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主觀意識落筆與客觀對應(yīng)物》產(chǎn)生的完成</p><p class="ql-block">——讀黎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以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詩人的高明之處不僅僅限于讓題目還原題目,文本還原文本,詩意還原詩意,意象還原意象,而是在無比的想象蔓延中具有的收攏力量,并且這種力量都是在隱形,不動聲色中完成,這是能力,首先是對詩歌的駕馭能力達到的一種境界,這種境界的基本原理當然是嫻熟、創(chuàng)新、拓展、思路清晰……一直以來喜歡黎落的詩,任何一個題目都有一種代入感,并且會讓你沉浸其中,隨詩中營造的場景去遐思、漫游、馳騁,那種沉浸并非異想天開或虛妄的夢幻,而是帶著生命氣息的一種美,撲面而來,讓你享受到詩的存在與美麗,魅力與詩意在這種沉浸中給人帶來無盡的滿足感,當讀者在閱讀中找回這種享受的快樂時,不得不說,既是創(chuàng)作者的成功,也是作品的成功。黎落的詩常常會為讀者帶來這種沉浸與沉醉,是難得的,也是令讀者無比愉悅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再讀《在春天的岔路口》又一次帶我進入一種新的沉浸,是種子萌芽的快感/我私密的小兒女,在樹枝上擠挨著。其色灼灼,從芽口冒出來/是私密的小兒女們緊挨著擠在樹枝上,沖破春寒料峭的喊聲,是預(yù)備鈴也是向前沖的姿勢,多么令人心神蕩漾又難以扼制的一幕,似乎所有的力氣與勇氣告訴自己,春天如此美好,春光如此明媚,而我,卻在岔路口再三猶豫……里面暗藏的深意只有“悟道者”會懂。多么可愛的小兒女,其色灼灼……為何不稱“小女兒”,而是“小兒女”呢?解破這個秘密的武器在于詩中運用的“私密”,是不能言說的,是深藏在內(nèi)的,是萌動身心的,是與被喚醒的欲望以及欲望邊緣蠢蠢欲動的小蟲子們用來爭戰(zhàn)掙扎的,詩意的形成也正是在這種虛實結(jié)合,恰到好處中呈現(xiàn)完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多年的鄰居,行經(jīng)你的天空,留下一堆彩色的石頭。花紋密布/如彎曲之物,如琢,如磨。像你看待世界和生活的方式:以一種螺旋向上的路徑/來到山頂。其命壯闊/再美麗玄妙的幻想與設(shè)想也總是要落地的,譬如:愛情的美妙落實到婚姻,詩歌的遠方落地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才會傳遞生命的本能,雖然詩歌的構(gòu)造中離不開玄學,但玄學不是詩歌的全部,只是完成中的部分,真正的完成需要經(jīng)過琢、磨的歷練過程,這些都是落地的表現(xiàn),也是賦予讀者內(nèi)心生命的供應(yīng)。這里的老鄰居是一種泛指,也稱為“多意指向”,不僅可以放寬讀者的思維與眼見,更多指向是作者自身(這是對應(yīng)物的關(guān)鍵所在),被歲月磨痕的生命,被雨水淋過的時光,被生活打磨著一直向上的信念與堅持,何嘗不是都在這個“老鄰居”身上進行,似乎讓我們在無形中看到,曾經(jīng)那個軟弱愛哭鼻子的女孩兒,經(jīng)過這些磨礪,突然長成大人,變得堅強無比,如留下的一堆彩色石頭,上面布滿花紋。天然彩石圖紋是經(jīng)歷上千萬年的時間形成,是熔巖經(jīng)過擠壓后形成后出現(xiàn)斑紋的。作者巧妙地運用在這里,其意不解自破,深意更是不可言說。這里非常令人震撼的是以螺旋向上的路徑抵達山頂,其命壯闊。毅力、耐力、奮力、攀爬的汗水與淚水構(gòu)成其命壯闊的資本,以及掙脫后收獲的自由,又是何等令人動容。時間?。【褪菢?gòu)筑人生的全部過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野茫茫而有序。風貼地而行/掌葉白頭翁又開三朵/烏蘭哈達火山群像老獅子邁入高原/在它們身后眼前/無數(shù)條道路撲面而來/神性在四野茫茫有序中凸顯的如此鮮明,風卻貼地而行。這個意象組合是偶然捏來的嗎?當然不是。是深思熟慮后的結(jié)晶,是善于捕捉思考生命輪回后的沉淀。掌葉白頭翁生長于山地草坡,性寒,味苦。但它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止血功效,三朵在這里的寓意也并不一般。三的數(shù)字通常代表神性,三位一體,三股繩子,既代表至高無上又象征堅韌不拔,讀者在這里可以停下來,去仔細觀賞掌葉白頭翁,再現(xiàn)的無盡美麗。烏蘭哈達火山群是出現(xiàn)在高高的蒙古高原上的,尤其是后來形成的裂隙式火山,屬于國內(nèi)少有、世界罕見的,而老獅子的不同寓言故事又是眾人皆知的。令我佩服稱贊的是作者巧妙地把這兩個毫不搭邊的意象組合在一起,構(gòu)成一個生動活潑的場景,大量留白給予讀者細細品味的空余……這是詩人的本事。任何一首好詩都有它的精髓和重心所在,整個題目與文本的闡釋在這一連串的意象生成中抵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單純是具有象征意義的一首詩嗎?當然不是,詩中傳遞的是哲理、神性、人性、生命、生活、風雨、磨礪,以及一個“我”與另一個“我”的較量。在它們身后眼前,無數(shù)條路撲面而來。這里的撲面而來是茫然的,不知所措的,既代表結(jié)束,又代表開始,正是主題思想呈現(xiàn)的真正用意,否則怎么去體現(xiàn)“岔路口”的猶豫呢?這種畫龍點睛式的呈現(xiàn)方式并非真正的結(jié)束,而是真正打開主題思想的開關(guān),將千萬條路擺在眼前,顧名思義,選擇在這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對生活的選擇、命運的選擇、說小點,對邁開的腳下一步的選擇,同時這也是春天帶給人的寓意,其中暗含了糾結(ji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一首以主觀色彩,具有象征寓意的切入點落筆時,驚嘆詩人瞬間找到了相關(guān)“對應(yīng)物”,并且從春天的岔路口做為延伸,默默道出了一個人正與反兩面,有欲望,有掙扎,有磨礪,有持守,有脆弱,有堅韌,有平凡,有勇敢,有沖動,有自省,有徘徊,有選擇……這份思維與技藝的巧妙結(jié)合,讓一首詩不但有了落腳點,更是找回了原有的氣韻,詩意而真實,并且深刻體現(xiàn)出了“以主觀意識落筆與客觀對應(yīng)物”產(chǎn)生出的親密無間,在毫無縫隙的聯(lián)絡(luò)中讓一個主題產(chǎn)生效應(yīng),這是詩人的高超布局與相關(guān)對應(yīng)物碰撞的結(jié)晶,這種產(chǎn)生與碰撞是寓意也是完成,是拷問也是覺醒,更是生命與生活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春天的岔路口</p><p class="ql-block">文/黎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私密的小兒女,在樹枝上</p><p class="ql-block">擠挨著。其色灼灼,從芽口冒出來</p><p class="ql-block">我多年的鄰居,行經(jīng)你的天空,留下</p><p class="ql-block">一堆彩色的石頭?;y密布</p><p class="ql-block">如彎曲之物,如琢,如磨。像你看待世界和生活的</p><p class="ql-block">方式:以一種螺旋向上的路徑</p><p class="ql-block">來到山頂。其命壯闊</p><p class="ql-block">——四野茫茫而有序。風貼地而行</p><p class="ql-block">掌葉白頭翁又開三朵</p><p class="ql-block">烏蘭哈達火山群像老獅子邁入高原</p><p class="ql-block">在它們身后眼前</p><p class="ql-block">無數(shù)條道路撲面而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3·10</p> <p class="ql-block"> 個人簡介</p> <p class="ql-block">以琳,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鄂爾多斯作家協(xié)會會員。擅長詩歌及詩歌評論。作品散見《詩刊》《詩選刊》《鄂爾多斯文學》《草原》《星星》《鹿鳴》《安徽文學》等多種刊物和詩歌選本。獲2020年《湖北詩歌》第二屆全國詩歌大賽二等獎。獲《鄂爾多斯》雜志2020年度優(yōu)秀作品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