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郵票上的中國古代五大名樓

吳兆凱

<p class="ql-block">  常有“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說,是哪四大名樓卻說法不一。</p><p class="ql-block"> 常見的兩種不同說法:一是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蓬萊閣四大名樓;一是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鸛雀樓四大名樓。</p><p class="ql-block"> 這兩種說法雖然不同,但是二者各自表述的前三個樓閣是相同的。那么,把二者結合起來,把“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蓬萊閣、鸛雀樓”說成為“五大名樓”不是很好嗎。</p><p class="ql-block"> 整理一下,國家郵政發(fā)行過的郵票中有這五大名樓的雄姿。</p><p class="ql-block"> 筆者試借用郵票說一說“五大名樓”,請朋友們指正。</p> <p class="ql-block"> 《中國歷代名樓》特種郵票,這套郵票包含了上述第一種說法的四大名樓: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蓬萊閣。</p><p class="ql-block">  其中,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又普遍被稱為“江南三大名樓”。</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黃鶴樓</h3>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地處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始建于223年(三國時期),歷代屢加重修,現(xiàn)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1985年重建。因唐代詩人崔顥登樓所題《黃鶴樓》一詩而名揚四海。<br></div> 《中國2019世界集郵展覽》(在武漢市舉辦)紀念郵票,郵票選取明代絹本畫《江漢攬勝圖》為表現(xiàn)內容。圖中武昌古城的黃鶴樓(左)與漢江古城的晴川閣(右)隔江對峙,江面一派繁忙景象。圖畫展示的是明代末年時期的黃鶴樓景觀。 《中國2019世界集郵展覽》紀念郵票小型張-曾侯乙尊盤。其背景圖案描繪的是武漢標志性建筑-黃鶴樓及祥云和展徽等,展示的是現(xiàn)代黃鶴樓樓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岳陽樓</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岳陽樓,地處湖南省岳陽古城西門城墻之上,洞庭湖畔;始建于215年,為東漢末年東吳將軍魯肅的“閱軍樓”,后歷代屢加重修。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陽樓記》,使得岳陽樓著稱于世?,F(xiàn)存建筑沿襲1880年(清光緒六年)重建時的形制與格局。<br></p> <p class="ql-block"> 《洞庭湖》特種郵票。看洞庭湖氣勢磅礴,岳陽樓雄踞湖畔,禁不住誦讀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lt;/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滕王閣</h3> <p class="ql-block">  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地處贛江東岸。始建于653年(唐),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江南洪州都督時所修,現(xiàn)建筑為1985年重建。因初唐詩人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而聞名于世。</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蓬萊閣</h3>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蓬萊閣,位于山東省蓬萊水城景區(qū)內,地處丹崖山上,瀕臨黃海與渤海灣交接處,始建于1061年(北宋),歷代屢加修葺,沒有經(jīng)過重建,至今仍保持北宋原貌。因“八仙過?!眰髡f和“海市蜃樓”奇觀而聞名四海,自古有“人間仙境”之美譽。<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鸛雀樓<br></p><p class="ql-block">  中國與烏克蘭聯(lián)合發(fā)行《鸛雀樓與金門》特種郵票1套2枚,其中一枚描繪了中國古代名樓 - 鸛雀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鸛雀樓位于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因經(jīng)常有鸛雀棲息其上而得名。該樓始建于北周時期,廢毀于元初?,F(xiàn)在的鸛雀樓是1997-2001年重建,這座九層高樓,是中國仿造樓中較為精致的。登樓觀大河,其勢雄偉壯觀。<br></p><p class="ql-block"> 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千余年間,對激勵振興中華民族之志產(chǎn)生深遠影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唐·王之渙《登鸛雀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