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背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班的小朋友最喜歡的游戲就是模仿大人的樣子,例如當爸爸、媽媽、寶寶的游戲。玩具架上投放了娃娃和大塊布,發(fā)現(xiàn)小朋友不管在什么場地只要有娃娃和布都能玩娃娃家的游戲,從而我們進行了娃娃家游戲的探索。</p> 娃娃的家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下雨了,正好我們的室內游戲沒有針對性或長久的進行探索。有幾個女孩子只要是在室內游戲一定會先拿娃娃,在教室沒有固定哪個地方是娃娃家的區(qū)域,小朋友可以自行選擇曠闊或方便取放的地方。這時,李伊童拿了一個娃娃和一塊布,另外用了長方形的海綿塊當作了娃娃枕頭,就這樣把娃娃的家做好了。這時,有個男孩子就湊過來看了看說“你在給娃娃做什么呀?”童童說“我在給娃娃喝水?!边@個男孩子就一直在一旁看著童童游戲,也沒有說話了,童童就這樣玩到了游戲時間結束。</p> 反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兒在游戲中的興趣和積極性是幼兒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的,而不是以老師的想法直接告知幼兒應該如何玩,在自己探索出來的游戲玩法更能讓幼兒增長經驗和總結經驗,老師只需帶著幼兒一起去發(fā)現(xiàn)和提煉經驗,讓幼兒有下次游戲的想法。</p> “娃娃”的游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熊紫瑤和周小果兩人拿了兩塊和兩個娃娃,她們說我們一人帶一個,而這次布的用處是一塊墊在下面,一塊給娃娃當被子。兩人有說有笑的給娃娃整理床鋪了。熊紫瑤說“我們一人帶一個給寶寶洗澡?!毙」f“可以啊,我們帶他們去哪里洗澡呢?”熊紫瑤說“這里有大框子,可以在大框子里洗澡?!眱扇碎_開心心的準備好了毛巾(布),洗澡的時候兩人發(fā)生了爭吵,小果說“不能一起洗?!弊犀幷f“為什么不可以一起洗。”經過兩人的討論后決定一起洗,洗完后把娃娃放到了床上。</p> 反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游戲過程中兩位女孩子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并在游戲中產生意見不一時,熊紫瑤能夠先去溝通,在溝通中發(fā)現(xiàn)熊紫瑤是一個能包容他人想法的女孩,并且會在別人說的想法中思考別人說的對不對。老師瑤再分享環(huán)節(jié)中把這一事情的發(fā)生提出來讓其他幼兒也能學習遇到問題先學會溝通、商量。懂得尊重他人想法。</p> 擴大娃娃的家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更多的女孩子喜歡娃娃家的游戲,在這次的游戲中就有兩組小朋友分別在玩娃娃家,搭建了各色不一樣的娃娃家,選擇的材料基本相同,有了娃娃的床,還有娃娃的喝水杯,把娃娃睡的地方擴大了,諾諾說“娃娃要喝水、吃飯啊,所以建的大一點。而另一組的小朋友是把娃娃睡覺的地方和喝水的地方,分開來了,兩邊的游戲都玩的很是開心。</p> 反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給幼兒做總結回顧時,老師應發(fā)散思維讓幼兒去思考,可以聯(lián)系到自己與爸爸、媽媽的生活中,自己家的房子是怎樣的,人們又是怎樣生活的,讓幼兒自由組織、選擇,提供更多的材料讓幼兒去游戲,提升幼兒對游戲的發(fā)散性、創(chuàng)造性。</p> “娃娃”的一家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本次的游戲中就有小朋友把生活代入到了娃娃的游戲中,有爸爸、媽媽、寶寶,小鈺介紹到“大的娃娃是爸爸,最小的是寶寶,中間的是媽媽,他們一家人?!睅孜慌⒆有〉暮瞄_心,給娃娃的一家準備了很大的床鋪,還有吃飯的食物,用牛奶杯裝著長條積木的食物,牛奶杯什么都沒有裝的是水杯,一直在不斷的添加物品和擺飾。</p> 反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游戲中有小朋友結合到了自己的生活用到了娃娃家中,并且是很開心的游戲,能體現(xiàn)出幼兒的生活氛圍的溫馨的、幸福的。從角色扮演中幼兒以不同的角度去游戲,讓幼兒的生活經驗更加的豐富,也會認識到爸爸、媽媽角色辛苦。</p> 活動價值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語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南》中語言領域目標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時自然、禮貌。目標2有良好的傾聽習慣,相應的語言理解能力。目標3敢于當眾講話,能清楚地進行自我描述。幼兒在游戲中都能夠做到,例如當每次在游戲分享環(huán)節(jié)時,會有幾位幼兒根據一起總結的經驗,進行下一次游戲,在幼兒游戲中都是與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p><p class="ql-block">健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南》健康領域子領域心理健康要求3-4歲幼兒情緒比較穩(wěn)定,很少因一點小事哭鬧不止;有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時,能在承成人的安撫下逐漸平靜下來。</p><p class="ql-block">社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指南》社會領域目標中要求3-4歲幼兒,目標1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目標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目標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目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目標5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xiāng)、愛祖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