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記得是小時候的什么時候我懂得了山泰山這個名字,并且逐漸認識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安如泰山”等等成語,從這些成語中我知道泰山的份量!也因為知道了這個山的份量,所以非??释欢盟恼嫒?。尤其是“五岳獨尊”幾個字,吸引著我很久很久了!然而以前哪敢有這個奢望!隨著社會的進步,2023年4月16日終于讓我們目睹了它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 在看泰山之前,我們已經(jīng)看過了張家界的山峰以及華山等。張家界的山峰一片片一群群的像竹筍那樣直向天空,美不勝收!華山則集雄險于一身,非常壯觀!而今天我們遠看到的泰山則不像華山雄偉險峻,也不像張家界的山那么秀美,真讓我們有點失望。</p> <p class="ql-block"> 然而,我們從天地廣場(山門)乘車約半小時之后到了中天門,從中天門坐索道到南天門時,讓我們眼前一亮,美不勝收!怪不得人們那么推崇泰山!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了!</p><p class="ql-block"> 其實,泰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指東西長200公里,南北寬50公里,面積達426平方公里的一條山脈。寬大厚實,屹立穩(wěn)固的山體。也就衍生出了后來的穩(wěn)如泰山,國泰民安之說。泰山西臨黃河,東望大海,在齊魯大地上坐地而起,是我國東部平原地區(qū)凸起的一座山脈,雖然海拔只有1500多米,但卻一覽眾山小,傲視周邊。</p> <p class="ql-block"> 上圖是泰山的南天門,南天門又名三天門。南天門位于十八盤盡頭,是登山盤道頂端,座落在飛龍巖和翔鳳嶺之間的山口上。由下仰視,猶如天上宮闕,是登泰山頂?shù)拈T戶。南天門是元元年(1264年)布山道士張志純創(chuàng)建,明清多次重修,建國后又翻修兩次。現(xiàn)在建筑保持了清代的風格。</p> <p class="ql-block"> 南天門楹聯(lián):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 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p><p class="ql-block"> 此聯(lián)以九霄萬級,以顯示南天門之高聳險要。以仰步俯臨,級盡登上之辛勞和觀賞勝跡奇觀之欣慰。對聯(lián)對得很工整,挺有意思的。</p> 走過南天門之后,就到天街了 這是天街的牌坊 天街,顧名思義天上的街道! <p class="ql-block"> 在海拔1500多米的高處建街道,叫天街名副其實!</p> 那兒有很多廟宇 那兒有很多樓閣,古樸典雅 那兒有很多商店和賓館 那兒人流如潮 在天街留個影,我們曾到此一游 <p class="ql-block"> 上面這幾張圖片這是在天街所拍攝,天街的盡頭就是西神門了。</p> 上西神門這段路,還是很陡峭的 <p class="ql-block"> 走過西神門,有個白云亭,“白云深處有人家”。</p> <p class="ql-block"> 在山上祭神者真不少,遠方可見祭拜山神之香,煙霧繚繞!</p> <p class="ql-block"> 眺望遠方,山上林林總總的樓閣,這些遠方的游客,又如何知道它們叫什么樓呢!</p> 累了,坐一會兒 走過西神門不久,就到碧霞祠了 <p class="ql-block"> 碧霞祠位于泰山極頂南側,初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改名碧霞靈應宮,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后改稱碧霞祠,沿用至今。碧霞祠大殿為五楹,九脊歇山式頂,瓦壟三百六十條,以象周天之數(shù)。整個大殿雕梁畫棟,晴天朗日之下,金光璀璨,蔚為壯觀。殿內正中神龕內的碧霞元君貼金銅坐像,鳳冠霞帔,慈顏安詳端莊。碧霞元君是道教尊奉的女神,俗稱泰山娘娘、泰山圣母、泰山奶奶,傳說是東岳大帝之女,宋真宗時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p> 俯視碧霞祠(上圖) <p class="ql-block"> 登泰山一路走來,隨處都能見到泰山石刻!</p> <p class="ql-block"> 從碧霞祠往上向玉皇頂攀登所見到的石刻非常多!</p> <p class="ql-block"> 泰山石刻源遠流長,分布廣泛,數(shù)量眾多,現(xiàn)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題刻800余處,碑刻題名之多冠中國名山之首。</p> <p class="ql-block"> 泰山石刻成為一處天然的書法展覽,石刻涵括了整個中國的書法史,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形變神異、一脈相承的發(fā)展脈絡,書法藝術在泰山以石刻形式保存下來。</p> <p class="ql-block"> 泰山石刻也是一件件很珍貴的歷史實物!它記錄了歷朝歷代帝皇們名人們的史料。比如李斯碑上鐫刻的小篆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的標準文字,歷代文學家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李斯碑是泰山上最古老,最珍貴,最具有研究價值的秦朝泰山石刻,是國之瑰寶。對研究秦朝歷史,中國文字史,石刻史等都具有重要意義。</p> <p class="ql-block"> 古名人們刻石時“置身霄漢”,我們今日游之,也“置身霄漢”!</p> <p class="ql-block"> 上圖是泰山的標志性景觀之一,“五岳獨尊”石刻?!拔逶廓氉稹笔瘫挥〉洁]票和錢幣上,然而它的書寫者正是玉構。玉構,光緒年間,泰安府宗室,鑲藍旗人。</p><p class="ql-block"> 這件作品,字寫得蒼勁有力!引人入勝!</p> <p class="ql-block"> 快到泰山之巔了。這是“勅修玉皇頂”之門,紅墻灰瓦。</p> <p class="ql-block"> 上圖是玉皇大帝廟。<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是泰山之巔了,也是最靠近天的地方!</span>古人認為“天以高為尊”,“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于是,所謂“受命于天”的帝王,為答謝天帝的“受命”之恩,便到接近天神的泰山之巔,積土為壇,增泰山之高以祭天,表示功歸于天。一代帝王登封泰山,被視為國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征,皇帝本人也儼然成為“奉天承運”的“真龍?zhí)熳印绷恕?lt;/p> <p class="ql-block"> 別小這塊小小的“古登封臺”碑,可大大不得了,這里是歷代帝王登封泰山時的設壇祭天之處,古代帝王登山祭天,就在此處設置祭壇。封禪和朝拜泰山,載入史冊的是從秦始皇開始,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等帝王,都曾到泰山登封告祭、刻石記功。其中漢武帝7次東巡登封。清乾隆 11次朝拜泰山,6次登岱頂。歷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鞏固其統(tǒng)治,而泰山又因封禪告祭被抬到與天相齊的神圣高度。一座自然山岳,受到文明大國的歷代最高統(tǒng)治者親臨封禪祭祀,并延續(xù)數(shù)千年之久,幾乎貫穿整個封建社會,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精神文化現(xiàn)象。</p> <p class="ql-block"> 泰山在中國文人們的眼中,是很神圣的,它嬴得了文人們的萬千首詩!在贊頌泰山萬千首詩中,最為著名的是杜甫的《望岳》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唐·杜甫</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望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詩文解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泰山是如此雄偉,青翠的山色望不到邊際。大自然在這里凝聚了一切鐘靈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為黃昏與白晝。望著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蕩滌著我的心靈,極目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這次泰山之旅,已經(jīng)走完了行程。然而翻開泰山的景點示意圖看之,真是讓我驚嘆不已。我們走了半天,好像走了很多的路,看了很多景點,以為泰山已經(jīng)被我們看得差不多了,殊不知與景點示意圖對比,才看到一點點!(看了上面示意圖畫藍色圈的那小部分)有點遺憾!</p><p class="ql-block"> 還有岱廟、紅門等等沒有看,還有漢武帝種的那棵二千多年了的漢柏沒有看,遺憾遺憾!然而也別遺憾了,誰叫你已是古稀年了,還有體力爬十八盤陡峭的路嗎?能看那段最精彩的景點,已經(jīng)是不錯的了。</p> <p class="ql-block"> 泰山并不很高,自然景觀也不是很美,為什么它是五岳之首?看了泰山的景點之后,我們終于知道,它有雄偉的自然景觀,然而尤其是它的人文景觀是其它山岳無法與其相比的!實乃一處名冠世界的文物寶庫和游覽勝地。1987年底,世界保護自然與文化資源委員會已將泰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泰山,我為中國有你而感到驕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編 輯 / 茶 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3.05.03</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