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班游戲案例飛奪瀘定橋</p> <p class="ql-block"> 一、游戲與緣起</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在班上開展紅色故事分享,我請小朋友觀看《飛奪瀘定橋》的視頻,孩子們就對紅軍的瀘定橋很感興趣。 文迪杰說:他們真勇敢,不怕危險。 巫珽羽說:他們真厲害沒有木板也能過橋。文迪磊說:我也想搭建一個橋。當我們俯下身來觀察孩子的行為,傾聽孩子的聲音一些關(guān)于游戲的故事就在我們身邊悄悄發(fā)生。游戲討論曾平安說:我們用哪些材料搭橋呢?在哪里搭建呢?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有兩個討論的方法。第一個用教室的桌面塑料樂高拼搭,第二個是用教室木制積木拼搭。有幾個個孩子就迫不及待的開始他的游戲。</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游戲積木橋</p><p class="ql-block"> 觀察時間:2023.3.6觀察對象:龍錦鈺、龍怡妍,何俊其、文迪磊、巫珽羽</p> <p class="ql-block"> 孩子們每個都有各自的想法,搭建完集體分享。</p><p class="ql-block"> 曾平安說:我搭建的橋是一座高高的橋,我的橋有三條鎖鏈。 </p><p class="ql-block"> 龍怡妍說:我的橋是兩條鎖鏈。 </p><p class="ql-block"> 碩碩說:我的橋是兩條路可以同時通過。中間還有個門,而且連接起來的。 </p><p class="ql-block"> 磊磊說:我的橋是平平的,剛好一個接一個過橋。整理回顧大家又開始討論龍錦鈺提出:不對不對,這和視頻中不一樣,你們的橋可能不牢固,容易倒。紅軍叔叔不能過橋。 </p><p class="ql-block"> 巫珽羽說:我們可以用梯子,可以用到輪胎搭建。 </p><p class="ql-block"> 龍錦鈺說:我們可以用木板搭建。孩子們畫出了她們游戲計劃想搭建的形狀以及要用哪些材料。</p> <p class="ql-block"> 教師的思考 </p><p class="ql-block"> 在前期的討論中,幼兒并找到合適的材料去代替,會創(chuàng)新大膽想象,通過簡單的設(shè)計繼續(xù)探索自己的游戲計劃。作為教師要適時放手,學會做好幼兒背后的支持者,因此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并未對幼兒的計劃進行評價,而是讓幼兒自由制定游戲計劃</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游戲瀘定橋</p><p class="ql-block"> 觀察時間:2023.3.28觀察對象:龍錦鈺、龍怡妍、何俊其、文迪杰、文迪磊、巫珽羽</p><p class="ql-block"> 有了上一次的經(jīng)驗孩子們,孩子們都在忙著,有兩個人一起抬木梯,有力氣大的一個人搬,還有則滾起輪胎。不一會兒,一座四通八達的橋就在小朋友們的共同努力下搭建起來。孩子們?nèi)纪度氲酱顦蛴螒蛑?,一邊搭橋一邊過橋,再一邊調(diào)整橋不左右,玩得不亦樂乎。對于他們來,體能大循環(huán)的第一輪建構(gòu)游戲是一次新的體驗,沒有想到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和集體建構(gòu),竟然搭建起一個復(fù)雜的“橋”,在一次次調(diào)整,一次一次嘗試中獲取經(jīng)驗。其實,有時候不是孩子的能力不夠,而是我們沒有給予他們充分發(fā)展的空間。</p> <p class="ql-block"> 幼兒討論</p><p class="ql-block"> 1、發(fā)現(xiàn)用木板放在輪胎上容易倒。</p><p class="ql-block"> 2、人走在木板上會翹起來,不牢固。</p><p class="ql-block"> 教師反思</p><p class="ql-block"> 從游戲開始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我始終作為一名幼兒游戲的觀察者。在幼兒進行第一次游戲時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主性,自己探究材料的玩法,在游行中學習合作、自主探索。當幼兒發(fā)現(xiàn)這種游戲狀態(tài)不能滿足自身所需時,他們升級了游戲難度,在玩中不斷探索,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解決。而且對游戲材料進行了持久性探究,摸索出了新的玩法。</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游戲有扶手的瀘定橋</p><p class="ql-block"> 觀察時間:2023.4.5觀察對象:龍錦鈺、龍怡妍,何俊其、文迪磊、巫珽羽</p><p class="ql-block"> 這次游戲孩子們持續(xù)自己的游戲她們還搬來了梯子做扶手、搬來了輪胎全部放地上,梯子架在輪胎上,過橋難度加高。小朋友越來越感興趣。有的小朋友一直體驗過橋的快樂。長橋有了欄桿,就不容易摔倒。他們說橋在空中要是沒有欄桿會摔倒,扶住欄桿前進也可以更快的速到到達目的。從初建大橋一直在變化,從材料的變化場地變化,橋的形狀由長到短,直橋到會轉(zhuǎn)彎的橋,橋也有了欄桿。孩子們在創(chuàng)新、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同伴交流、溝通。他們建構(gòu)的不是只是橋,也是孩子們喜歡,充滿挑戰(zhàn)的游戲。</p> <p class="ql-block"> 教師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教師應(yīng)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dǎo)者”?!帮w奪瀘定橋”是由一本故事引出的生成游戲,在活動中教師抓住了幼兒自主設(shè)計游戲的需求,跟隨他們的興趣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在反復(fù)的游戲過程中嘗試解決問題。面對游戲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教師以尊重接納支持的態(tài)度給他們適時的引導(dǎo),讓幼兒不斷積累學習經(jīng)驗,最大限度的獲得自我挑戰(zhàn)、自我發(fā)展的機會。通過游戲的開展,讓教師看到了幼兒遇到問題積極解決問題的良好品質(zhì),這種品質(zhì)不僅體現(xiàn)在游戲中,在今后的其他活動中也會對他們有深刻的影響。游戲中幼兒不斷地交流、協(xié)作,團體意識得到了發(fā)展,作為教師,我們要支持、引導(dǎo)、豐富和擴展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幫助他們獲得更多有益的經(jīng)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