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四月下旬,和朋友結(jié)伴自駕游的最后一站選定了德清的莫干山。 </p><p class="ql-block"> 莫干山是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位于浙江湖州市德清縣境內(nèi),海拔最高724米,風(fēng)景秀麗,山巒連綿起伏。傳說春秋時吳王闔閭派莫邪、干將在此鑄就絕世雌雄雙劍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歷史悠久,志載南朝梁大同年間(公元535--546),惟正禪師因慕莫干山林泉幽美,在此建天泉寺,至清康熙、乾隆時期,山上已是“緇流(和尚)云集,蔚為叢林(寺廟)”。名人墨客也尋跡而至,逐漸為人所知。</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氣候在盛夏酷暑時清涼宜人,被稱作”清涼世界”。但過去只是達官貴人的避暑勝地。因為山勢陡峭、道路崎嶇,直到五十年代還處于荒山狀態(tài),普通百姓很少到此游覽?,F(xiàn)在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旅游熱的興起,已經(jīng)開發(fā)建設(shè)成了著名的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來莫干山旅游,除入住景區(qū)的人員和車輛外,私家車禁止進入景區(qū),所有游客統(tǒng)一到集散中心免費乘坐接駁車進山。</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有多條觀光游覽路線,我們選擇了這條精典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p> <p class="ql-block"> 接駁車把我們送到陰山街(見圖)換乘觀光車,票價每人十五元,手臂上蓋個藍戳作為標(biāo)記,即可在景點隨時上下。司機技藝嫻熟,在“四十八道灣”的崎嶇山路上飛馳,連急轉(zhuǎn)彎都不減速,坐在車?yán)铼q如“過山車”般的刺激。</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漫山遍野茂林修竹,放眼望去郁郁蔥蔥?!皧A道萬竿成綠海,風(fēng)來鳳尾羅拜忙”,其中竹林成片,翠竹隨風(fēng)搖曳,婀娜婆娑,如翠波翻浪,故稱“竹?!薄V褡涌瓷先ザ疾畈欢?,其實可分毛竹、淡竹、木竹、苦竹、紫竹…等等,恐怕只有山里人才能分的清楚。</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的另一大景色是掩于疊翠巒峰之處的一棟棟中國古典式、西歐田園式、歐洲中世紀(jì)城堡式等風(fēng)格的別墅建筑。</p> <p class="ql-block"> 據(jù)載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英國商人貝勒打著教會的名義,在莫干山上建起了第一幢田園式別墅,開了先河。后來外國人又陸續(xù)建造了公共設(shè)施供,把這里變成了他們的樂園。1928年,莫干山管理局成立,結(jié)束了這種局面,由中國人興建的別墅開始增多。</p> <p class="ql-block"> 由于大多數(shù)別墅是由外國人設(shè)計或建造,風(fēng)格迥異。兩百多棟老別墅構(gòu)成了一個“世界近代建筑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觀光車??康牡谝徽臼恰懊飨麻教帯薄?954年3月,毛主席在杭州主持制定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時,工作人員見他日夜操勞便建議他去莫干山散散心。上山以后,住在“皇后飯店”。毛主席住的只是一座編號為126號的鄉(xiāng)村別墅?,F(xiàn)在下榻處作為歷史文物保持了原貌,部分開放供游人參觀。</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山上觀光休息了幾天,離開時意猶未盡,留下一首《七絕·莫干山》:“翻身復(fù)進七人房(主席的座駕),回首峰巒入莽蒼。四十八盤才走過,風(fēng)馳又已到錢塘?!睋?jù)說山上的四十八個彎是毛主席親自數(shù)過的。</p> <p class="ql-block"> “武陵村”是莫干山主要景區(qū)之一。據(jù)民國《莫干山志》載:武陵村座落的“屋脊頭在金家山東北,地勢軒爽,登眺最佳”。由于環(huán)境幽靜,自成天地,猶如陶淵明筆下之“世外桃源”,故名“武陵村”。石碑上“武陵村”為于佑任所書。此處綠蔭蔽天,景色秀麗,不少名人舊居都座落于此。</p> <p class="ql-block"> 我們分別在此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 “旭光臺”是武陵村附近的景點之一。顧名思義旭光臺能觀日出,鳥瞰莫干山美景。穿過清涼亭,走過一段起伏的山路就可以登臺遠眺。遺憾的是體力不及,只能和它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 身后這幢別墅位于武陵村,名為“松月廬”,因周圍多古松,大陽臺呈半月而得名。這里曾是蔣介石的臨時總統(tǒng)官邸。</p> <p class="ql-block"> 1948年蔣介石曾在這里召開了所謂“幣制改革會議”。照片中的墻上掛的是宋美齡的畫作。</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會議舊址”是一座中世紀(jì)城堡式建筑,它原來是教堂。這次會議是在1984年召開的,由于它對我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進程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而載入史冊。教堂原名“聚會堂”,1923年由美國傳教士海依士所建,是耶穌教徒的活動場所,1950年改名“大會堂”。2018年莫干山管理局經(jīng)過修繕恢復(fù)了原貌并對外開放,作為風(fēng)貌建筑和歷史遺跡供人游覽。</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雖然經(jīng)歷了百年風(fēng)雨,依然完好。下圖為教堂精美的穹頂和彩窗。</p> <p class="ql-block"> “蘆花蕩”是一處與自然景觀相融的園林公園,由多個小景點組成。</p><p class="ql-block"> 這里引入注目的是開山老祖莫元的塑像。傳說他隱居于此采藥濟世,因獨缺蘆根,廣種蘆葦,遂蘆花成蕩。他中年娶妻,晚年得女名莫邪。莫邪長大后嫁與干將,夫妻同心鑄劍。他救了一只仙鶴,與其相伴,后修成正果駕鶴而去。后人供奉他為開山老祖。</p> <p class="ql-block"> 傳說仙鶴被救后為了報恩銜魚為泉,后人稱它“鶴啄泉”。</p> <p class="ql-block"> 鶴啄泉長流不息,是莫干山名泉之冠,志書載“地有流泉,洌而甘,西醫(yī)驗之無微生物,雖冷飲可無河魚之疾”,是真正的礦泉水。我們都灌了滿滿一瓶,口感真的很好,飲后并無不適。</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碑林”。碑林中多為近代作品,令人矚目的莫過于陳毅元帥的手書碑刻。</p> <p class="ql-block"> 進入這個石坊便是“生肖園”,這里也是公園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 十二生肖的石雕像栩栩如生,但排列順序卻是以龍為首,以馬做尾。這是龍雕像。</p> <p class="ql-block"> 從蘆花蕩旁邊幽靜的小路走上去就是白云山莊。白云山莊是1937年國共合作第二次談判的舊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劍池”是一定要看的,因為它是莫干山的靈魂,也是游客必到的景點。我們剛剛?cè)ミ^蘇州的虎丘劍池,現(xiàn)在又來到莫干山劍池。覺得兩者都是源于一千多年前古老的傳說。不過一處是寶劍的誕生地,另一處是寶劍的歸宿(傳說被吳王闔閭帶入了陵墓)。不應(yīng)有“假虎丘真劍池”之爭。</p> <p class="ql-block"> 從陰山街到劍池,路標(biāo)顯示200米(可能是坐標(biāo)距離),結(jié)果我們足足走了二十分鐘,是我們在莫干山走的最艱難的一段路。這條向山下走的石板路,臺階不知有多少(有說兩千,不詳),石板被行人踩的已經(jīng)發(fā)光油滑,陡峭狹窄處僅能一人通過。真的后悔沒在出發(fā)地買一根毛竹做拐杖,只好在路邊撿根廢竹棍充數(shù)了。目標(biāo)既定,走不動了只好先休息一下。</p> <p class="ql-block"> 這是去劍池經(jīng)過的觀瀑橋。劍池瀑布有三疊(一說四疊),此處是從上向下觀瀑的最佳位置。從這里繼續(xù)向下走。</p> <p class="ql-block"> 走過觀瀑橋就看到了這座黑色的雕像。它展示了莫邪干將夫妻二人鑄劍的場景,旁邊流淌的山泉水流變大,原來是兩股泉水在此匯合,清泉下石頭呈銹紅色,大概是鑄劍淬火所致吧。</p> <p class="ql-block"> 兩位女士欽佩傳說中莫邪為幫助丈夫鑄劍而獻身的精神,在此留影。</p> <p class="ql-block"> 從塑像再向下走,才到劍池。由于山陡,清泉在上方匯集成瀑布飛流直下落入劍池,劍池不大也就丈余,但水流湍急,發(fā)出震響。這是我用手機拍的劍池?!皠Τ亍倍趾稳撕螘r所寫?沒有查到。</p> <p class="ql-block"> 游客太多,想選擇一個好角度拍照很難,這張算是不錯的。</p> <p class="ql-block"> 這是試劍石。</p> <p class="ql-block"> 劍池周邊有不少名人的摩崖題刻。</p> <p class="ql-block"> 還有一個景點“大坑”,游下來需要兩個小時,舍棄了。留點遺憾好再來。十多天的自駕游我們四個70后有些疲勞,莫干山之行只能走馬觀花了。畢竟保護好自己更重要。</p> <p class="ql-block"> 多年前有朋友推薦說,莫干山是個好地方,你一定要去一次。那時我還不知道莫干山在哪里。這次雖說是走馬觀花一游,覺得它雖無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卻以修竹、清泉、別墅、迷人風(fēng)光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稱秀于江南,不負“江南第一山”之美譽。</p><p class="ql-block"> 我想我還會再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