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深入貫徹落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工作要求,<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幫助孩子實現(xiàn)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順利過渡,建立健全幼小雙向銜接機制,推進幼兒園和小學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樹立科學導向,減緩銜接坡度</span>。2023年4月21日,石林中心學?!扒摄暯印⒒蹨蕚洹庇仔°暯又瑓^(qū)聯(lián)合教研活動,在北大村中心幼兒園集中開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動在石林中心學校田利副校長溫暖的話語中緩緩拉開序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席本次活動的主要領導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林中心學校黨總支書記:楊永亮同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林中心學校黨總支副書記:唐啟彥同志</p><p class="ql-block"> 出席本次活動的老師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兩所完小校長、分管教學副校長、教務主任、年級組長、一二年級教師、三所獨立幼兒園園長,教務主任、兩所民辦幼兒園教師,以及北大村中心幼兒園中大班教師。</p> 參觀教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動伊始,在田利副校長的帶領和介紹下,全體人員共同參觀了大班孩子的教室環(huán)境,感受了大班教師對孩子幼小銜接中,入學準備、入學適應工作的開展情況,也了解了大班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與小學的不同,知道了大班幼兒教學是以游戲化的形式開展。</p> 領導講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林中心學校黨總支書記楊永亮同志高度重視幼小銜接工作,他在講話中強調(diào):根據(jù)十八大中要建立高質(zhì)量的教育體系的要求,希望幼兒園和小學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做到雙向聯(lián)動 ,不斷轉(zhuǎn)變觀念,加強溝通,攜手并進促孩子成長。楊永亮書記還全面解析了幼小銜接工作以及它的重要性,并客觀指出石林中心學校目前幼小銜接工作存在的問題,同時對石林中心學校幼兒園和小學就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做了明確的指導和要求,讓大家清晰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標。</p> 同課異構(gòu)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了讓小學教師、幼兒園教師和幼兒三方體驗到,相同的教學內(nèi)容幼小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不同,石林中心學校四位骨干教師,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同課異構(gòu)教學活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節(jié)活動是由彝族第一村幼兒園晏秋霞老師執(zhí)教的大班語言活動《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的詩歌,內(nèi)容淺顯,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了解了四季的特點。讓孩子們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在把握詩歌的內(nèi)在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仿編,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節(jié)活動是由北大村小學昂虹利老師執(zhí)教的語文《四季》。昂老師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xiàn)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點,表達了對四季的喜愛之情。讓幼兒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變化和順序,感受到了四季的美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節(jié)活動是由北大村中心幼兒園張金碧老師執(zhí)教的數(shù)學《魔法城堡歷險記》,她以幼兒喜歡的魔法城堡為切入口,精心設計了本次以闖關游戲為主的數(shù)學教育活動,使幼兒在趣味的闖關游戲活動中再次現(xiàn)固、復習“5以內(nèi)數(shù)”的有關知識,讓幼兒體驗到了探索、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節(jié)活動由北大村小學周易蓉老師執(zhí)教的《1-5的認識》,在活動中,周老師出示圖片王奶奶家的院子,引導幼兒觀察院子中物品的數(shù)量,會用1-5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激發(fā)幼兒看圖說出物體數(shù)量的興趣,嘗試書寫數(shù)字“1-5”引導幼兒積極的參與數(shù)學活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同課異構(gòu)課堂實踐中,老師面對相同的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幼兒園和小學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知識背景、情感體驗,采用不同的構(gòu)思、不同的切入點,精心鉆研教材、教法,從對問題的設計到師幼互動課堂氛圍的營造,都體現(xiàn)了教師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建構(gòu)出一堂堂精彩的教研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課異構(gòu)教研課,讓執(zhí)教老師從中獲得豐富的個人體驗,也讓觀摩教師在觀察、分析、比較的過程中得到了發(fā)展。</p> 評課研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節(jié)精彩展示課結(jié)束后,四位老師分別對這幾節(jié)課進行了點評分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娟秀老師對晏秋霞老師的語言活動做點評,晏老師目標定位符合孩子年齡特點,幼兒主體教師主導理念落實,教具準備豐富,教師語言精煉,促進孩子表現(xiàn)美感受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張燕老師對昂虹利老師的語言活動做點評,在活動中,昂老師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重難點突出,貼合學生生活實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燕蝶老師對張金碧老師的數(shù)學活動做點評,在活動中張老師充分利用孩子的感官,開展的活動由簡到難,層層遞進,孩子對活動非常感興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畢艷秋老師對周易蓉老師的數(shù)學活動做點評,在活動中,周老師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傾聽習慣,有利于孩子知識的學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點評結(jié)束后教師們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地發(fā)表了關于幼小銜接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大家各抒己見,相信通過今天的交流研討,讓幼兒教師們“茅塞頓開”,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同心同力地實現(xiàn)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順利過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課異構(gòu)根據(jù)幼兒實際、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巴n異構(gòu)”教學研討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中,老師們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探討教學的藝術(shù),交流彼此的經(jīng)驗,共享成功的喜悅。多維的角度,迥異的風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華,這種多層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討,可以整體提升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提高教學質(zhì)量。</p> 精彩總結(ji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動結(jié)束后,石林中心學校黨總支副書記唐啟彥老師對今天的活動做總結(jié)。唐副書記肯定了此次活動,強調(diào),“幼小”和“小幼”銜接是不一樣的,但同等重要,我們要讓幼兒提前體會小學應該做什么,體會“小學教學”“課堂教學”。同時幼小銜接離不開小學教師和幼兒園教師的雙向聯(lián)動,互相配合,希望在今后幼兒園和小學能加強聯(lián)系,實現(xiàn)幼兒園到小學的順利過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動最后,田利副校長從幼兒園配合、小學配合、家長配合進行了強調(diào):</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幼兒園配合中,銜接年級的教師要有意識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相鄰學段、主動適應學生特點,為幼兒盡快適應新學段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也就是“提一提”幼兒園做到“推一把”。在小學配合中,小學教師要關注新入學兒童的發(fā)展狀況和個體差異,調(diào)整一年級課程教學方式,采取游戲化、生活化等方式實施入學適應教育的做法。也就是“降一降”,小學做到“拉一把”。在家長配合中,要重視家、園、校三方溝通協(xié)作,不斷總結(jié)開展家長工作的有效策略及成效。也就是“配合一下”,家長做到“幫一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小銜接,不僅僅是知識的銜接,還應該是良好身體與健康的心里的銜接、行為習慣與能力的銜接,道德品質(zhì)與情感的銜接。<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只有幼、小、家三者協(xié)同,才能扶助孩子走好學校的第一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小科學銜接,任重而道遠。本次幼小銜接片區(qū)教研聯(lián)合活動,為幼小教師們搭建了面對面交流的平臺,也為石林中心學校今后有序推進幼小銜接工作,建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也會朝著科學幼小銜接的方向不斷努力。石林中心學校將以此為契機,加強幼小雙向互動、深化科學銜接內(nèi)涵,積極探索幼小雙向聯(lián)動,研學并進,共同助力幼兒健康全面和諧發(fā)展、幸福成長。</p> <p class="ql-block">圖文編輯:馬俊妮 李倩</p><p class="ql-block">初 審:田利</p><p class="ql-block">終 審:楊永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