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贊吉林大街花紅柳綠</p><p class="ql-block"> 清明已過,進入仲春,北國江城,花紅柳綠。告別高冷的霧凇,迎來光鮮的花季。四季分明的吉林市,如果說霧凇是冬季的亮點,那么花季就是春天的巔峰。</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15日,天氣晴好,為搶拍家鄉(xiāng)的春花,我騎車從青年路的牡丹園走起,過彩虹橋繞濱江路至吉林大街南端返回。沿途園林職工正在綠化作業(yè),東昌街、濱江路、江城廣場、烏拉公園都有新變化。最讓我欣慰的是牡丹園栽植了綠籬笆,為那些多年在人畜踐踏中堅持把美麗獻給人間的本不屬于喬本硬植的牡丹樹添加了防護圈。</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鄉(xiāng)吉林市的確是個特殊的存在,省市同名令外地朋友蒙圈,同時先有省,還是先有市?本地人也一頭霧水。不過我有兩件事可以斷言;看霧凇沿江而走,看春花沿街而行。</p><p class="ql-block"> 吉林市解放大路與吉林大街分別是貫穿東西和橫貫南北的城區(qū)交通主干道,也是欣賞春花的最佳街路。尤其是吉林大街修建和綠化時間早,樹大枝茂花繁,氣勢蔚為壯觀。</p><p class="ql-block"> 吉林大街是吉林市主城區(qū)的南北中軸線,1980年代之前其功能分別由中興街、重慶路和江南大街承擔。1984年吉林大街中段江城廣場至岔路鄉(xiāng)段全線打通,隨之江南大街易名。至此,吉林大街北起原吉林造紙廠正門,中經(jīng)江城廣場吉林大橋,南至吉豐東路正式建成,諸多杏樹、桃樹、李子樹隨綠化帶移植其間,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百花綻放、爭奇斗艷。</p><p class="ql-block"> 提起開通吉林大街,吉林人都不會忘記時任市長王云坤的英明。1982年7月,王云坤從吉化公司團委書記崗位調(diào)任吉林市市委常委、代市長,他首先帶領全市團員、青年義務勞動,在松江東路江邊修建了青年園,作為城市建設的見面禮。1983年3月,41歲的王云坤升任市委副書記、市長,決策打通吉林大街中段。面對抱殘守缺、棚戶生存的習慣阻力,桃源山下吉沈鐵道旁邊A、B、C三棟建設者公寓拔地而起,動遷戶看到了希望阻力自然變成助力。</p><p class="ql-block"> 1984年5月,時任船營公安分局常務副局長的我,上班后乘王云坤市長的公務車到琿春街與河南街交叉口,陪同他調(diào)研該處因自行車亂停亂放影響交通的問題。這本來是分管領導與主管部門一個電話的事情,可是從農(nóng)村苦日子熬出來的老大學生總是把民生實事放在心上。乃至于多年以后出租車司機說“他可是值得吉林老百姓惦記的好官!”大學老教授說 “他是高級領導干部中親民、廉政的典范,他始終沒有丟失平民書記的本色。”我當然也對他充滿好感而視為兄長及從政的榜樣。</p><p class="ql-block"> 這次踏春觀花思緒和感觸很多,白山大橋下江邊棧道已經(jīng)連通,橋頭堡下小廣場也建成被人光顧。特別是江城廣場環(huán)島改造工程,或?qū)Νh(huán)島與江岸間的道路及護欄做永久性整容,以利通行和觀瞻。伴隨吉林大橋和吉林大街的改擴建,江城廣場已多次改換面貌。但不變的是它市中心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地位,還有它深植于市民心中的親切感和知名度。與吉林大街同時豎立的吉林市城標——搖櫓人青銅雕塑矗立廣場中心,它設計高度6.50米,創(chuàng)意和鑄造均可謂吉林市文化和藝術之精品?!凹ち饔逻M”基座上彪悍的搖櫓人雙手撐櫓,全身發(fā)力,迎風博浪,勇往直前,即展示了古老船廠的歷史精神,又表達了新江城的拼搏意志。深邃的立意與簡潔的造型,將形象與抽象完美結(jié)合,從歷史與現(xiàn)實的結(jié)合上喚起靈魂和揚起風帆!</p><p class="ql-block"> 可以預期,再次改造的江城廣場在天主教堂和吉林文廟兩座歷史建筑群的左右加持下,必將成為吉林市旅游最佳窗口,吉林市搖櫓人城標名片也必將更加靚麗!</p><p class="ql-block"> 作者:退休警官 王家富</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16日</p> <p class="ql-block">濱江中路對岸頭道碼頭熱鬧非凡,事后知道是毓文中學金日成紀念館來的客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