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鄠邑區(qū)圍繞“打造新時代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目標,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的第一標準,不斷完善“強化組織領導、強化學習教育、強化模范引領、強化考核監(jiān)督”的師德師風常態(tài)化工作模式,不斷探索以“創(chuàng)新內(nèi)容,豐富載體,注重內(nèi)化”為特色的師德師風建設新思路,積極發(fā)掘優(yōu)秀教師典型,采取多種舉措,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著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素質(zhì)優(yōu)良、業(yè)務精湛、結(jié)構(gòu)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區(qū)級層面:</b></p><p class="ql-block"><b> 持續(xù)推送“尋找身邊的好老師”征文活動優(yōu)秀作品</b></p><p class="ql-block"> 區(qū)委宣傳部、區(qū)教科局聯(lián)合開展的“尋找身邊的好老師”征文大賽,目前已收到作品三百余篇,本周持續(xù)推送優(yōu)秀作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10日,推送了區(qū)第二幼兒園辛婧怡老師的《逐夢路上的引航人》。文中通過“記憶里的那個盛夏”、“與書偕行的日子”、“踏上教育征程”三個片段,寫中學時代的語文老師王敏,點亮了她的人生夢想,并影響她,踏上教育之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11日,推送了甘河中心幼兒園任亞鋒老師的《為幼師點贊》。她的筆下,是一群可愛的幼師們。溫柔美麗的楊荷老師,工作能力強,還是出了名的會愛孩子;低調(diào)樸實的鄭一淼老師,對孩子永遠都是耐心無限;獨生女文錦老師,經(jīng)常自掏腰包,給孩子們買好吃、好玩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12日,推送了蔣村初級中學李婷福老師的《絲絲仁愛融傲骨 依依桃李醉春風》。文中,恩師宮永興老師,總是笑瞇瞇的樣子,對學生們滿滿的都是愛。宮老師是作者少年時閱讀的啟蒙者,是幫她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引導者,是她教學路上的永遠的模仿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13日,推送了西街小學劉娟老師的《我的老師》。 童年時的申群芳老師,為她埋下了良好學習習慣的種子;中學時的王力田老師、劉文斌老師和趙健康老師,促成的是讀書的引子;成年后,戶縣教研室的劉凡欣老師,是她事業(yè)明燈的捻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14日,推送了渭豐中心學校陳歌莉老師的《眼里有光,心中有愛》。 鄰村的馮秀芳老師,是作者童年快樂的記憶。初相識,馮老師比媽媽還要溫柔;漸相知,在她小小的心里種下了老師的種子;師生情,相處時,無比快樂,分別后,永難忘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校級層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五竹初級中學:開展師德師風專題培訓</b></p><p class="ql-block"> 五竹初級中學開展師德教育專題培訓活動,特邀中學正高級教師、西安市有突出貢獻專家楊永厚老師,為全體師生做了《新時代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涵養(yǎng)與淬煉》專題報告。楊老師從“關(guān)于教師職業(yè)道德、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的時代意義、教師職業(yè)道德的現(xiàn)狀、新時代師德建設的改進策略”四方面,對師德做了詳細的講解。老師們受益匪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南關(guān)初級中學:持續(xù)開展推樹優(yōu)秀教師活動</b></p><p class="ql-block"> 南關(guān)初級中學持續(xù)開展推樹優(yōu)秀教師系列活動,本周共推樹六位優(yōu)秀教師,他們是九年級7—12班的班主任老師。他們發(fā)表了自己的教育感言:</p><p class="ql-block"> 嚴艷樂: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p><p class="ql-block"> 李峰娟:教育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用自己的愛心、細心與耐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p><p class="ql-block"> 劉思遠:學生不完美,才是現(xiàn)實中的“完美”。把握教育的分寸是一門藝術(shù),在不完美中尋找成長點是一種智慧。</p><p class="ql-block"> 尚錦飛:面對豆蔻年華的孩子們,以持久的耐心鼓勵他們,分享他們進步的喜悅。</p><p class="ql-block"> 高麗霞:海洋一樣的胸懷,接納每一顆心靈;太陽一樣的光芒,溫暖每一個生命。</p><p class="ql-block"> 葉亞夠:好的老師應該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