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親愛的爸爸、媽媽,又是一年青草綠,犁花風起清明時,弟弟去江蘇老家祭祖,女兒帶著您最喜歡的玫瑰花,來海邊向您和爸爸送上思念,送上祝愿,愿爸爸和您在天堂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弟弟遵循您生前的委托,帶您的遺照回爸爸的老家了,入張氏家祠,永遠和爸爸在一起,兒女們送上一束白菊,寄托著尊敬與懷念…</p> <p class="ql-block">但愿長閑有詩酒,一溪風月共清明。</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在晚年就囑托兒女,她逝后用玫瑰花伴著骨灰撒向大海,回歸自然…</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27日,我和弟弟、弟媳參加了廈門市民政局舉辦的2022年“情在鷺島?愛融海天"集體骨灰撒?;顒?。完成媽媽的遺愿…</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知道您喜歡自然、純潔、真實,您的一生就是過著最本源的生活,做了最真實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4日,早上7:30分,我手捧媽媽生前喜歡的玫瑰花來到輪渡碼頭,前往鼓浪嶼…</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一束玫瑰花有著您的喜愛,也有寄托著兒女對媽媽的思念。媽媽,您的愛,如影隨形,伴隨著我們。您的情,無微不至,陪伴著我們。您的心,關(guān)愛有加,呵護著我們。兒女永遠感恩您…</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生前您也喜歡鼓浪嶼,說它很美。女兒今天手捧花,沿著鼓浪嶼處處富有詩意的條條街巷走,女兒邊走邊告訴您街巷里有您不知道的完整保留世界各國的風格建筑,它沉淀著鼓浪嶼的歷史底蘊,有您不知道的美麗風景…</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來到鼓浪嶼天主教堂,始建于1917年,位于鹿礁路34號,教堂建筑面積232平方米,可容納200人左右。是西班牙建筑師設(shè)計,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天主教堂是現(xiàn)在游人網(wǎng)紅打卡點,而教堂的屋頂也是鼓浪嶼熱衷收集祝福的最美“轉(zhuǎn)角"。原因是這個景觀受到年輕人的喜愛,這個岔道口的噴水池,更是熱門之選。一席華服,執(zhí)子之手,四目相對,在教堂、鐘聲、白鴿的見證下,許下最美的誓言,收獲最神圣的祝福,并將此情此景此時定格為永恒…</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沿著天主教堂的街巷前行,女兒看見了鼓浪嶼又一個特有的彎道“轉(zhuǎn)角"。轉(zhuǎn)角傳統(tǒng)來說,是街道的拐彎處,而鼓浪嶼是只有1.88平方公里的小島,島內(nèi)街巷多百條,路徑短小,縱橫交錯,故“轉(zhuǎn)角”就多了…</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走進彎道轉(zhuǎn)角左行,來到了鼓浪嶼十大別墅之一的“海天堂構(gòu)"這個具有百年歷史的別墅群,位于福建路38號,是一座豪華仿古宮殿式別墅群…</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海天堂構(gòu)別墅群的對面,是鼓浪嶼知名的“黃榮遠堂"別墅,位于福建路32號,始建于1920年,是鼓浪嶼十大別墅之一。建筑和園林極富有美感和特色,屬西洋風格,被譽為鼓浪嶼“最浪漫的別墅"…</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行走來到“許家園”別墅與“林氏府"別墅又一個彎道轉(zhuǎn)角的岔道口,簡單介紹“許家園"別墅,位于鹿礁路38號,是一幢坐北朝南的四層大別墅,建于1930年,面積6000平方米,主人是菲律賓華僑許椿生。別墅的四層涼臺,鷺江、九龍江出海口,升旗山、日光巖、筼筜港、廈門城區(qū)盡收眼底,這是其所處地理位置形成的特有海天景觀…</p> <p class="ql-block">“林氏府”別墅,是由三幢別墅組成,建于1895年。一幢稱為“大樓”,是英國船長的別墅,后由林維源購買。一幢稱為“小樓”,由林維源所建,西班牙風格,現(xiàn)已破損。一幢稱為“八角樓",原“小樓”的一部分。1915年,林爾嘉在原地重建巴洛克式五層別墅,稱,八角樓,加上傭人們居住的管理房,合稱:林氏府…</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繼續(xù)前行在鼓浪嶼的街巷中,芙蓉花兒開滿枝頭,伸出圍墻,渲染了春天的美麗…</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這是座落在鼓浪嶼復(fù)興路2號的“復(fù)興堂",基督教會。復(fù)興堂三角形屋頂建筑,簡單大方,紅色外墻很顯眼,總是為旅行找路的游人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與復(fù)興堂同向,并沿著右邊彎道上行,來到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這里有澳大利亞華僑,鋼琴家胡友義捐贈的風琴,胡友義老先生將自己的畢生財產(chǎn)和祖?zhèn)鬟z產(chǎn)都用來購買的鋼琴,風琴的收藏。最終,全部捐贈給鼓浪嶼,建立了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鋼琴博物館的締造者…</p> <p class="ql-block">外婆的澎湖灣,親愛的媽媽,從小您很早參軍離家,赴海南剿匪,海南解放后,又赴抗美援朝前線,為保衛(wèi)祖國而戰(zhàn)。您生下姐姐和我后,又投身祖國大躍進的建設(shè),把我們姐妹托付給外婆和大姨媽照顧。兒女們從小受您的身教,“不忘本,懂感激",至今思念著外婆、大姨媽,懷念著外婆和大姨媽溫暖和關(guān)愛…</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郵箱,承載著人間互通往來問候與思念。親愛的媽媽,女兒把思念告訴您:媽媽!我愛您,我會保護好自己,學會您的堅強,懂得您的告誡:“世上沒有兩個‘我',凡事要想開,好好活,不要太累自己。"的含義。感謝您一輩子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和無私的母愛…</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又沿著街道前行,美麗的轉(zhuǎn)角又出現(xiàn)在眼前,不遠處就是毓園,林巧稚紀念園…</p> <p class="ql-block">鼓浪嶼法式的莫奈花園別墅,位于鼓浪嶼復(fù)興路98號,是座法式花園別墅,別墅門口的小橋流水和花園,讓人駐足欣賞,睡蓮在池水中靜靜開放,樓閣光影交錯映射出建筑之美,好像訴說著他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到了林巧稚紀念園,很碰巧,見醫(yī)學院的學生在林巧稚塑像前宣誓的情景,學習林巧稚用一生踐行醫(yī)者仁心,做人民信賴的好醫(yī)生…</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鼓浪嶼隨處可見幾百年的大榕樹,在路上,會看到大榕樹橫路而立,上面密密長著青綠的枝條,生機勃勃。一棵新樹從老樹干上凌空而出,直插云宵。讓人不禁喟嘆生命的頑強與勃發(fā),被臺風吹倒之后,竟然有如此的繁衍與更迭…</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皓月園到了,您是在這片海域融入大海,回歸自然的…</p> <p class="ql-block">皓月園外的巖石璧…</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在海邊,眺望遠方,心懷感恩,遙寄相思…</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站在巖石上,望向天空,望向遙遠的您,想跟您說,當女兒長大當了媽媽,才懂得,媽媽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吃力不討好的角色。在孩子的眼里誰都好,就媽媽不好,最兇的是媽媽,管的最多的也是媽媽,最苦最委屈的也是媽媽,所有人都有退路,但媽媽卻沒有。媽媽,女兒愛您,愛您給予兒女的溫暖,教育兒女懂得愛…</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面向大海,伸出雙臂,攬一片海與天…</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海風吹拂著女兒流滿淚水的面頰,云雙手合十,感恩父母,愿您和爸爸在天堂清靜安息;愿身邊親人,平安無恙…</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在海邊遙寄思念的照片,出自于東山島一位熱心的青年人之手,青年人來鼓浪嶼看哥哥,今天要回家了,離開時,來海邊看看,我們就在這偶遇了。人生中有很多美麗的相遇,讓人感懷…</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來到你安息的地方,晧月園海域。皓月園位于鼓浪嶼東部,覆鼎巖海濱,占地二萬平方米。為了紀念鄭成功驅(qū)逐荷夷,收復(fù)臺灣的歷史功績,福建省政府和廈門市政府,在此建造的鄭成功紀念園。鄭成功巨型石像于1985年8月27日落成。這位虎將之雄威,從此永駐覆鼎巖上。晧月園景色迷人,明代建筑特色與海濱的沙鷗,樹木,海景山色相輝映,構(gòu)成一幅天然的油畫…</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海面上的航標燈,那是為海外游子,照亮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覆鼎巖上臨海頂天立地的鄭成功雕像成為晧月園中的主體建筑,雕像高15.7米,重1617噸,由23層625塊“泉州白"花崗巖精雕組合而成,覆鼎巖海拔29.5米,向海中延伸30米,地形險峻,氣勢磅礴,它與海中的劍石、印斗石鼎足而立,它也是中國歷史人物雕像中最大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爸爸、媽媽,玫瑰花瓣為兒女傳遞永遠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父母在時山成路,父母不在路成山…</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天之大》的歌,唱出了兒女的心聲,月亮之下,有了人你,我才有家,離別雖半即是天涯。思念,何必淚眼。愛長長,長過天年。幸福會生于會痛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媽媽,女兒聽到一首歌《天堂一定很美》,聽著聽著,淚流滿面,歌詞是,我想天堂一定很美,媽媽才會一去不回,一路風景都是否有人陪。我也希望媽媽不要再回,怕你看到歷經(jīng)滄桑的我會掉眼淚…</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爸爸、媽媽,女兒踏上回家的路,我們雖然天涯永別,我們雖然天各一方,但心中的那份牽掛,會心心念念,直到永永遠遠…</p> <p class="ql-block">清明是責任,是感恩是哀思,是心靜是傳承是教育,清明更像一種精神。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站到祖先和親人的墳前,明白了自己,從何而來將向何處。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思念之余,我們更多的是學會珍惜,眼前人眼前事,好好活著,才是對先人最好的告慰…</p>