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這趟的浙南閩北之行感覺就是一篇語文老師教過的典范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無論上山還是下海,無論廊橋還是古寨,無論漁灣還是茶場,無論梯田還是土樓,看似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卻無不圍繞著畬族這一主題。是畬鄉(xiāng)這一根線,把零零落落從頭到尾的自駕行程,緊緊地串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 其實原先我對畬族的了解微乎其微,后來翻了些資料才知道一點。畬族的起源說法眾多,有說是越族后裔,有說畬瑤一家,有說是南蠻一族,等等等等,暫無定論,但一般都認為廣東潮州府鳳凰山是他們的發(fā)祥地,鳳凰是他們的圖騰。廣東、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地畬族居民較多。畬族居民的四大姓為盤、藍、雷、鐘。畬是刀耕火種的意思,畬族人一向就在大山深處繁衍生息,基本自給自足。這次的浙南閩北之行,所接觸的畬族,他們的先輩有的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曾經(jīng)是中國革命的優(yōu)秀火種。深山里的星星之火,成就了工農(nóng)紅軍的薪火相傳。</p> <p class="ql-block"> 我們行程的起點是浙江麗水景寧,一個典型的畬族自治縣。早晨從蘇州出發(fā)到景寧的話,路上完全可以順帶玩?zhèn)€景點,我們選擇了縉云的石頭村,連吃中飯帶游玩一個多小時,然后在下午四點左右到達景寧天元名都大酒店住宿,很寬松。第二天清晨起來,往窗外一看,頓時精神為之一振:不遠處的山巒仙氣飄飄,云靄深深。原來畬族人長期生活的山區(qū),居然如此仙霧繚繞。</p> <p class="ql-block"> 隨后四天的浙南閩北畬鄉(xiāng)之行,我們穿梭在浙南的麗水景寧、溫州泰順,閩北的寧德福安、霞浦以及福鼎,我們對畬族有了許多進一步的了解。自駕游靈活機動的小眾特點,讓我們馬不停蹄地游覽了眾多的景點,相當(dāng)一部分是人跡罕至的。我們第一次,也可能是這輩子很難得的一次,領(lǐng)略了畬鄉(xiāng)風(fēng)情:瞻仰了畬族廊橋遺貌,見證了畬族古寨遺風(fēng),目睹了畬族很多的地方遺珍。</p> <p class="ql-block"> 先說說畬鄉(xiāng)的琳瑯滿目的廊橋吧。從第一天游覽的第一個景點大赤坑廊橋開始,兩三天時間我們一共游覽了十幾座廊橋,絕大部分分布在浙南的景寧和泰順。這些廊橋基本上都是畬族村落的門戶,廊橋凌空架設(shè)在河道上,橋面是遮風(fēng)避雨的檐廊,橋后是崎嶇的古道,逶迤而上,必是一個畬族集居的村寨。把住廊橋,就把住了進出村寨的咽喉。</p> <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廊橋很多,你順著馬路行駛,總能看到路邊的小溪或者河流上架設(shè)的廊橋,但馬路邊通常都是鋼筋水泥澆筑的,嶄新亮麗。我們游覽的十幾座廊橋,都是比較古老的,很多都是各級政府的保護文物。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極其偏僻的三條橋,沿著彎彎山道,車子開到一個再也無法行進的山坡,棄車而下,下行千余臺階,在將要放棄尋找時,眼前出現(xiàn)了那條絕美的廊橋。這座橋,是古商道的必經(jīng)之地,原先由三根大樹架設(shè)而成,后來商道上商賈云集,眾人集資建設(shè)了新的廊橋,風(fēng)雨大作時,人貨避宿于橋上,絕無大礙。這也是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居于荒無人煙處,罕有人來。</p> <p class="ql-block"> 再來說說畬鄉(xiāng)的古村落。我們游覽的古村落一點也不比廊橋少,第一天的園洲古村落和庫村,第二天的交垟土樓、徐岙底古鎮(zhèn)村落,第三天的廉嶺古村、玉林古村以及網(wǎng)紅打卡地半月里。園洲古村落是建在平地上,有幾個院落依然殘存著大戶人家的氣派,只可惜跟其他古村落一樣,現(xiàn)在人煙稀少,村里只有一些老人,依然在忙碌。我居然在那發(fā)現(xiàn)了一個吳家祠堂,老吳家的,意外。庫村、交垟、徐岙底和半月里,均已開發(fā),游人雖然不多,但商業(yè)氣息會越來越濃。庫村隨處可見的電線和村后高聳的高架公路,一下子拉低了顏值。交垟?shù)耐翗侨涸谝粋€鬧市邊上,保存下來,實屬不易。徐岙底可以漫步可以小憩,對于我們這些來去匆匆的自駕人來說,缺乏新意。半月里的幾棵古樹讓人肅然起敬,但游人偏雜。</p> <p class="ql-block"> 倒是福建寧德福安的廉嶺和玉林兩座古鄉(xiāng)村,地處偏僻,雖然基本沒碰到什么游人,但村民居住的房屋依山勢而建,高低錯落有致,值得好好觀瞻。一例以土樓為主,后面那幢土樓的院落或底樓,隔條小弄就是前排土樓的二樓甚至三樓??傆心敲磶状弊顬橐?guī)整最為莊嚴,那應(yīng)該是村里大戶人家或是家族“長老”。總有那么幾戶墻塌院頹,那應(yīng)該是老一輩過世或者跟著外出謀生的小輩一起過日子去了??傆心敲磶准椅堇镆廊粺熁鹑碎g,有人在忙碌,那應(yīng)該是倔強的老人難離故土。畬族的年輕人被時代的洪流裹挾去了城市,偶爾回來,也只是匆匆?guī)滋臁?lt;/p> <p class="ql-block">(前四圖為廉嶺,后四圖為玉林。)</p> <p class="ql-block"> 除了廊橋和古寨,畬鄉(xiāng)之行留給我們的還有幾樣印象非常深刻的珍貴記憶。梯田、漁灣和茶場。</p> <p class="ql-block"> 說起梯田,有人會以為是浙江麗水的仁和梯田風(fēng)景區(qū),但我們并未專程趕去,倒是離第一天住宿地不是很遠的景寧小佐村村外,層層疊疊的一片梯田小景色,讓我們驚嘆不已。已經(jīng)過了看梯田的最佳時節(jié),它依然那么驚艷,淅淅瀝瀝的小雨一點也沒有影響我們的興致。遠山山頂云霧迷蒙,近山埡口兩邊相對的梯田澆灌了水,水面如鏡,泛著天色的倒影,伴著田野黃的綠的各種植物,色彩斑斕。</p> <p class="ql-block"> 那天下午離開了福安的半月里,我們一路跋涉,盡是些狹窄的鄉(xiāng)間小道,前方來車,會車尤其艱難。七繞八拐,驚現(xiàn)了一片大海。那天我的朋友圈發(fā)了八個字:上午上山,下午下海。我們來到了霞浦溪南的一個叫七星的漁村。朋友領(lǐng)著我們乘著機帆船,去了漁灣曬海帶的淺灘穿行,然后就在那里的漁排上晚餐。于是,不僅見識了廣袤的海帶生產(chǎn)基地,更欣賞到了黃昏漁灣的美麗。太陽漸漸消失在水平面,不遠處的小島和漁船,沐浴在夕陽的余暉里,漸漸變得寧靜,風(fēng)兒輕輕吹過,我們也跟著沉浸在暮色的靜謐里……</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天去了福鼎,福鼎白茶赫赫有名。領(lǐng)隊當(dāng)天在貢眉之鄉(xiāng)佳陽的馬路邊的一個小超市里新交了一個畬族朋友,一個姓藍的小老板娘。藍姑娘熱情地領(lǐng)著我們參觀了兩個茶場。一個茶場有一個規(guī)模不大但設(shè)備齊全的茶廠,另一個茶場在一座小山之巔。微雨蒙蒙,茶場異常翠綠。只可惜在山頂,霧氣實在太大,沒法留下更美麗的留影。告別了藍姑娘,我們逛了一圈一個叫點頭鎮(zhèn)的福鼎白茶交易市場,基本結(jié)束了這次行程。</p> <p class="ql-block"> 浙南閩北的畬鄉(xiāng)之行,我們行色匆匆。美景多多,學(xué)到的也多多。難忘畬鄉(xiāng)千姿百態(tài)的廊橋,難忘畬鄉(xiāng)錯落有致的古寨,難忘多色梯田、日落漁灣、雨霧茶場,更難忘畬族朋友的熱情。幾個朋友已經(jīng)相約,找機會再去。怎么樣,一起約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