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春二月乍暖還寒 隨老記協(xié)一行,煙雨中漫步甌江麗水,古堰畫鄉(xiāng)?!罢匆掠麧裥踊ㄓ?,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遠眺鼎湖峰近觀仙宮湖?!半[隱青山,迢迢碧水;孤帆遠影中意會煙雨迷蒙的詩和遠方”,紅塵滄桑,歲月蹉跎,多少憂傷,彷徨,都吹散在江南的煙雨之中。攀層層疊疊古村落,缺一抹夕照殘陽,還一個本色楊家堂 ,登高望遠,游人感受到三百多年歷史積淀的厚重,欣喜青青茶林之翠綠芬芳。逛松陽老街,傳統(tǒng)鐵器鋪,木器鋪,有老中醫(yī)坐診的中藥鋪,各種現(xiàn)做現(xiàn)買的小吃,使游客如置身于清明上河圖中,親身經(jīng)歷明清市井煙火,明清文化,活色生香。再一次慶幸自己只是過客,長槍短炮一通狂拍 把明清古街存在相機手機中作為到此一游的留念 ,揮揮手帶幾包老街特產(chǎn),回歸現(xiàn)代,無需體會生活在歷史中的無奈。</p><p class="ql-block"> 記得臺灣有位作家的散文說;“人生最美是清歡,讓我們在復(fù)雜的世界里,做一個簡單的人。以清靜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于是以歡喜心過生活的老記者們,以清靜心來麗水看這一片最后的秘境。用自己的相機或手機留下江南煙雨和青山綠水。給自己簡單的生活營造符合自己氣質(zhì)的詩情畫意。這次的老記協(xié)團隊有不少攝影大師,出了許多大片,大作。同樣的風(fēng)景不同的視角,攝影小白留下的是行程記錄:大師攝下的是創(chuàng)作。</p><p class="ql-block"> 我這個攝影小白也用自己的手機 走過路過盡量不錯過 ,整理成自己的美篇。供大家一笑 也給自己留下足跡。當(dāng)然篇中有我的照片都是攝影達人的作品,其中還有大師級的,不過模特差強人意,效果不盡人意的話,絕對是模特的原因。最后,為保證正確性此篇中景點的介紹都來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麗水之行有美景,美食,美照和美篇,還有輕歌曼舞 ,歡聲笑語,更有攝影高級講座,老友新朋。我收獲滿滿。</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麗水市縉云仙都景區(qū),位于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仙都街道,因唐玄宗李隆基驚嘆“真乃仙人薈萃之都也”并乘興御書“仙都”兩字而得名。景區(qū)總面積5.23平方千米,由鼎湖峰、小赤壁、仙都觀、倪翁洞、朱潭山等五大景點組成。[4]</p><p class="ql-block">浙江省麗水市縉云仙都景區(qū),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峰巖奇絕,素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美譽。景區(qū)擁有全球罕見的單體石柱“天下第一筍”鼎湖峰</p> <p class="ql-block">中國南方黃帝祭祀中心“天下第一祠”黃帝祠宇;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縉云軒轅祭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仙都摩崖題記”;全國影視指定拍攝景地“中國天然影視城”。[4]</p> <p class="ql-block">鼎湖峰,是整個浙江省縉云縣仙都風(fēng)景名勝區(qū)的核心。鼎湖峰,狀如春筍,直刺云天,高 170.8 米,頂部面積為 710 平方米,底部面積為2787 平方米,堪稱“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筍”。峰巔蒼松翠柏間蓄水成池,四時不竭。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用“黃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獨崔嵬。有時風(fēng)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钡脑娋鋪砻枥L這個天下奇觀。</p> <p class="ql-block">草鞋換粥——相傳在唐代,當(dāng)時是遂昌金礦開采的鼎盛,有一位商人在礦洞前開設(shè)了粥鋪,一日三餐為礦工免費施粥,并且用新的草鞋換送給礦工們,他的要求只有 一個:只要礦工把他們腳上臟的又破又臟的舊草鞋留下。若干年后,礦工們依然辛勤的穿梭在礦洞中勞作,而這粥鋪的老板卻已坐擁黃金百兩。原來他就是靠收集那 些礦工們舊草鞋上的沾留的金銀礦渣發(fā)的財。</p><p class="ql-block">我們在典故中品嘗當(dāng)?shù)孛朗?,認為這應(yīng)該是一個好人有好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古堰畫鄉(xiāng)景區(qū),位于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碧湖鎮(zhèn)和大港頭鎮(zhèn)境內(nèi),距麗水市區(qū)二十公里,核心區(qū)塊包括大港頭、堰頭、坪地和保定范圍,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氛圍濃厚,是中國著名美術(shù)寫生基地和中國攝影之鄉(xiāng)主要攝影創(chuàng)作基地,其把一個生態(tài)和人文的麗水完整地傳達給世人。</p> <p class="ql-block">【九龍濕地公園】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里,公園內(nèi)野生動、植特資源豐富,沿江兩岸大量的淺水河灘、泛洪濕地、水道等典型濕地在歐江干流大溪上呈串珠狀分布,這在全國水系中頗為罕見,主要游覽景點有廊橋遺夢、碧溪鷺影、松坑綠渚、資福樟陰、水上森林、石牛鏡潭、松堤擷翠、茵草柔風(fēng)等。</p> <p class="ql-block">仙宮湖景區(qū)位于云和縣北部,是緊水灘、石塘水電站建成后形成的浙江省第二大人工湖。總面積3.3萬公頃,其中水域面積0.26萬公頃。仙宮湖庫區(qū)又被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p> <p class="ql-block">楊家堂村位于浙江省松陽縣三都鄉(xiāng),從縣城到村里需要在狹窄的山路上行駛約8公里。村莊坐落在一座環(huán)形的山凹中,左右兩翼山巒環(huán)抱村莊,風(fēng)水布局相當(dāng)明顯。在地?zé)o三尺平的楊家堂,20多幢土木架構(gòu)的清代民居沿著山坡一級級向上延伸,整個村莊上下屋高低落差約2至3米,在視野中展現(xiàn)出一個巨大的建筑立面,是松陽縣典型的階梯式古村落,有金色布達拉宮之稱。</p> <p class="ql-block">松陽是麗水境內(nèi)建制最早的縣城,有“最后的江南秘境”之美稱。松陽明清古街坐落在縣城西屏鎮(zhèn),自唐代開始就是松陽重要的商業(yè)貿(mào)易區(qū),如今依舊完好地保留了很多明清風(fēng)格的歷史建筑,以及一眾鮮活的傳統(tǒng)農(nóng)耕商業(yè)業(yè)態(tài),是松陽歷史最悠久、文化底蘊最深厚的街區(qū)之一,曾被拍入央視紀錄片《記住鄉(xiāng)愁》。</p> <p class="ql-block">延慶寺塔初名“云龍”,因塔址在云龍山下延慶寺前,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改稱延慶塔。步入塔院,一條鵝卵石大道延伸至塔底,兩邊樹木蔥郁,鮮花怒放。</p><p class="ql-block">前面就是那座閣樓式磚木結(jié)構(gòu)的斜塔,此高38.32米,六面七級,中空,每層設(shè)有平座回廊;斗拱瓦鎦作雙卷頭,出檐舒展平緩,頗具唐風(fēng),鐵質(zhì)塔剎相輪為卷草圖案,曲線流暢。</p><p class="ql-block">延慶寺塔經(jīng)歷了一千余年的風(fēng)雨洗禮,眼下,塔身出現(xiàn)傾斜,上世紀八十年代修繕古塔時,延慶寺塔塔身已傾斜2°12″,偏心距一米多,人們將其稱為東方比薩斜塔。</p><p class="ql-block">這樣一來,古塔反而增添了另一種魅力,令人覺得不登此塔就枉為此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