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次回老家,總要去老屋周圍走走轉(zhuǎn)轉(zhuǎn),盡管老屋周圍雜草叢生,歷經(jīng)二三十年風雨的老屋確已破敗,但兒時的記憶,總還是歷歷在目。特別是老屋前面的那棵梨樹。</p><p class="ql-block"> 梨樹的年紀確定是比我大的,關于它的來歷,我卻也是從母親的口中得知。</p><p class="ql-block"> 母親告訴我,梨樹是外公從其他地方帶回來的,當時隨手就栽在門前的土坎上。但我的記憶中,那梨樹是從石坎中長出來的。母親說那石坎是后來才砌上去的。剛開始時,梨樹有可能是認生,還不適應當前的環(huán)境,長得特別的慢。據(jù)說有一次被從圈里偷跑出的豬拱了,差點都死去了。后來外公細心照料,澆水培土,梨樹才又恢復了正常。但是長得還是很慢,都種下去幾年了,還不會開花。母親說,外公的脾氣不好,但對這棵梨樹似乎情有獨鐘,不但沒將它砍掉,反而在除夕之夜,還帶著孩子們?nèi)ソo梨樹喂肉喂飯。第二年春天,梨樹居然開花了,雖然只是零星的幾朵,卻也是雪白亮麗。當年秋天,幾個碩大的果實沉甸甸地掛在樹上。</p><p class="ql-block"> 自從那一年后,梨樹每年都有開花結(jié)果,而且一年比一年多,梨也大也甜,母親告訴我,說來也奇怪,外公對其他事都不怎么上心,唯有對這棵梨樹,總是無微不至地培養(yǎng)。即便是已經(jīng)碩果累累了,外公還是親自去修剪。也許這就是一種特殊的感情吧!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棵樹。</p><p class="ql-block"> 外公一家是因為逃難才搬到現(xiàn)在住的地方。一家十幾口人,無論在哪里,要生活下去,總是不容易!那時候,外公還會抽大煙。后來為了戒掉大煙,就換成喝酒。在我的記憶中,外公屬于不會喝醉的那種,哪怕從早喝到晚,無論是多少人,他都不會醉。也許就是戒煙那會兒練出來的吧!外公的脾氣不好,但心卻很好,人也特別善良。</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我們表兄弟姐妹們都愛去外公家里玩,外公總是把糖果,餅干之類的東西給我們吃。這些東西,那時對于我們來說,確也是稀罕之物。但在外公家里,似乎是什么都有。不過有一件讓我們大家都害怕的事,那就是喝酒。那怕是小孩子也要喝的。年紀稍大點的,就喝一小杯,年紀小的,就用筷子頭蘸來放進嘴里。如果不喝,外公就生氣,就吼人,所以我們都得喝,男孩女孩都必須喝。每次去,我們都喝得小臉通紅,每個人手里拿糖果或餅干之類的小吃,興奮地跑回家。所以那時,我們表兄弟姐妹總想去外公家玩,但又擔心被喝酒。但到了秋天,我們冒著被喝酒的“危險”,總還是要去。因為外公總會親自爬上梨樹,給我們摘又大又甜的梨。不僅是誰都吃得肚子鼓鼓的,而且還得每人帶幾個回去。如果你不吃或不帶,外公也會生氣。所以酒得喝,東西也得吃,乃至于長大后,我們表兄弟姐妹都會喝酒。</p><p class="ql-block"> 外公對自己的外孫是這樣,對外人也是特別的熱情善良。</p><p class="ql-block"> 外公懂得看一些疑難雜癥,他屋里的草藥很多,吃什么的都有。但每次人們來找他,并不是直接來看病,而是來找他翻書看鬼神。有時候外公還親自去給人家做驅(qū)鬼辟邪的事。也不知道是外公真的能驅(qū)鬼辟邪,還是他的草藥的功效,每次給人家看的效果都很不錯,方圓十幾里,居然小有名氣!而且只要是登門的客戶,外公總要留人家吃飯喝酒,男女老少皆如此,無一例外。如果不吃飯,不喝酒,他就不給看!關鍵是外公從來不收人家的錢,最多是收點煙酒等之類東西。若是在吃梨的季節(jié),外公總要求客人自己摘梨吃,并往家里帶上一些。方圓十幾里的人,只要知道外公其人的,無不說他家的梨好吃!梨樹一年年地粗壯起來,果實也豐碩。但外公卻逐漸地老了。</p><p class="ql-block">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不再在家里干活掙工分了。外公的孩子們,女的遠嫁他鄉(xiāng),男的也外出打工了。外婆又去逝得早(我出生時外婆已經(jīng)去逝。),就只剩外公一個人在家。為了方便照顧外公,我十一歲那年,父親母親在外公家隔壁修了房子,于是就與外公成了鄰居。</p><p class="ql-block"> 梨樹就在我們房子的前面,三米多高的梨樹,宛如衛(wèi)士守護在門前。盡管如此,外公每年除夕之夜,都要給梨樹喂飯喂肉,還燒紙錢。所以那梨樹總是枝繁葉茂,每到春天,雪白的梨花十分地耀眼。風一吹,花瓣撒落一院壩,有的還悄悄飛進屋里。到了秋天,梨將枝條壓得彎了,似乎再也承受不住,我們便學著外公,找來木棒竹竿,把那些被壓彎的枝條撐起來。吃梨也就成了家常便飯,有客人來,我們就用梨招呼他們。那時候,外公已經(jīng)七十多歲,但吃起梨來,毫不含糊,牙齒杠杠滴!不僅是牙好,外公很是要強。作為他的女兒女婿,母親和父親給他買酒吃的錢,他總是不要,勸得多了,他還生氣。他說自己還能掙。</p><p class="ql-block"> 確實,七十多歲的人,還能蹲在地上編竹筐子,背簍撮箕。后來只編撮箕,說是有人專門給他訂的。外公編的撮箕很有特色,收尾時要絞邊,這樣竹條不容易散落,很耐用。當然這樣做要費時得多,但外公已經(jīng)習慣了。所以他的撮箕最好賣,后來索性給他訂,那更不愁賣了。每到星期天,就背著十幾二十個撮箕上街,賣了之后,就去吃酒,一直吃到下午四五點才回家。我們都勸他說,現(xiàn)在上了年紀,不要吃那么多酒,要早點回來,怕在路上出什么意外。他總是手一攤,說這幾十年可曾出過意外!大家就無話可說了??僧吘故墙咏q笾炅耍杂胁簧鳎钦娴恼垓v不起了!</p><p class="ql-block"> 外公去逝時,是我畢業(yè)后工作的第二年。八十五歲的人,還冒著雨去砍竹,結(jié)果真的出意外了。那土坎塌方,他就摔了下來,從此一病不起,不到半年,外公就離我們而去了。</p><p class="ql-block"> 就是這年,還沒到深秋,梨樹的葉子已經(jīng)掉完了。雖有果實,卻也沒有先前那么甜,汁水也沒那么多了。第二年,零星地開了幾朵花,結(jié)了幾個果,可是如鐵疙瘩一般,咬也咬不動。后來幾年,索性連花都沒有了。似乎連樹葉都沒幾片了。</p><p class="ql-block"> 每次去老屋那里,看到梨樹,總會憶起外公的模樣。有次母親也去了,看到梨樹凋零的樣子,母親感嘆道:“你外公去逝了,梨樹也跟著去了?!闭f著眼圈紅紅的!</p><p class="ql-block"> 是?。∪撕蜆湟捕加刑厥獾那楦?,梨樹也許只念著外公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