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門東,地處南京秦淮區(qū)中華門以東,中華門在古時是南京京城的南門,由此而得名“門東”,中華門以西即為“門西”,如今我們所說的老門東特指的是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qū),總占地約1050畝,歷史上即為夫子廟的核心功能區(qū)之一,如今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夫子廟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老門東的歷史格外悠久,早在三國時期這里就有民居聚落出現(xiàn),明朝時期的老門東就已格外繁榮,為秦淮河沿線的經(jīng)濟中心、商貿(mào)和手工業(yè)聚集地,到了清末之后的老門東商業(yè)雖然不再繁華,卻成了民居聚居的地方,許多的世家大族多聚居于此,可謂人文薈萃之地。</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老門東,不僅將歷史上商賈云集的繁榮景象展現(xiàn)了出來,更是讓大家可以領略到古時“南京老城南”傳統(tǒng)民居的風情風貌,城南舊影、浮生若夢,置身老門東之中,恍若時空穿越回了那個時代,眼前所看到的一切皆那般古香古色,就像夢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游人如織,夜幕降臨的華燈初上,對于我而言,我還是更喜歡夜色下的老門東,籠罩在燈火下的老門東,將那上百年歷史的文化底蘊似乎一下照亮了,彌漫在建筑上、青石板上、小木窗上、人流中……</p> <p class="ql-block">在步入老門東時會經(jīng)過一座石牌坊,石牌坊兩旁的對聯(lián)非常有趣,對聯(lián)為:“市井坊間盡染六朝煙水氣,布衣將相合書千古大文章”,短短二十二字,卻將南京這座古城的文化底蘊及城市里的市井煙火氣全都表達了出來,穿過石牌坊,眼前所看到的景色也正如對聯(lián)所云。</p> <p class="ql-block">箍桶巷兩側(cè)還有許多的深巷,深巷兩側(cè)皆為清一色的古民居建筑,巷子幽深,在花草樹木的遮掩下給人的感覺十分幽靜,這些巷子非常適合拍照片,隨手一拍似乎就是一張古韻十足的大片。</p> <p class="ql-block">與隱市盧照相對還有一座六角亭,亭子雖無名其飛檐翹角的造型卻格外的古色古香,檐角下各懸掛有一個大紅燈籠,恰巧遇到幾名身穿古裝女子在亭子下休憩,果然是古裝配古建,那叫一個美。</p> <p class="ql-block">從石牌坊沿著箍桶巷向前走約100米可看到一座格外別致的涼亭,叫“隱市盧照”,亭子前有水池噴泉,成了游客休憩的場所,有時在亭子下還有身穿古裝的人表演節(jié)目,當然在街巷中經(jīng)??梢钥吹缴泶┕叛b的人,給人的感覺一不小心就穿越了。</p> <p class="ql-block">隱市盧照東側(cè)有一座古民居,為“張家衙”,隱藏在箍桶巷一旁的小巷子中,這里曾居住有一位大人物,那就是明代抗倭名將張大可,其府邸就在此處。張大可是南京人,曾在南京任都指揮使,掌管南京錦衣衛(wèi),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物,是當時南京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不曉得這里能否參觀,之前來過很多次老門東都錯過了。</p> <p class="ql-block">張家衙門口右側(cè)立有一座造型如牌坊的建筑,牌坊上題刻有“張家衙”三字,這座建筑造型有些古怪,中間由兩塊石橫和一塊橫木組成,感覺更像是現(xiàn)在的路欄,馬車在此不得通行。</p> <p class="ql-block">可以說,老門東延續(xù)了歷史上的輝煌,如今依然是一幅商賈云集、人文薈萃的畫面,在這里分布著布畫、剪紙、木偶、花燈、云錦、風箏等民俗工藝類店鋪,當然美食小吃也非常多,可以品嘗到南京地道的特色小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攝影:青春之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字:百度</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