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剛參加工作的女兒從杭州坐火車回家,剛好碰上大雨。站在磅礴的大雨中打不到車,于是向父親求救。</p><p class="ql-block">但是面對這傾盆大雨他爸爸也不愿意出門。只說“讓她打車就好了。車費我給她報。”</p> <p class="ql-block">我極力的勸誡他去接一下女兒,腦子不由得想起一個故事。</p><p class="ql-block">老吳頭今年上半年喪偶了。相伴了一生的老大就這么走了,他覺得好孤單。</p><p class="ql-block">雖然女兒經(jīng)常會打電話過來問候。但他總覺得一個人的日子不好過。</p><p class="ql-block">于是就向女兒提出住到女兒家去。女兒猶豫著說“和老公商量一下再回復您?!?lt;/p><p class="ql-block">可一個星期過去了并沒有得到回答,就連電話都沒來一個。</p> <p class="ql-block">想著可能是女兒太忙了。老吳頭便打電話過去問。于是幾天后女婿開著車來接他,他如愿到了杭州。</p><p class="ql-block">女兒家并不寬敞。2室1廳里擠了4個人。女兒女婿一間房,兩個孩子一間房。老父親只能住在客廳。</p><p class="ql-block">一開始只是在沙發(fā)上將就將就。習慣了睡大床的老頭,可受不了這個罪。女婿就去買了一個折疊床放在客廳。這下總算睡的舒服點了。</p><p class="ql-block">后來女兒要去出差連著就是7天。女婿天天點外賣。</p><p class="ql-block">連著7天的高油高鹽吃的老吳頭胃痛。就盼著女兒回來能給自己燒一點好吃的。</p><p class="ql-block">可是女兒回來依舊點的外賣。</p><p class="ql-block">想著可能是女兒出差太累了,過幾天就好了。</p><p class="ql-block">可女兒絲毫沒有想過自己燒飯的意思。還是天天的外賣。</p> <p class="ql-block">老吳頭終于忍不住抱怨“能不能燒一點清淡的,軟糯的,天天這樣吃,我的胃真的受不了。這幾天都胃疼的厲害。”</p><p class="ql-block">沒想到女兒懟他“你知不知道我上班有多累。去一趟菜市場要多少時間,還要做菜,還要接小孩,還要輔導作業(yè),還要搞衛(wèi)生…累死了我算了!”</p><p class="ql-block">老吳頭有些生氣“我從小把你養(yǎng)這么大都沒有煩,在你家就住了這么幾天你就煩我了?”</p><p class="ql-block">后來心平氣和了也想道“她的壓力太大,有房貸,有倆個孩子,還要工作的確是累的。自己在老家做慣了甩手掌柜,也幫不上什么忙。要是他媽媽在的話,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lt;/p><p class="ql-block">思前想后決定還是回老家吧。</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他就向女兒女婿提出要回老家。女兒臉上的表情有點復雜,但還是答應了。</p><p class="ql-block">就這樣老吳頭回到老家過起了一個人獨居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其實也不能說女兒不孝順。畢竟她的情況放在那里。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有時候也難免會力不從心。</p><p class="ql-block">就像老吳頭自己說的,如果他像母親一樣,會整理家務,會幫忙帶孩子也許就不一樣了。</p><p class="ql-block">也許女兒總會跟媽媽親一些。一個是同為女性更能夠互相理解,還有一個是父親大剌剌的性格和平日里不動如山的行為會產(chǎn)生一些隔閡。</p><p class="ql-block">老公看著大雨便不想出去,雖然情有可原,但是在女兒的心里一定會有一些埋怨。會覺得爸爸不夠愛她。</p><p class="ql-block">也許等到嫁人后也會像老吳頭的女兒一樣,把獨居的父親“趕”回家。</p><p class="ql-block">或者像我們隔壁的小平一樣,干脆把母親接到杭州,卻把老父親扔在家里。</p><p class="ql-block">我希望老公可以 趁女兒還在身邊多付出一些愛,作為小輩一定會在他年老的時候給予更多的關心。 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p><p class="ql-block">一個家庭需要多方面的付出。不要讓現(xiàn)在偷的懶成為以后缺愛的坑。更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在父親和母親之間作選擇左右為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