。為什么要二次構圖?怎樣實現(xiàn)?先探討一下為什么?受很多因素的影像,有很多時候,我們拍攝的片子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怎么辦?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二次構圖”了,將圖片打開反復觀察,用“裁剪線”反復琢磨,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不要害怕“動刀子”,有些時候甚至要“大刀闊斧”,像我這張片子就是,我主要強調的是“光影”,那么照片的上半部分就成了動刀的對象,最重要的是“上半部分”留著還會分散觀者的注意力,所以就必須裁剪掉。至于怎么裁剪,其實上面已經(jīng)說到,就是拿“裁剪框”反復比較,直到自己認為滿意為止。各位親,你們給點意見,這樣裁剪是“撥亂反正”,還是“畫蛇添足”呢?呵呵。</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8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小老虎》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91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家里,感謝我家喵星人,又為我的作品做了一次免費模特,有關我家喵星人的詳細資料,這里不再展開,有興趣的可以翻看我的朋友圈,謝謝。</p><p class="ql-block"> 今天還是和大家探討一下“照片是否需要后期”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從來就沒有統(tǒng)一答案,要與不要都有很多粉絲在后面支持,在這個問題上很容易把自己繞進去而不能脫身。我比較中庸一點,要與不要后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句話:看需要。因為“后期”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手段,用得好,可以為照片“生色”,用得不好,很容易造成“畫蛇添足”,這就涉及到一個“度”的問題,從下面的兩張片子比較,很容易得出結論,就是要用后期,很顯然,成品中的“喵星人”更加突出,旁邊的東西干擾相對較少,這里主要用了“裁剪,鏡頭模糊,暗角”等幾個關鍵步驟,不敢說脫胎換骨,但起碼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所以,后期還是要的,還是必須的,只要把握好度,只要用得其所,還是省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黃楚中的那句話,攝影后期就是“美女出門總得化妝吧”,略施脂粉,點到為止即可,如果你是濃妝艷抹,搞到自己好像“鐘無艷”一樣嚇人,那是你歪曲了“攝影后期”了,那是你用得不好的錯誤,不要把罪名強加在“后期”本身,表明立場,我是贊成“出門化淡妝”的,呵呵。</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9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小騎手》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92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中山圖書館。</p><p class="ql-block"> 那天去中山圖書館借書出來,看到有幾個小孩在玩小單車,這種可不是自行車,它要用雙腳蹬地才能前進的,我看到光影不錯,就看看有沒有機會拍兩張,所以就站在一邊等了。開始的時候我老是在等他旁邊沒有人的時候拍,但等不到,下方影子的那個人是他的家長,后來一想,有這個影子也沒有問題啊?有了影子,畫面的均衡就解決了,還有,片子有影子還會有故事呢。至于上面那個人他站在哪里打電話,短時間內沒有走開的意思,沒有關系,把他也納入畫面,雖然只有一點點,但畫面的上方就沒有這么空了,還使畫面有了“距離感”,也就是我們老掛在嘴邊的“層次”,這樣整個畫面,前景,中景,遠景都有了,還有虛有實,來了個“歪打正著”,哈哈哈,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p><p class="ql-block"> 所以說,我們還不能老是按照自己的設想來拍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現(xiàn)場條件跟設想有沖突,那就馬上調整思路,根據(jù)現(xiàn)場重新構圖,要善用“攝影語言”,有實有虛,比完全是實的更有味道,同時可以調動觀者的想象力,云云。</p><p class="ql-block"> 各位親,上面的那些感想也許是我的“臆想”,你就當我是“癡人說夢”吧。</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20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風景如畫游人醉》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93期,該片手機攝于廣西桂林屬下的紅巖村。</p><p class="ql-block"> 這是去年的作品了,是用我的爛蘋果11的“實況模式”拍攝的,蘋果手機的實況模式可以模仿這種慢門的效果,當然沒有華為手機的“流光快門”用起來方便了,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雞肋也比沒有的好。如果不導出慢門(大圖),就好像小圖的效果,各位親,你們喜歡哪一種更多一些呢?</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26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平凡的日子》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97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海珠區(qū)馬涌直街。</p><p class="ql-block"> 其實這種片子是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關鍵是在于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這樣的“幾何圖形”的局部光影,然后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多拍幾張,總可以挑出一張半張滿意的,而這種片子由于是主打“光影”,所以編輯也比較喜歡,入選率相對較高,各位親不妨試試。</p><p class="ql-block"> 在老街舊巷由于是平房居多,所以在有太陽的日子很容易產(chǎn)生這種“幾何圖形”的局部光影,你只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同時還要有一點點耐心,拍上幾張作品不是難事,各位親,都來享受“街拍”帶給我們的樂趣吧!</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27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水洼風景》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298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文化公園后門附近。</p><p class="ql-block">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應該記得這張作品在前不久也入選過《攝手》的,當然還入選了其他平臺,證明這張片子還是有點“含金量”的,入一個平臺編輯的法眼容易,可是要入多個平臺編輯的法眼,沒有一定的可看性是不可能的,總之,這是一張較好的片子,值得表揚一下自己,呵呵。</p><p class="ql-block"> 我在入選《攝手》的時候就大概說過這張片子的拍攝經(jīng)過,歸納起來就是:第一,要有做“傻子”的準備,因為在一般人眼里你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傻子。第二,還要準備忍受惡臭,因為這個水洼是垃圾桶留下來的泔水,味道還是挺大的,實在不行就戴口罩吧。有了這些“自虐”的本領,那么恭喜你,你離拍到好作品已經(jīng)很近很近了。當然,也不一定小水洼就是泔水造成的,雨后也有很多地方會有水洼,只要你有一雙“賊一般”的眼睛,也是可以發(fā)現(xiàn)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29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自娛自樂》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300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韶關帽子峰林場。</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張老片子了,去韶關帽子峰林場是為了看銀杏去的,但是那一年天氣比較暖,所以銀杏葉遲遲都沒有變黃,湊合著看唄!畫面中的兩位美眉是我的團友,她們挺喜歡拍與被拍的,我很多時候是充當“黃雀”的角色,在她們拍的不亦樂乎的時候,就搞搞偷拍,也算是旅途中的樂事吧,她們好像也挺喜歡被拍的,這樣最好,大家高興,皆大歡喜。</p><p class="ql-block"> 這個偷拍別人擺拍,在攝影當中是占有一定比例的,當然被拍對象也可以是其他人的,只不過是自己的團友的話,由于朝夕相處,更容易捕捉一些,拍的好的話還可以去各大平臺溜達溜達,何樂而不為呢?對了,如果你的團友穿上華麗的衣服,那就更是錦上添花了。</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2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滿屏翠綠》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302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海珠區(qū)馬涌直街家里。這張片子的拍攝經(jīng)過前兩天已經(jīng)說過,在這里不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請翻看我的朋友圈,謝謝。</p><p class="ql-block"> 這張作品能夠受到青睞,是頭腦風暴的又一次勝利,嚴格來說,攝影的對象可以是任何東西,只要你善于發(fā)現(xiàn),并用平時所學的過得硬的基本功,將心中所想表達出來,才有機會變成作品,特別是光影和反射物之類的,出作品的機會相對較高,當然,拍片并不只是為了出作品,享受拍攝過程的樂趣也是很重要的,投稿能夠入選獲獎,只是副產(chǎn)品,也是意外產(chǎn)物,有當然高興,沒有也處之泰然,云云。讓我們都享受攝影帶給我們的樂趣吧!</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4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藝術的熏陶》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304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文化公園。拍攝構思昨天已經(jīng)說過,在這里不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的朋友圈,謝謝。</p><p class="ql-block"> 這張作品是看影展的副產(chǎn)品,也算是“意外收入”吧。至于技術含量嘛,沒有什么神秘的,由于是“偷拍”,所以也不能用“守株待兔”的辦法,因為不知道人家是否喜歡被拍的,如果不喜歡那就有點尷尬了。最主要的還是你提早有這個拍片的準備,有意識地尋找合符你心中所想的對象,不要站得太近,還要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當場景出現(xiàn)的時候要“搶拍”,不然,小孩的動作會“稍縱即逝”,錯過就可惜了。就像這張片子中的小孩手指的動作,是整張片子的“點睛之筆”,雖然,兩個人都是背面,但意思已經(jīng)完全可以表達出來,這樣的足夠了。</p><p class="ql-block"> 一起來,更精彩。讓我們都來享受攝影的樂趣吧。</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5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廚房光影》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305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海珠區(qū)馬涌直街家里。</p><p class="ql-block"> 攝影講求光與影真是千真萬確,而這張片子把這個千真萬確定了格,今天就說說這張片子的拍攝過程,可以用“無心插柳柳成蔭”來形容,在某個懶洋洋的下午,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廚房有不錯的光影,但當時是散射光,效果并不明顯,但我記住了大概的時間,接下來的幾天我都在等這個光線,比等女朋友還著急。第一天過去了,是陰天,第二天也過去了,是多云間陰,一直等到第五天才等來了好天氣,看看廚房的光影確實不錯,當然要多拍幾張,我把能想到的角度都拍了,這張是感覺最好的一張,后期只做了一點點裁剪,作業(yè)完成,拿去“對嘴”,哈哈哈,還真沒有想到居然過關了,看來編輯也是喜歡“光影”的呢。所以,各位親,不要怕沒有拍攝題材,也不要怕題材的平庸,只要有了“光與影”,就有了靈魂,就有了征服編輯的利器,各位親同意這樣的觀點嗎?歡迎留言。</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9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手機控》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307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地鐵鳳凰新村站,創(chuàng)作經(jīng)過前兩天已經(jīng)說過,這里不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的朋友圈,謝謝。</p><p class="ql-block"> 手機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其通話功能是第一位的,開始時候的“大哥大”更是身份的象征,在某個需要停留的時間,總是把“水壺”擺在最起眼的位置,生怕別人看不到,那個時候有個有趣的現(xiàn)象,用大哥大打電話都要往馬路上靠的,名義上是信號不好,真實的還是為了“顯擺”嘛(傻笑)!</p><p class="ql-block"> 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使大哥大的體積不斷縮小,價格也從幾萬大元降到幾千元,很多人都能消費得起,這個時候還是進口品牌的天下,什么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牌子,共同分享移動通信這塊蛋糕,國產(chǎn)品牌少得可憐。再過一段時間,國產(chǎn)品牌也異軍突起,特別是智能手機時代,我們有了華為,小米,OPPO等等,手機的功能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手機是一臺相機,手機是一臺游戲機,手機是一個信用卡,就是原來的通話發(fā)短信的功能被弱化,因為有了無所不能的“微信”,而最大的變化還是手機不再是“奢侈品”了,千把元的智能機可選對象也很多,只是人是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連走路的時間也不放過,希望他們不要摔倒吧。</p><p class="ql-block"> 啰里啰嗦,用肺講了一大通“肺話”,就算我是“無病呻吟”吧,希望不要倒了大家的胃口,但說實話,“手機百態(tài)”還是可以成為拍攝對象的。</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15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聽阿姨講故事》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311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江門新會的一條古村。大概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昨天已經(jīng)說過,這里不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的朋友圈,謝謝。</p><p class="ql-block"> 不知大家注意到?jīng)]有,中國式攝影有一個現(xiàn)象,就是喜歡“擺拍”,不然就不會有“中規(guī)中矩”的場景,很多時候,各位攝影師腦子里各種場景已經(jīng)“爛熟于心”,遇到合適的時間與地點,這些“老法師”就會大顯身手,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經(jīng)過他們的調教和布置,一個“完美的場景”就會出爐,剩下的就看各位如何“擺中有抓”,運氣好的,技術過硬的會抓到相對較好的場景,手忙腳亂的就只能“聽天由命”了,這種攝影還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環(huán)境人像”,已經(jīng)成為了中國式攝影不能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擺拍跟“漓江的魚鷹”,“楊家溪的耶穌光”,還有“小東江的撒網(wǎng)”都是一個系列的,只是那些更出名一點罷了。不知“鬼佬”有沒有這種攝影呢?管他呢,重在參與,享受過程吧。</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們能擺脫這種所謂的“環(huán)境人像”,回歸自然,就是說原來是什么模樣就什么模樣,我們做一個忠實的記錄,回歸攝影當初的本真,那該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在目前的大環(huán)境下只能是“憧憬”了。</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16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垂涎》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312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張舊作,是一張“漏網(wǎng)之魚”,由于這段時間拍的新作不多,所以就整理一下倉庫,順便看看有沒有“心水”,因為人的眼光在不斷變化,特別是你通過學習和比較,對原來的作品會有一個新的認識,也許就會找到一條半條“漏網(wǎng)之魚”的,哈哈哈,還真找到了。</p><p class="ql-block"> 下面來說一下這張《垂涎》,我記得當時是為了拍那種“會跳動”的草莓的片子,拍完了還覺得可以再拍點什么的,所以就找找我的道具倉庫,還好,找到了這個“籮筐”,這個籮筐用過不止一次了,有一次用它拍的雞蛋的片子,還拿過幾個小獎,好吧,就是它了。窗外照射進來的陽光不錯,找個“側逆光”的光位,擺放好草莓,記住不能都放在籮筐里,所以故意在外面留了一個,把這個草莓放在影子的邊緣,至于那個影子的框是怎么造成的,已經(jīng)記不太清楚了,估計是用了有個“洞”的物件遮擋的結果,那個物件還是“半透明”的,不然影子不會是這個顏色(看原圖)這樣這張作品就有了“框式構圖”,有了“光和影”,也有了“多與少的對比”,還有靚麗的紅色,這一切都是“奪人眼球”的,拍的時候,那個“框”是棕紅色的,后期把它加深為黑色,不知有沒有“畫蛇添足”呢?你看到這張作品,有沒有一種“垂涎欲滴”的感覺,所以給它弄了個名字叫《垂涎》交給編輯“對嘴”,順利過關,謝謝編輯,謝謝所有喜歡這張作品的影友。</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18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買菜歸來》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314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海珠區(qū)馬涌直街。拍攝經(jīng)過昨天已經(jīng)說過,這里不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的朋友圈,謝謝。</p><p class="ql-block"> 攝影,攝影,攝的是光影,如果你的作品是以光影為主題的,那么非常討好,編輯也會喜歡的。其實要拍這樣的作品也不難,也不外乎“時間、地點、人物”這幾大要素,下面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皶r間”嘛,通常在上午下午都行,不要靠近中午,因為中午十分,人的影子就沒有了,還有,必須要有陽光,不然這個“影”就無從說起了?!暗攸c”嘛,要找一些有“幾何光影”的地方,也有人理解為“局部光影”,雖然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但光影一定是“不規(guī)則”的,“人物”嘛,這個好說,因為是“抓拍”,你只要有足夠的耐心,用“守株待兔”大法,總會有合適的人物出現(xiàn),多拍幾張,最后“好中選好”,你看,這幾個要素都不是復雜的,除了“陽光”你不能左右,其他的都在你的可控范圍,多出去走走,用你“賊一般”的眼睛左顧右盼,說不定什么時候靈光乍現(xiàn),你又“執(zhí)到寶”了。</p><p class="ql-block"> 攝影是一項講究“動手”的技能,你平常學到的知識終究要在“現(xiàn)場”體現(xiàn),所以,你必須走出去,“到群眾中去”才能將“知識變現(xiàn)”。</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19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快樂的時光》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315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海珠區(qū)馬涌直街的一間幼兒園。</p><p class="ql-block"> 這間幼兒園雖然離我家只有十來米距離,但我是沒有真正仔細地觀察過,更沒有拍過什么片了。某一天要去看醫(yī)生,起的相對較早,路過才發(fā)現(xiàn)這間幼兒園也有很多可供拍攝的素材,比如送孩子的家長的依依不舍,他們就是趴在圍欄上面看個不夠,不像我們當年送小朋友去幼兒園上學,交給老師后扭頭就走,其實家長也是舍不得的,就是生怕小孩“觸景生情”鬧情緒,這種短暫的“離別”總是要經(jīng)歷的,再看看現(xiàn)在的小孩,也許是幼兒園的吸引力比以前大多了,哭鬧的小朋友不多,這是家長們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說回這張片子,畫面顏色非常豐富和飽和,四個玩球小孩動作各異,可就是這個動作各異才表明畫面的真,證明目前還是自由玩耍階段,相信經(jīng)過訓練,會有動作整齊的一天的,老師的表情臉帶微笑,證明她的心情也是愉快的,這些小朋友并沒有給她帶來“傷腦筋”的事情,所以,圖片是真實的。有點遺憾的是這張片子是用蘋果手機的“實況模式”拍的,動作的高潮是拍到了,但損失了一點清晰度,這個以后拍片的時候要加以“權衡”,看是否一定需要“實況模式”。</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黃色風鈴的魅力》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317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佛山三水。我記得沒錯的話,在這個地方已經(jīng)有3張作品入選心儀的公眾號了,超額完成自己定下的“每到一個地方爭取有一張作品入選心儀的公眾號”的小目標,值得高興,值得慶賀。</p><p class="ql-block"> 嶺南地區(qū)可真是一年四季都是百花盛開,要么同時盛放,要么你方唱罷我登場,簡直就是“無縫連接”,所以作為嶺南人,尤其是一個攝影發(fā)燒友,真的是有拍不完的攝影素材,光是拍花就已經(jīng)夠你忙活的。有花自然有賞花和拍花人,在拍花的過程中,記得將也是拍花的人納入鏡頭,你是我的風景,說不定什么時候自己也成了別人的風景呢。</p><p class="ql-block"> 拍花的人千姿百態(tài),神態(tài)各異,但我們也不是隨隨便便地拍的,要選一些服裝鮮艷的,動作幅度大的,最好有一些動作夸張的,這樣拍出來的效果會更好。觀眾的視線自然而然就會落到主體上,這樣拍片的目的就達到了一半,如果再有一些夠更加特別的姿勢的,就更加完美了。</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24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斜陽烙影》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318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人民橋附近。</p><p class="ql-block">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我曾經(jīng)發(fā)過一張跟這張差不多的片子,也入選了各大平臺,證明這樣的光影片子還是比較受歡迎的,只要找準機位,可以多拍幾張,或者是有相似的畫面,也是可以多拍幾張,因為這個影子實在是太吸引人了。</p><p class="ql-block"> 其實這樣的機位也不難找,只要符合以下條件,第一有高位,這樣利用俯拍就行。第二必須是逆光狀態(tài),時間是下午五點左右,你要做的就是等著合適的人走過,拍的速度要快,因為人是走動的,慢了容易錯過精彩瞬間,可以用“連拍”,還有這個時候太陽落得很快,如果你還等啊等,太陽光就等沒了。這樣的場景可以多去幾次,爭取拍到更好的,做到“好中取好”。</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28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老屋新客》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320期,該片手機攝于廣東韶關始興,具體拍攝構思前兩天已經(jīng)說過,這里不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的朋友圈,謝謝。</p><p class="ql-block"> 我們去一個地方旅游,由于陌生感和新鮮感大腦被刺激,會產(chǎn)生很多跳躍的思維,繼而產(chǎn)生很多畫面感,這些對于我們拍片是有利的,雖然不一定能拍到“大片”,但拍點什么“照片”或“花絮”是綽綽有如的,不要問為什么?你只管享受這種“快感”就行,比如說我這張片子,最新吸引我的是門口的兩個大燈籠,也許這是一個大戶人家,有些時間久遠,已經(jīng)有點褪色了,進門看看,凹凸不平的地板又引起了我的好奇,那是用一塊塊巨大的石頭鋪起來的,這種用巨石鋪起來的地板還是第一次見,這就是“陌生感”了,我的大腦瞬間產(chǎn)生條件反射,能不能拍點什么,再三考慮之后,還是借用一下“小魚”美眉的背影,將手機反轉過來放到貼近地面拍了很多張,這是比較滿意的一張,后期做了“橫平豎直”的調整,完工。然后的然后當然是交給編輯“對嘴”,順利過關。</p><p class="ql-block"> 所以很多片子的成功都不是隨隨便便的,它凝聚了作者的一系列想法,當然有想法也不一定都成功,但這種想法對自己是一種很好的鍛煉,這種鍛煉的機會多了,以后再遇到相似的環(huán)境你就會得心應手,多出去走走,多動動腦子,多動動手指,讓我們都來享受攝影帶給我們的樂趣吧!</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30日</p><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搶修下水道》入選《手機攝影一日一圖》第1322期,該片手機攝于廣州海珠區(qū)沙園市場。拍攝構思和經(jīng)過昨天已經(jīng)說過,這里不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的朋友圈,謝謝。</p><p class="ql-block"> 我們經(jīng)常說的,要訓練“攝影眼”,那么該怎么訓練呢?我認為必須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境界,有時候甚至跟“直覺”搭上關系,就像拍這張片子,大部分的人都是繞道而行,而我卻像“聞到腐敗味道的蒼蠅”貼了過去,這樣“人無我有”就做到了,有攝影大師說過這么一句,“如果你的片子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還不夠近”,這個不夠近雖然不單指物理距離,但也有密切的關系。只有靠近“案發(fā)現(xiàn)場”才能觀察得更加仔細??拷艘膊皇邱R上就拍,而是要仔細觀察,問一下自己“什么是最吸引你的”?在這里當然是“色彩和線條”了,還要看看有沒有什么“典型的瞬間”?在這些問題有了答案之后再動手也不遲,這樣的訓練做多了就會“熟能生巧”,慢慢的就會變成“條件反射”,到最后很有可能變成“直覺”,變成“慣性”,多美妙啊!在這里啰啰嗦嗦,無病呻吟了這么久,希望不要倒了各位親的胃口,呵呵。</p> <p class="ql-block"> 由于這個美篇是分上下兩個部分的,這里是上半年的,所以這里先不做小結,希望大家繼續(xù)關注,下半年的將更加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