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網(wǎng)絡(luò)教研活動結(jié)束后,我說咱再來個后續(xù)吧,就叫“我與大單元”,體裁不限,篇幅不限,或散文隨筆,或詩詞歌賦,或簡短反思。伙伴們積極響應,寫好后陸陸續(xù)續(xù)發(fā)了過來,整理整理,也算做一段經(jīng)歷。</p> <p class="ql-block"> 我與大單元(穎兒)</p><p class="ql-block"> 新版《語文課程標準》一經(jīng)推出掀起了課堂改革和老師學習的浪潮??h教學研究室為老師們提供了學習和展示的平臺,我和學校的伙伴們有幸參與其中。都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堂課看起來只有35分鐘,但從備課到正式課堂的呈現(xiàn)需要一次次的打磨?;叵胱约旱哪フn過程,第一次是匆匆忙忙,趕鴨子上架式的,根本沒能領(lǐng)會大單元教學的實質(zhì),走得還是原先的老路,一堂課上下來自己覺得很心急,評課時孫老師娓娓道來不斷給我鼓勵,并提出可行的建議,讓我茅塞頓開。</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孫老師一次次耐心地指導和不斷地修改終于有了清晰的思路。一路走來從總體思路到細節(jié)推敲;從備課、磨課;從幫扶、鼓勵到愛心環(huán)繞,都讓我銘記!</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公開課對老師來說都是一個挑戰(zhàn)與磨煉,也是一次成長與進步。雖然整個過程是曲折甚至煎熬的,但想化繭成蝶,就必須經(jīng)歷!</p> <p class="ql-block"> 我與大單元(高高)</p><p class="ql-block"> 開學初接到任務(wù),內(nèi)心忐忑又高興,意想不到也驚喜萬分,我想更多的是一種期待吧。畢竟,大單元大任務(wù)大情景,對我來說只是耳邊音,熟悉又陌生。借著教研的東風,激勵自己乘風而行。</p><p class="ql-block"> 剛開始備課時總感覺這一篇課文難讀,篇幅又長,課后題還多,不好上。但是細細讀來,發(fā)現(xiàn)課文寫的很有意思,很搞笑,充滿童真童趣,孩子們應該會很喜歡。但是怎樣把這種趣味性和知識課堂相連接,讓課堂輕松有趣,還能落實語文要素,展現(xiàn)學生為主,一時成了我備課的難題。千頭萬緒只能先從課文入手,看教參,從網(wǎng)上觀看優(yōu)秀課例,翻閱本學期兩次聽課筆記,一步一步不緊不慢,蠶食著。</p><p class="ql-block"> 隨著日子的流逝,得快馬加鞭啦!</p><p class="ql-block"> 自己總是云里霧里,自己的思路很清晰,很懂得孫老師的指導,但是在課堂上的試課,卻失望至極。腦子里想的。嘴上說的,和自己的備課總在脫節(jié)。備課--磨課--改課--公開課,看似簡單的四個過程,中間夾雜著太多的抓耳撓腮和恍然大悟。很慶幸,能有孫老師和伙伴們?yōu)槲抑更c迷津。每次備課時的困惑,讓我絞盡腦汁,愁眉苦臉,都會被孫老師輕而易舉擺平,看似那么容易。孫老師的教育智慧:語言的啟發(fā)性和課堂的教育機智,只能膜拜。每次試課后的解疑答惑更讓我長舒一口氣,恍然大悟。</p><p class="ql-block"> 孫老師三遍聽課+教研,最后能夠定下整體思路,不斷完善課堂語言和課件。自知天分不足,勤能補拙,每次講課之前都要找李清良老師指導板書書寫,這次也不例外。直到周二的早晨還在研究怎樣寫會更好。凌晨兩點的驚醒,三點的鬧鐘,都不及四點的起床,五點的練字更讓人振奮人心。都說講一次公開課就磨一層皮,我就不同了,我不僅磨自己的皮,還得讓姐妹們跟著出謀劃策一塊受挫又。而我很享受這種明知自己不足也要迎難而上,把大家的經(jīng)驗和智慧融合內(nèi)化在自己課堂里,取長補短的過程,更愿意在挑戰(zhàn)中鍛煉自己。</p><p class="ql-block"> 千磨萬擊還堅韌,梅花香自苦難來。最后的課堂呈現(xiàn),要比平時試課好很多,也有很多不完美,就讓它成為以后的成功之母吧。</p> <p class="ql-block"> 我與大單元(田田)</p><p class="ql-block"> 2023.5.9,我講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網(wǎng)絡(luò)研修直播課。</p><p class="ql-block"> 點擊直播結(jié)束按鈕的那一刻,我有點欣喜若狂,先沖到后面的小屋拉住一起講課的姐妹說:“解放區(qū)的天~”,打開錄播室門一把抱住迎面走來的孫老師,喊到:“我講完了!”那一瞬間,哈哈,用語言和文字都不太好表達,哈哈! </p><p class="ql-block"> 歷時接近20多天的備課、磨課、直播終于告一段落,感謝親愛的孫老師一路精心指導。</p><p class="ql-block"> 反復磨課細調(diào)整</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磨課,課堂語言啰嗦不清,銜接過渡不夠緊密,課堂節(jié)奏調(diào)控不好,學生積極性也調(diào)動不起來,急得我一頭汗。揪著學生一個答不出來的問題,就不會引導,越答不出來我就越點名,一連點好幾個還答不出來。孫老師教我:看來這個問題,大家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讓我們一起回歸課文尋找答案。天,這大概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大概就是茅塞頓開吧,我一下子豁然開朗。我怎么就想不到呢?</p><p class="ql-block"> 從任務(wù)確定到每個活動,從教案初稿到最終定稿,從課前預習單、課中學習單到課后閱讀單,從課堂語言到儀容儀表,從課件上的圖片到文字,每個細節(jié),孫老師都和我一一敲定,進行了細致的指導。我收獲了滿滿的硬貨。</p><p class="ql-block"> 盤點歷程促成長</p><p class="ql-block"> 從接到任務(wù)開始,孫老師就帶領(lǐng)我們?nèi)ト?、實小、五小聽課取經(jīng),觀摩市優(yōu)質(zhì)課,學習大單元教學的經(jīng)驗,我記了滿滿的好幾頁聽課筆記,這一系列的學習下來,讓我對大單元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p><p class="ql-block"> 經(jīng)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試課,我能由最開始的純粹走流程,到進入課堂中;由流于形式,到深入挖掘文本;由尷尬對話到能應答。每次試講都讓我得到提升,令我豁然開朗。這過程走得我不斷懷疑自己,能不能行?有壓力也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孫老師一直不停地鼓勵我,說你沒問題你一定能行!</p><p class="ql-block"> 我深知:像我這樣資質(zhì)一般,能力一般,各方面都一般的人,最幸運的是我有源源不斷的運氣,感恩遇見,感恩我的兄弟姐妹們,有出謀劃策,有后勤保障,有源源不斷的鼓勵和肯定……</p><p class="ql-block"> 細數(shù)收獲勤反思</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動讓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學主課堂;明白了備課時文本解讀的重要性,一定要備好學情,預設(shè)每個環(huán)節(jié);明白了如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如何讓自己的語言富有啟發(fā)性;明白了備課時評價和目標先行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有收獲也有很多不足。聊聊我的嘴瓢瞬間。備課的時候,想著教學評一致性,真正講課的時候,能做到還是挺難的。我缺少巧妙自如駕馭課堂的能力,自我感覺講課時前半部分還挺順利,到了真正展示學生自學成果時,我的評價語有點接不住了,課堂上的動態(tài)生成,我不會評價了。有個女同學,在展示自己喜歡的故事時,我覺得她講的特別好,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我設(shè)計的三星級評價標準,我在她講述完后評價她說:你講得太好啦,我忍不住給你五顆星。說完后,我立馬反應過來,那兩顆星的評價標準是什么?我一共設(shè)定了三顆星?。∫恢滦栽趺磳??真想給自己呼一巴掌,可是,直播呀,嘴一禿嚕已經(jīng)說出來了啊,一直到結(jié)束回家趟床上睡不著,我都在想:為啥冒出五顆星?這不嚴謹?shù)脑u價讓我懊喪了一陣,努力想讓課堂呈現(xiàn)完美點,卻發(fā)現(xiàn)理想和現(xiàn)實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我手寫了四五遍教案,腦子里過了好多遍教案,真正上課時,多少還是有點嘴瓢,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平時上課也要努力做個有心人,精心錘煉自己的語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p><p class="ql-block"> 潛心學習向未來</p><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名有點老的青年教師,我深知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這么多優(yōu)秀的前輩的幫助、陪伴,我是如此幸福。</p><p class="ql-block"> 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shù),如果天賦不夠,那就努力來湊,越努力越幸運。當我懷著一顆真摯的心去學習,去思考、去探究,那么語文教學這條路上,我堅信:會有鮮花盛開,會有幸福結(jié)果。永遠熱淚盈眶,永遠積極向上,愿做此間少年,懷赤子心,追夢不改!</p> <p class="ql-block"> 我與大單元(我)</p><p class="ql-block"> 去年此時,新版課標,新鮮出爐,熱氣騰騰,變化之大,令人咋舌。</p><p class="ql-block"> “大單元”重出江湖,彼時不以為然。</p><p class="ql-block"> 依靠書本,堅持閱讀,恍然領(lǐng)悟,“此大單元”非“彼大單元”。</p><p class="ql-block"> 仍迷霧重重,混混沌沌。</p><p class="ql-block"> 再到后來,課程設(shè)計征集,模模糊糊,下水實踐。</p><p class="ql-block"> 其間,日不間斷讀書揣摩。</p><p class="ql-block"> 學期之初,課例研討,三種課型,精品亮相。如春夜喜雨。</p><p class="ql-block"> 四月初旬,市級視導,頂住壓力,出課實踐。評課環(huán)節(jié),專家領(lǐng)導,傳經(jīng)送寶。</p><p class="ql-block"> 醍醐灌頂。</p><p class="ql-block"> 再觀市級優(yōu)課,反思對照,理清要害。</p><p class="ql-block"> 日漸明朗。</p><p class="ql-block"> 又奔赴現(xiàn)場,觀摩推進課例。</p><p class="ql-block"> 深得要義。</p><p class="ql-block"> 時至今日,借網(wǎng)絡(luò)教研東風,帶領(lǐng)團隊,親自實踐。過程燒腦,耗時費力,反復磨課,歷經(jīng)三輪。得領(lǐng)導支持,朋友相助,匯集體智慧,不勝感激。雖諸多不足,但收獲良多。</p><p class="ql-block"> 由理論到實踐,從書本到課堂,路途漫漫,如蝸牛般前行,沿途風景,盡收眼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