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日18日,按照市老干部理論學(xué)習(xí)培訓(xùn)班的安排,我參加了外出黨性教育活動。</p> <p class="ql-block">也許是老天爺要考驗我們的黨性吧,氣溫一下提到30度左右,讓我們這些老同志也倍感“炎熱”!</p> <p class="ql-block">下午一點多,正值烈日炎炎,我們來到了揚州運河三灣公園東大門。</p> <p class="ql-block">三灣公園位于揚州市古運河南部的三灣段,占地1520畝,其中570畝是運河水域面積。</p> <p class="ql-block">由于揚州北高南低,不能蓄水。運河三灣這帶地處下游,水流下泄迅急,水勢直瀉,槽舟、鹽船經(jīng)過此河段時時常發(fā)生淺阻。公元1597年,時任揚州知府郭光復(fù)在揚州城南開挖新河,將原有的100多米長河道改彎后變成了1.7公里,形成了著名的“運河三灣”。</p> <p class="ql-block">漫步三灣公園,堆山疊石、亭臺軒榭、步道連廊,再現(xiàn)古典園林韻味;園內(nèi)的蘆葦蕩、杉樹林,展示碧水藍天間的詩意畫卷。</p> <p class="ql-block">紅色的剪影橋,像剪紙拉花一樣,橫跨在古運河之上。這座景觀橋汲取了非物質(zhì)遺產(chǎn)——揚州的剪紙藝術(shù)和漆器工藝,別出心裁地將非遺之美表達了出來。</p> <p class="ql-block">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位于三灣公園西北側(cè),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shè)標(biāo)志性項目。這座新唐風(fēng)的博物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西北設(shè)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張錦秋領(lǐng)銜設(shè)計,整體采用巨型船只造型,融入風(fēng)帆元素,就像運河邊一艘即將揚帆起航的巨船。。</p> <p class="ql-block">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西北邊,有一高塔,稱“大運塔”。大運塔以唐塔的風(fēng)格設(shè)計,塔高百米,可以通過博物館館頂?shù)拈L虹臥波式長廊進入高塔。</p> <p class="ql-block">因為預(yù)約沒有成功,沒能進入博物館參觀,多少有點遺憾。不過這樣也好,留著向往,日后再抽時間去,再來細細品味三灣公園!</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