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伴隨著春季到來,四月萬物復蘇,是人們外出游玩的好時節(jié),但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仍然多發(fā),部分腸道傳染病也開始逐漸增多,依泉庭苑幼兒園<b>溫馨提示需注意預防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諾如病毒感染性腸胃炎。</b></p> <strong>一、流感</strong><strong>?</strong><h3><strong>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strong></h3></br><h3>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與夏季高發(fā);流感病毒根據(jù)核蛋白和基質蛋白不同,分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 H1N1、H3N2 亞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 Victoria 和 Yamagata 系。</h3></br><h3> <h3><strong>2、流感有什么臨床表現(xiàn)?</strong></h3></br><h3>流感大多發(fā)病突然,典型癥狀有畏寒、高燒、頭痛、全身酸痛、無力等,部分病人還伴有咽痛、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等呼吸道癥狀。嬰幼兒、老年人和存在心肺疾病的患者易引起肺炎等嚴重并發(fā)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死亡。</h3></br><h3><strong>3、流感是怎樣傳播的?</strong></h3></br><h3>病人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噴出的飛沫中帶有流感病毒,健康人吸入這樣的飛沫可能會被感染,接觸病人口腔、鼻腔、眼睛的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也可傳染。</h3></br><h3> <h3><strong>4、如何預防流感?</strong></h3></br><h3>(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持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加強營養(yǎng),提高機體抵抗力;</h3></br><h3>(2)根據(jù)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h3></br><h3>(3)勤洗手,在咳嗽或打噴嚏后、接觸污染環(huán)境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不用臟毛巾擦手;</h3></br><h3>(4)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清潔的手絹或紙巾遮住口鼻,盡量不用手遮掩口鼻,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h3></br><h3>(5)保持室內(nèi)清潔衛(wèi)生,經(jīng)常開窗通風,一天內(nèi)開窗3~4次,一次30分鐘為宜;</h3></br><h3>(6)在流感高發(fā)季節(jié),盡量少去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盡量避免接觸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等癥狀的人,必要時要佩戴口罩;</h3></br><h3>(7)孕婦、嬰幼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可在流行季節(jié)前接種流感疫苗,減少流感病毒感染的機會。</h3></br><h3> <h3><strong>5、懷疑自己得了流感怎么辦?</strong></h3></br><h3>出現(xiàn)發(fā)熱、咽痛、咳嗽等癥狀時,應戴上口罩,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就診,不要自行購買藥物服用,不濫用抗生素,并主動與健康人群隔離,防止傳染他人。</h3></br> <strong>二、手足口病</strong><h3><strong>1、手足口病是什么?</strong></h3></br><h3>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傳染病,是我國法定報告管理的丙類傳染病??捎啥喾N腸道病毒引起,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A71)、柯薩奇A組16型(CV-A16)、柯薩奇A組6型(CV-A6)、柯薩奇A組10型(CV-A10)等。手足口病傳染性強,傳播快,4-7月份高發(fā),易在托幼機構引起感染,多發(fā)生于5歲以下兒童,成年人抵抗力強,感染后一般不會發(fā)病,但會將病毒傳播給別人。</h3></br><h3> <h3><strong>2、手足口病有哪些臨床表現(xiàn)?</strong></h3></br><h3>該病急性起病,一般癥狀較輕,患病后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燒和手、腳、臀部、口腔出現(xiàn)斑丘疹或皰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多在一周內(nèi)痊愈。但少數(shù)病例會發(fā)展為重癥,引發(fā)病毒性腦膜炎甚至死亡。</h3></br><h3><strong>3、手足口病是怎么傳染的?</strong></h3></br><h3>(1)呼吸道和/或消化道傳播:密切接觸病人的皰疹液、吸入咳湊、打噴嚏噴的飛沫以及食入被污染的食品或水等。</h3></br><h3>(2)間接傳染:接觸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h3></br><h3> <h3><strong>4、如何預防手足口???</strong></h3></br><h3>(1)飯前便后、外出回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給兒童洗手,不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家長在給兒童喂食前、換尿布后均要用流水洗手;</h3></br><h3>(2)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玩具應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居室要經(jīng)常通風,勤曬衣被;</h3></br><h3>(3)手足口病流行期間,盡量少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商廈、電影院等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h3></br><h3>(4)接種EV71疫苗,是預防重癥和死亡病例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該疫苗目前屬于二類疫苗,適合半歲到5歲年齡段兒童,家長可自愿為孩子接種。</h3></br><h3> <h3><strong>5、手足口病疫苗接種?</strong></h3></br><h3>目前只有針對腸道病毒71型(EV71)的單價疫苗,可有效預防EV71相關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皰疹性咽峽炎),但不能預防其他腸道病毒血清型(非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h3></br><h3>鑒于EV71是導致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該疫苗雖然不能預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將會顯著減少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的發(fā)生。</h3></br><h3>EV71疫苗適齡兒童為6月齡-5歲兒童,由于手足口病發(fā)病人群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從6月齡開始發(fā)病逐漸增加,1-2歲兒童發(fā)病風險最高。因此,6月齡開始接種可及時為易感兒童提供保護,越早接種越好,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以便盡早發(fā)揮保護作用,1歲及以上兒童越早接種越好。</h3></br> <strong>三、諾如病毒感染性胃腸炎</strong><h3><strong>1、什么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胃腸炎?</strong></h3></br><h3>諾如病毒感染性胃腸炎是由諾如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腸道傳染病。諾如病毒是引起腹瀉暴發(fā)流行的主要原因,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全年均可發(fā)生,人群普遍易感,但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暴發(fā)流行的高發(fā)季節(jié),聚集性疫情主要發(fā)生在學校和托幼機構等人群聚集場所。</h3></br><h3> <h3><strong>2、引起諾如病毒傳播的途徑有哪些?</strong></h3></br><h3>諾如病毒很容易傳播,食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用被污染的水、飲料;接觸諾如病毒污染的物品,然后手接觸到口;直接接觸到感染者,如照顧病人,與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都會感染諾如病毒。其中,食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是感染的最主要方式。</h3></br><h3> <h3><strong>3、感染諾如病毒后的主要癥狀有哪些?</strong></h3></br><h3>感染諾如病毒后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發(fā)熱等。兒童發(fā)病以嘔吐為主,成人則以腹瀉為主,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黏液膿腫。</h3></br><h3><strong>4、感染諾如病毒后的應該怎么做?</strong></h3></br><h3>諾如病毒引起的胃腸道疾病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特殊治療,2-3天后就可以自愈。目前也沒有特效藥物,主要通過補鹽水,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多休息、少食多餐、清淡飲食,但老人、嬰幼兒及患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因嚴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等導致)的風險較高,需特別關注。</h3></br><h3> <p class="ql-block"><b>5、對于諾如病毒有哪些預防措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個人方面:</b>做好個人衛(wèi)生、食品衛(wèi)生和飲水衛(wèi)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應養(yǎng)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開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習慣;生吃瓜果蔬菜前,一定要洗凈,貝類海水產(chǎn)品則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注意室內(nèi)衛(wèi)生,常通風,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對于被污染的物品、用具、地面等可以使用“84”消毒劑進行消毒;做好個人健康監(jiān)測,有相關癥狀及時就診就醫(y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學校、托幼機構方面:</b>做好相關宣傳,做好諾如病毒的科普宣傳健康教育工作,倡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利用多種方式開展諾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識的宣傳;加強飲水、食品衛(wèi)生管理,加強對學校食堂及環(huán)境消毒方法及傳染病相關知識的培訓;落實好晨午檢制度,做好相關癥狀的監(jiān)測,同時制定相關傳染病的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