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迎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春風,我們再次相聚在廣東省教育“雙融雙創(chuàng)”活動平臺,開展了“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升實踐活動啟動培訓”。傾力促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已是實現當代教育教學變革的首要任務。借助于“雙融雙創(chuàng)”活動平臺,讓具有優(yōu)秀案例、課例實踐、課堂規(guī)劃、內容豐富的實際事例在線上讓所有想學要學的教師們共同學習、觀摩,是現今教育教學的新形勢、新局面。即是說,教育數字化轉型為我們的教育教學變革帶來了利好的契機。也因此,作為一線教育者們一定要牢牢把握住這樣的機會。不斷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學操作技能同時,更應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趕上時代的腳步,是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有力保障。</p> <p class="ql-block"> 我們學校的各科教師也緊緊抓住有限的時間,爭分奪秒地通過網上直播觀看這次由廣東省教育廳事務中心主辦的活動?;顒又髦荚谟谕苿咏逃畔⒒訌娊逃Y源建設。讓教育信息化教學運用活動在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升、賦能基礎教育、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共同探索新課程、新課標和教育數字化轉型賦能教學變革的路徑與方法。于我們這種偏遠山區(qū)的教育數字化改革具有引領和開拓的先鋒作用。尤其是來自于不同地區(qū)、不同學科的4位老師的案例經驗分享,讓我們學校的教師們在觀看后收益匪淺、感受良多。</p> <p class="ql-block">案例一是朱米莎老師的英語學科案例。</p><p class="ql-block"> 米莎老師通過組織學生了解當地的本土文化,激發(fā)學生們對當地的紅色本土資源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對家鄉(xiāng)本土紅色文化產生熱愛,培植了學生們的鄉(xiāng)土文化情懷。再利用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們用英語介紹當地鄉(xiāng)土文化。為學生們設定英文講解的各項內容。鼓勵學生將所學英語應用到景點介紹各個方面。讓學生們學到了傳統(tǒng)英語課堂難以獲得的知識。是鄉(xiāng)村教育極具操作性,可借鑒、可復制的實踐樣本。</p> <p class="ql-block">案例二是黃燕玲老師的跨學科案例。</p><p class="ql-block"> 燕玲老師的跨學科案例向我們展示了一節(jié)多姿多彩的課堂教學。課堂上學生明顯比平時活躍許多,這是因為多學科的教學融合里有各層次、各類型學生的興趣點和關注點。老師們則運用多種信息技術與跨學科融合創(chuàng)新,為日常課堂教學增添絢麗的色彩。燕玲老師的課帶給我們如何能更好地助力教與學方式的變革,賦能高質量課堂的探索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案例三是宋歌老師的地理學科案例。</p><p class="ql-block"> 宋歌老師的案例向我們很好的展示了“Backwards design”的教學方法。成功地探索出“逆向思考”在教學的活動設置上的運用。由于目標既定,所以活動的設置會更有針對性,問題的提出也更有代表性。如老師利用學生親身經歷分享的旅游片段提出問題探究部分。1:學生:2018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澳大利亞。我們去到澳大利亞,當地正值冬季。老師:為何澳大利亞和我們國家季節(jié)相反?2:學生:我們從廣州出發(fā),直飛墨爾本,飛行時間大概是九小時,路途遙遠,但是到了當地并不需要倒時差。老師:通過廣州和墨爾本距離遙遠,為何不需要倒時差?3:學生:在這里,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是獨特的。隨處可見鴯鹋、袋鼠、考拉等動物,我還和它們進行了親密互動。老師:為何澳大利亞的物種豐富而獨特?我們不難看出,宋歌老師深度挖掘生活素材的能力的確很強。也同時可見,這種“Backwards design”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極具靈活性與學習、探討價值。</p> <p class="ql-block">案例四是石元元老師的跨區(qū)域、跨年級案例。</p><p class="ql-block"> 石元元老師的“三地聯動、三師互動”的案例是一項大工程。就如她自己說的,一直到改,一直磨,直到第17版了,才下定決心停下來。首先石老師這種不厭其煩的教學教研精神就是值得贊賞和學習的。石老師這節(jié)《背影》融合各師優(yōu)勢,碰撞交流教學的模式,為我們展示了一節(jié)具有3個“看得見”特點的案例示范課。一是文本解讀能力提升看得見;二是課堂教學水平提高看得見;三是信息技術賦能聯動看得見。通過這種類型的案例示范課學習,不僅開闊了學生的學習視野,更讓學生真實體會到不同空間里的多向思維模式作用。石老師敢于先行先試,以不斷提高線上教學質量的做法是難能可貴的,值得我們借鑒學習。</p> <p class="ql-block"> 這些案例的呈現無疑為我們學校的老師打開了一條充滿新奇和挑戰(zhàn)的新時代教育教學數字化的變革之路。新時代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敢于實踐超前思維,更值得用這些理念去影響我們的學生。也如石老師所說:“教師的知難之處,就是學生的至遠之向?!?lt;/p><p class="ql-block"> 顧盼來時路,我們時刻堅守:立德樹人、以人為本。</p><p class="ql-block"> 此外,感謝廣東省教育廳事務中心提供的這么好的學習機會!以及老師們的精彩案例呈現和傾囊相授!</p> <p class="ql-block">2023年廣東省教育“雙融雙創(chuàng)”</p><p class="ql-block">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升實踐活動啟動培訓</p><p class="ql-block"> ——教育數字化轉型賦能教學變革</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23日——4月24日</p><p class="ql-block">主辦單位:廣東省教育廳事務中心</p><p class="ql-block"> (廣東省電化教育館)</p><p class="ql-block">承辦單位:江門市教育局</p><p class="ql-block">協辦單位:江門市江海區(qū)教育局、</p><p class="ql-block"> 江海區(qū)景賢小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