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不覺,我的小女兒佳佳已經(jīng)八歲,是一名小學(xué)二年級的學(xué)生了。小小年紀(jì)的她已經(jīng)和書有了將近六年的友誼?;叵肫鹋惆楹⒆拥倪@幾年時光,我發(fā)現(xiàn),親子共讀不僅讓孩子獲得新知,更讓做家長的我們受益無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牙牙學(xué)語時的卡片到幼兒園時的七大領(lǐng)域書本,從色彩絢麗、人物夸張的繪本到圖文并茂的整本書,從低年級的拼音讀本、《小學(xué)生拼音報》到名著連環(huán)畫,佳佳閱讀的書籍類型發(fā)生著變化,閱讀能力和理解水平也在變化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兩歲時,佳佳伸出小手指著墻上的畫,含混不清地介紹:“蘋果、菠蘿、卡車、獅子、烏龜......”我們在旁邊高興地夸贊:“佳佳真聰明!”她越發(fā)興奮,認(rèn)的就越多越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幼兒園了,慢慢接觸了繪本,佳佳特別喜歡書中的繪畫,剛開始她會自己看圖自己猜故事,后來就纏著我給她講。這樣,親子閱讀就成了每晚睡前的必修課。每每碰到她喜歡的故事,她就要我一遍一遍地給她講,后來竟能看著書中的圖片自己講下來,幾乎和文字相差無幾。親子閱讀之后,還有聽故事環(huán)節(jié)。要么是打開“火火兔”,要么是微信公眾號里的音頻,總之不聽故事睡不著,哈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班開始,幼兒園有了識字的內(nèi)容,老師的字卡識字漸漸不能滿足她。同事給我介紹了“悟空識字”,可是考慮到電子產(chǎn)品對眼睛的傷害,我心中猶豫未定。后來偶然從鄰居那獲得一套《五四快讀》,共8本,每章節(jié)由字到詞,由詞到長句,再到簡短的故事。從第1—第8本,生字生詞由少到多,由易到難,故事由短變長。剛開始我只讓她每天完成生字或生詞中的一項,到后來她每天能輕松自如地完成一整章從字、詞到故事的內(nèi)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學(xué)了拼音后,班主任杜老師特別重視每日閱讀,讓孩子們在釘釘里閱讀打卡,佳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風(fēng)雨無阻。即使是寒暑假也從不耽誤。開始時,我讓她用指讀法,一個字一個字地拼,讀得結(jié)結(jié)巴巴。我鼓勵她不要著急,陪著她一起讀。從一人一句到一人一段,慢慢地她能夠獨立閱讀一段甚至是一整篇故事。這兩年除了“快樂讀書吧”要求閱讀的書籍,她還讀了《小豬唏哩呼?!贰睹仔∪ι蠈W(xué)記》《笨狼的故事》,也有《腦筋急轉(zhuǎn)彎》《十萬個為什么》《百科全書少年版》等。這些有趣的故事讓她體會到了閱讀的樂趣,而一些科學(xué)類的圖書則讓她對自然世界充滿了好奇。一會兒她變成了一本正經(jīng)的小老師,抓住我問一些“為什么”,當(dāng)我無奈地?fù)u頭時,她自豪地告訴我答案,思維清晰,敘述條理;一會又變身成小演員,給我們表演調(diào)皮的米小圈,笨笨的善良的“唏哩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近,佳佳迷上了《三國演義》,每晚睡前必聽兩集,“孔明三氣周瑜”讓她哈哈大笑,“意難平關(guān)公魂歸”又讓她傷心落淚,“張飛醉酒失徐州”更是百聽不厭。聽完了音頻后,再去讓她去看連環(huán)畫,她就能讀進去了。我發(fā)現(xiàn),從聽故事到讀故事,不失為一種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好辦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佳佳還喜歡讀街上看到的廣告牌,一邊讀一邊問:“媽媽,這些店鋪是干什么的?”認(rèn)讀廣告牌增強她的成就感,她會覺得自豪并更有閱讀的動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實,親子共讀也許不在于讀了多少書,也不在于記住多少字,而在于共同探索的旅程,在于心的共情。念書給孩子聽,就好像和孩子手牽手去故事國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堅持的力量眾所周知,閱讀的好處不勝枚舉。請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加入親子共讀活動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