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p class="ql-block">2023.3.14,從武漢出發(fā)進入福建省武夷山,到2023.4.5,從福建省長汀古城回到家,歷時23天,經(jīng)過了武夷山,建甌,福州,泉州,晉江,石獅,漳州,永定土樓,南靖土樓,培田古村落,長汀12個地方,在古城與古村里感受閩客家人的文化,品嘗當?shù)氐拿朗常w驗當?shù)厝说娜粘I?,隨心隨性享受旅行中的樂趣。本篇以流水賬的方式記錄整個行程的點滴,以個人感受為主線,對于那些知識點與內(nèi)涵一筆帶過,想知者,度娘一搜盡得。</p><p class="ql-block">福建省真是自由行的好地方,交通便利,高鐵幾乎通往各個旅行點,吃住方便而且價廉物美,除了土樓門票超貴,其他許多有名景點幾乎不收門票。唯一遺憾因天氣不好,放棄了平潭、霞浦和東山島等海島行。</p> 雙遺武夷山 <p class="ql-block">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武漢站—武夷山北站</p><p class="ql-block">高鐵 G2045,10:36—14:50</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住宿</p><p class="ql-block">分四個區(qū)域:三姑鎮(zhèn)、蘭湯村,南源鎮(zhèn),星村。</p><p class="ql-block">三姑鎮(zhèn)處于中間位置,交通方便,生活配套設(shè)施完善,可到武夷山五夫朱子文化廣場、朱子渡大橋和崇陽溪二岸散步,眺望武夷山山脈,廣場就是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現(xiàn)場,適合悠閑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們住在三姑鎮(zhèn)攬海聽風青舍,這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遠離大馬路,但二分鐘就到公交車站,旁邊就是餐飲,幾分鐘就可以到達廣場與河邊。有些文藝小清新風。</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五夫朱子文化廣場</p> <p class="ql-block">朱子渡大橋</p> <p class="ql-block">二岸風光</p> <p class="ql-block">朱子渡大橋上觀云霧</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旅游線路</p> <p class="ql-block">如果只是匆忙打卡,一天半到二天就可以了。登天游峰頂+一線天+曬布巖+武夷精舍、九曲溪竹筏漂流+宋街+武夷宮+大紅袍母樹。我們選擇三天時間,登高+竹筏漂流+訪古+輕徒步。</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從景區(qū)南門進入,登上天游峰頂(途徑云窩、叔圭精舍、茶洞、小一線天、水月亭、半山亭、天游閣)。</p> <p class="ql-block">小一線天</p> <p class="ql-block">水月亭也是觀看天游峰比較好的點。</p> <p class="ql-block">在半山亭收獲從高空俯瞰碧水繞丹山。這里是拍六曲大循環(huán)的絕佳位置,見圖片,這是武夷山游最漂亮的照片,沒有之一??</p> <p class="ql-block">爬過蜿蜒崎嶇陡峭的小道,就到了天游峰山頂。這一段路程比較陡與險啊!有一些腿腳不利索的人都在此放棄,原路折回山腳下。大家特別要注意,這種方法在節(jié)假日人多的情況下千萬不能采取,路窄懸崖,人擁擠,容易出現(xiàn)踩踏事件。上山前一定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生命高于一切!</p> <p class="ql-block">天游峰山頂有“天游閣”,匾額題有“遨游霄漢”?!疤煊伍w”最早建于宋朝,里面供奉著開山祖師彭祖及其兩個兒子彭武、彭夷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可以近距離觀看摩崖石刻,經(jīng)過一片茶園。</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中正公園后,走桃源洞線路,又稱千年古道疑無路。這里人員稀少,樹木密集,是徒步的好線路,但需要時間比較長,有一段下坡比較陡。另外有一條下山路是大多數(shù)人走的,路途短,沿途無風景,直接下到山腳下。</p> <p class="ql-block">桃源洞有三個看點。其一,背山而建最大的太上老君石雕像。其二,開源道觀,山腳下的道觀掩映在一片片花叢中,道觀前有一個很大的水池,難以見著游客與僧人,真可謂世外桃源啊!其三,可以欣賞聳立的三仰峰。</p> <p class="ql-block">穿過桃源洞不遠 就到了六曲附近河邊,鴉灘。這里可以到河邊戲水,近距離觀看六曲摩崖石壁:空谷傳聲,看九曲溪上飛馳的竹筏。這里也是遠觀天游峰和曬布巖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這石頭上密密麻麻的洞,就是艄公長年累月戳出來的。</p> <p class="ql-block">走到曬布巖,可以近距離觀看曬布巖最大的摩崖石刻:壁立萬仞。</p> <p class="ql-block">出景區(qū)南門前,可以參觀武夷精舍,這里是理學家朱熹曾經(jīng)傳道講學的遺址。</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公交車到星村,乘竹排漂流九曲溪。從九曲上岸后,逛宋街(包括博物館,萬春宮,武夷宮)。</p> <p class="ql-block">朱熹的九曲棹歌生動描述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九曲溪</span>從一曲到九曲二岸秀麗的風光與人文。</p> <p class="ql-block">竹筏順流而下,河水碧綠,水面或平緩或湍急,二岸奇山異石林立。</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隨時可見。</p> <p class="ql-block">最有名的是少女峰,與大王峰隔河遙遙相望,演繹了美麗的愛情神話故事。</p> <p class="ql-block">宋街就是一條仿宋古街,二旁都是商鋪,沒有太大看頭,但街上幾顆大樹特別漂亮。</p> <p class="ql-block">宋街上值得逛的有二個點: 一個是武夷山市博物館,另一個是新修的武夷宮主殿。博物館共分六個部分《人文初曙、先民家園》、《虹橋飛架、懸棺奧秘》、《瓷業(yè)發(fā)端、窯煙綿延》、《閩越雄風、王城再現(xiàn)》、《三教同山、理學搖籃》、《因茶際會、武夷茶都》。向人們展示了武夷山薈萃悠久而神奇的歷史景觀,獨特而濃郁的地方文化及武夷山先民開發(fā)、治理和保護武夷山的史實。</p> <p class="ql-block">武夷宮的老建筑基本都被毀了。只剩下一個門樓。</p> <p class="ql-block">新修武夷宮主殿的宋桂,為南宋理學家朱熹任沖佑觀主管(任職年月:1176年8月-1178年8月)時親手所栽。這兩株桂樹千枝交錯,盤旋曲屈,形若游龍,雖歷歲月滄桑,仍枝繁葉茂,每年中秋前后花滿枝頭,飄香幽遠。</p> <p class="ql-block">中華茶神武夷君殿。</p> <p class="ql-block">下午乘景交車到大紅袍景區(qū),穿過一片茶園,就來到大紅袍母樹。</p> <p class="ql-block">然后走巖骨花香漫道,從大紅袍母樹到水簾洞(途徑流香澗,慧苑禪寺,鷹嘴巖等景點),大約需要三小時左右,然后從景區(qū)北門出來。有體力和時間的人建議走一走,細細品味也蠻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流香澗并不太長,二旁巖石曲曲彎彎夾擊著狹窄的小道,在光影的作用下,拍出來的照片頗有雨岔大峽谷之風。</p> <p class="ql-block">惠苑寺。</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綠野仙蹤徒步路線。</p><p class="ql-block">玉女峰——虎嘯巖——一線天</p><p class="ql-block">我因感冒,天又下著雨,放棄了徒步,在酒店睡了一天。朋友一個人到星村去玩,在雨中逛古村,別有一番心情。</p><p class="ql-block">總結(jié)一下,游武夷山千萬不要跟團一日游,購買三天套票,到武夷山不爬山,不徒步,不漂流,不看摩崖石刻,不細細品味朱熹理學文化,等于白來。</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吃過的特色食品</p><p class="ql-block">鳳谷熏鵝,屬于閩菜系,在武夷山是一道桌面酒席必上的佳肴,有濃郁熏香,無不適味,還不錯。</p> <p class="ql-block">光餅,是中國福建省傳統(tǒng)特色小吃,將面團和好、切塊、搓圓壓扁,然后刷水貼在炭爐燒烤。我們吃的是梅干菜餡光餅。小而薄,松脆。</p> <p class="ql-block">松鼠魚,做法是江蘇菜,但武夷山的水好,生長的魚品質(zhì)好,所以味道也不錯。</p> <p class="ql-block">來到武夷山,怎么能不喝有名的武夷山的巖茶呢!酒店小姐姐給我挑選了一種肉桂武夷山巖茶,茶湯色澤紅亮,清澈,口味微微苦中帶有淡淡香味,喝慣綠茶的我都覺得很特別,很適口。就這樣在武夷山,興奮、勞累與高興度過了疫情過后的首游。遠方不一定處處有詩,卻處處有她獨特的美與感悟!</p> 閩北古城建甌 <p class="ql-block">武夷山到建甌很方便,動車30分鐘。</p> <p class="ql-block">閩北古城建甌是福建歷史上最早設(shè)置的四個縣之一,閩首建官府的地方,福建之建即取之建州(今建甌)。城內(nèi)值得去看的地方有?通仙門,光孝寺,文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宏法寺,</span>鐘鼓樓,弓魚廣場,馬可波羅廣場,后二者是新修建筑,</p> <p class="ql-block">正因為如此,我們滿懷希望選擇了第一座古城。不曾想到,第一站到博物館,諾大的新修博物館大門緊閉,問過往行人,說很久以前開過,什么時候再開不知道。另外,古城樓旁亂搭亂蓋,破壞嚴重,文廟、通仙門等很多地方在修繕中。</p> <p class="ql-block">光孝寺(原名“報恩廣孝寺”。始建于公元55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就在博物館旁邊,淹沒在拆遷的一片廢墟中。山門并不大,旁邊還有亂搭的房子,初見令人失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但當你走近氣勢宏偉的大雄寶殿,可以看見它曾經(jīng)的輝煌。院子很安靜,真可謂亂中取靜,是修行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水南善見塔,在水南鐵獅山文筆峰,面對建溪東西兩溪合流處,與市區(qū)隔水相望。</p> <p class="ql-block">弓魚廣場,源于民間一種保持鮮魚長途運輸?shù)姆椒ㄐ藿艘蛔袼芏?lt;/p> <p class="ql-block">離開弓魚廣場,沿著城北建溪前行不遠就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始創(chuàng)于唐780年</span>的通仙門,又稱長橋門?,F(xiàn)存墻體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所建。正面門洞上方石匾額上陰刻楷書“通仙門”字樣,為清乾隆壬子年(1792年)重修時所題。</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極其慢生活的地方,他們悠閑自得在古城樓邊打牌閑聊,歷史已經(jīng)融入他們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過通仙門,下臺階就是馬可波羅廣場。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到訪并留下文字記錄:“該城范圍相當大,有三座很美麗的橋,長100步以上,寬約9步。這地方的女人美麗標致,過著安逸奢華的生活。”現(xiàn)如今,廣場上馬可波羅雕像已不知去處,只留下一個有趣的說法,當建溪的水漲到了雕像的腰部,就開始防洪啦。</p> <p class="ql-block">在通仙門旁還有一個寺廟:宏法寺。不大,但香火很旺,也許是靠近市區(qū),方便。</p> <p class="ql-block">建甌鼓樓原為子城南門,歷史悠久,王延政在建州建殷國時,在此地建五鳳樓。現(xiàn)在看到的鼓樓是在2005年修復重建的。樓的南北兩面懸掛牌匾,上書“雄鎮(zhèn)南天”、“恩迎北極”。</p> <p class="ql-block">在鼓樓旁是布滿商鋪的二條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建甌的美食</p><p class="ql-block">好巧哦!我們的酒店就在離小淞印象不遠處。這家“千年建州·建字號“小店,聚齊了建州美食,我們吃了芋子,扁食和夾肉光餅,與武夷山梅菜光餅不同的一種吃法。</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早晨吃了古老的美食豆?jié){粉,把豆?jié){作為青米粉條的好湯料,用紅酒、味精、姜末、蔥花、辣椒作調(diào)料加上一碗燙熟的米粉。</p> <p class="ql-block">客家人是從中原經(jīng)贛遷移到福建的,所以這一路好吃的東西大部分離不開面粉制品,還有紅薯粉、糯米和米粉等,感覺他們很少炒菜,而且超級喜歡吃豬內(nèi)臟,我們還是很不習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