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素珍 <p class="ql-block"> 牡丹又稱白茸、木芍藥、百雨金、洛陽花、富貴花等,原產(chǎn)于我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qū),為芍藥科芍藥,屬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植物。牡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牡丹素有“國色天香”的美稱,在世界上也負(fù)有盛名。</p><p class="ql-block"> 牡丹,雍容華貴、嬌媚豐滿、儀態(tài)萬方、冠絕群芳,象征著富貴、吉祥、繁榮與幸福,其天姿國色為無數(shù)文人騷客所傾倒,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無論是劉禹錫有詩云“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還是白居易的“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亦或是辛棄疾的“天香夜染衣猶濕,國色朝酣酒未蘇”等等絕美詩句,均能表達(dá)人們對牡丹的贊美之情。</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主席一生愛牡丹。1950年的一天,毛主席在中南海散步,走到牡丹亭,停下腳步,跟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年輕人要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強(qiáng)暴,才能擔(dān)起重任?!?lt;/p><p class="ql-block"> 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牡丹撲鼻香?牡丹有寬大的心胸,不畏權(quán)貴,不隨波逐流。牡丹發(fā)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沐浴春暉,盛況空前,在許多生產(chǎn)牡丹的地方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牡丹花會,弘揚(yáng)牡丹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