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親愛的家長朋友們:</p><p class="ql-block"> 您是否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真實想法?是否知道孩子的情緒狀況?您和孩子有多久沒有進行一次酣暢淋漓、敞開心扉的溝通了?無論我們還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自的煩心事。面對這些煩心事,應(yīng)如何正確面對呢?其實,對心靈最好的療愈方式,就是傾聽。我們可以在傾聽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增進融洽和諧的親子關(guān)系。</p><p class="ql-block"> 現(xiàn)上饒市實驗小學(xué)向家長們發(fā)出每天“傾聽一刻鐘”的活動倡議。以下是關(guān)于“傾聽一刻鐘”活動的具體內(nèi)容。</p> <p class="ql-block"> 專注并積極傾聽孩子的述說至少15分鐘。在這15分鐘里,請您心無旁騖,全身心地和孩子互動,高品質(zhì)地陪伴孩子;在這15分鐘里,不要對孩子加以評判,不需要指責(zé)、輕視、打擊、打斷,只是單純欣賞、專注、幸福地靜靜聆聽孩子訴說。</p> “傾聽一刻鐘”環(huán)境 <p class="ql-block"> 選擇一個讓人感覺到放松或安靜的環(huán)境談話,比如飯后邀請孩子一起散步,一邊散步一邊聊天,交流孩子的近況。</p> “傾聽一分鐘”怎么做 <p class="ql-block">1.淡淡地微笑,專注的神態(tài)。</p><p class="ql-block"> 在傾聽的過程中看著孩子的眼睛,以點頭或者“是,嗯,好”等對孩子進行反饋,表示你在很認(rèn)真地傾聽。</p><p class="ql-block">2.盡量理解孩子話語內(nèi)容。</p><p class="ql-block"> 做好兩件事情:聽他的表面語言;感受他的內(nèi)在語言。因為積極傾聽的作用就是讓孩子知道他說的話被人聽見了,和父母的談話可以讓他將情緒釋放出去,而父母愿意接受他這些情緒。同時再告訴孩子:我很重視你,我在認(rèn)真地聽,在意你所說的一切。如果父母這樣做了,孩子很愿意對父母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心底話。</p><p class="ql-block">3.放下己有的想法和判斷。</p><p class="ql-block"> 傾聽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傾聽時,帶著同理心聽,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斷,理解體會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專注傾聽后,盡量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問題方案,如果孩子表示需要父母提供幫助,父母要給予積極回應(yīng)。</p><p class="ql-block">4.少說話,盡量地傾聽。</p><p class="ql-block"> 不做過多的反饋,偶爾只是問一些問題,比如“哦,是嗎?”“那后來怎么樣呢?當(dāng)時你是怎么想的呢?”“哦,原來是這樣?。 钡鹊?,記住父母講的所有話的目的,是為了引導(dǎo)孩子把話說完,幫助孩子把話說盡。談心結(jié)束后,請真誠致謝,并給孩子一個擁抱,感受彼此的溫暖。</p> 傾聽的四個要點 <p class="ql-block">兩個需要——需要全身心地去體驗?zāi)欠輧?nèi)在的感受和需要;需要練習(xí)。</p><p class="ql-block">兩個不要——暫時把自己的判斷、觀點和恐懼放在一邊;不給出建議、說教和安慰。</p> 擁抱一分鐘 <p class="ql-block"> 行動的力量永遠大于語言的力量。一個小小的擁抱,就能讓孩子感受到你有多愛他(她)。不少心理研究表明,擁抱不僅可以拉近親子關(guān)系,還能幫助平復(fù)情緒、緩解壓力,甚至促進孩子大腦的發(fā)育完善。而且,那些經(jīng)常被父母擁抱的孩子,長大后也更加自信,更容易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負(fù)面情緒。所以,不妨每天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用輕柔的動作、親切的笑容、充滿關(guān)愛的眼神,給予孩子一天的撫慰和上進的力量。時間點可選在起床后、上學(xué)前、放學(xué)后或睡覺前。如果你平時與孩子肢體接觸較少,那么可以從一些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動作開始做起,比如簡單的拉拉手、拍拍肩、摸摸頭等等,避免僵硬和尷尬。</p> <p class="ql-block"> 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是有效教育的前提。希望這份倡議能成為家庭的常態(tài)活動,同時也希望“傾聽一刻鐘“讓您及孩子幸福一輩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編輯:王淑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審核:林紅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簽發(fā):王曉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