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月三”原稱上巳節(jié),因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而得名。由于每年的三月上巳都不固定,但又都在三月三日前后,從魏晉開始就統(tǒng)一將上巳節(jié)定在三月初三。根據(jù)這個節(jié)俗的內容,民間又將“三月三”稱為三月節(jié)、三月會、情人節(jié)、定情節(jié)、女兒節(jié)、求子節(jié)、游春節(jié)等。</p> <p class="ql-block">早在周朝時期,三月三就是法定的戀愛節(jié)日,其實在西周時,人們還是崇尚著自由戀愛,那時候男女之間比現(xiàn)在還開放,后來周公發(fā)現(xiàn)太亂了,于是就規(guī)定在結婚前是不能隨便在一起,除非到結婚當天才可以,所以后人就把這種行為稱之為“周公之禮”。</p><p class="ql-block">但是什么東西都不能一刀切斷,于是就把農(nóng)歷的三月三,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也是萬物繁衍生息的時候,定為情人節(jié)。只有在這一天,青年男女才可以私自相會。所以上巳節(jié)也被稱為“情人節(jié)”或者“女兒節(jié)”,是青年男女最期盼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相傳農(nóng)歷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自古有“二月二,龍?zhí)ь^;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p><p class="ql-block">黃帝,生于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傳說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干,成年后聰明堅毅,黃帝同炎帝并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p> <p class="ql-block">全世界的華人都稱自己是“炎黃子孫”,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不僅是5000年中華文明史的開創(chuàng)者、奠基人,而且是中華民族精神信仰的對象,是中華思想文化的代表性符號。</p><p class="ql-block">拜祖大典,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緬懷始祖功德,突出了中華民族尋根拜祖的主題,象征炎黃子孫血脈相連、薪火相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