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沐石河中心學校 寧東宇</p> <p class="ql-block">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這是我最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它的原意是:讀書的人,在準備睡覺的時候,夜已深了,將燈吹滅后,就只有月亮相伴了?,F在被很多愛好讀書的人引用來,形容讀書刻苦,也反映出一種讀千萬孤獨,悟萬千寧靜的讀書意境。我們之所以要多讀書,多受教育,就是當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飛鳥時,我們能吟通說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當看到碩果累累的柿子樹時,我們會默念到“柿葉翻紅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紅樓”。蘇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冰心說: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三毛說:書讀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以顯露在文字和生活里。</p> <p class="ql-block"> 《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神奇的書,只要用心研讀,你會發(fā)現,在教學上遇到的許多問題與困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而蘇霍姆林斯給教師的一些建議與思考,也值得我們反復閱讀與推敲。書中有一段話,我感觸很深:課堂得令人感興趣,意味著學生在學習和思考的同時,還感到興奮和激動,對發(fā)現的真理不僅詫異,有時甚至驚訝,意識到和感覺到自己的智力,體會到創(chuàng)造的愉快,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自豪。讓課程變得有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潛能,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關鍵所在。</p> <p class="ql-block"> 首先,要不斷學習,用心備課。而蘇霍姆林斯基說:“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教師的知識超出教科書的范圍越遠,他的話的含義就越深刻,學生從他的講述的字里行間學到的東西就越多?!?lt;/p> <p class="ql-block"> 其次,發(fā)自內心地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你對他們的點滴關愛和付出,他們都會明白,尊重他們的獨立人格,給他們愛和尊嚴。真正讓他們成為課堂的小主人,成為學習的第一執(zhí)行者。當你拿著這顆赤誠之心去對待學生時,他們也一定會真心地去對待,發(fā)自內心地喜歡你,尊重你,這都是相互的。當孩子們每天盼著上你課,當他們聽課時眼里滿是星星,這樣的課程,如何不高效?</p><p class="ql-block"> 最后,與時俱進,創(chuàng)意教學。其實,如果我們愿意花點心思,變點花樣,很容易就讓呆板的作業(yè)變得靈動起來。習作技巧,與學生共同梳理;做題方法,跟學生一起探究,會學習,還要會出題,重難點在哪里?可能會怎樣考察?學生都做到了心中有數,胸有成竹,任何形式的測試,又有何懼怕?</p> <p class="ql-block"> 好的教育方法,良好的生活心態(tài),不是某一本書,某一句話,教會我們的,而是長期閱讀的時光里,點滴堅持的日子里,讀書,如此,育人,如此,人生,亦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